学问的极致就是简单,谈恋爱和做人也一样
——简谈书法术语‘’使转‘’
姚鲁
这篇东西是今天中午我发在“中国宋庄艺术论坛”微信群里的文字,对论坛主题“中国思想”的背后有关艺术问题谈的一点看法,原题是《张强先生的“踪迹学”其实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当时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对张强先生还不太了解,虽然他是这期主题的主持。我只是看到他发在微信群里的作品、言论及和有关群友的讨论,突发灵感,写的东西。
后来,我才知道,张强先生还是一个很有名的艺术家、教授。我这篇文章对学者、专家和教授等多有揶揄玩笑之处,当时我只是想讥讽一下学界和艺术界的某种现象,还真不是针对张强先生的。
但愿张强先生别躺着也中了枪就成,呵呵。
我把张强先生的简介附录在后,同时附录两张论坛主题讨论的图片,可窥一斑。
下面是发布在论坛里的原文————
《张强先生的“踪迹学”其实很简单很容易理解》
姚鲁
这段时间太忙,很少有时间浏览微信群,有的大群,有几千条信息我都没看呢。
有关中国宋庄艺术论坛微信群“114期主题:'中国思想'的背后:'世界实验书法'、'后现代水墨'、'踪迹学'概念与张强艺术学体系四十卷的建构”方面的信息,在朋友圈我早就看到介绍了,但是,昨晚睡得比较早,就没看群友们的讨论。
今个中午,工作间隙,我做饭之前,浏览了一下昨晚群里群友们对‘’114期主题‘’的讨论
我以为,张强先生的“世界实验书法”或“踪迹学”概念,从@张强踪迹发布的几幅作品来看,实际很简单——很容易就能概括出与传统书法或绘画(包括油画)不同的艺术特征或特色。但是,很多人可能因为学问太深厚了——思想太复杂了,反倒把简单的——极易理解的问题考虑得复杂化了,就陷入了不是深入浅出,而是“浅入深出”的玄奥境界了。呵呵。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我构思的一篇东西《学问的极致就是简单;谈恋爱和做人也是:简谈书法术语‘’使转‘’》,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写,就暂时搁下了;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说明,学问的极致就是简单,和恋爱做人一样。
书法术语‘’使转‘’,当你极透彻地理解了这个概念的时候,实际是非常简单的!使转主要是草书笔法术语,但实际上,它就是楷书八种基本笔画中‘’折笔‘’在草书中的变化写法。和楷书不同的是,草书的折笔有方折、圆折的区别,行书也是。也就是说,在草书中,凡遇到和点、横、竖、撇、捺、提(挑)这些‘’点线式‘’写法不同的需要转换笔的方向——转弯的笔画,如折、鈎、弧笔等运笔的方法就是使转。说白了,就是相对于点线式写法,处理弯转笔画的运笔方法,就是使转。这里的‘’使‘’是动词,就是使笔或让笔转动的意思:很简单的一个概念。可我发现,很多人——包括专家、教授、学者、著名书法家等,讲了半天,甚至作为书的题目或博士论文的题目,旁征博引,古今中外,讲得如佛祖讲法,天花乱坠,云里雾里,玄之又玄,除了给读者讲得晕头涨脑、糊里糊涂,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外,可能讲者自己,都没明白是咋回事: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导师感觉良好。显出了学问哪!呵呵。
恋爱也一样。你爱她,就愿意给她钱花,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甚至两个人面临生死抉择——只能活一个人时,毫不犹豫地为她去死!女的也一样,爱他就愿意和他在一起,愿意为他做一切事情!就这么简单,没什么复杂的,说别的都是闲扯淡,逗闷子,瞎忽悠,或骗。女的想骗钱,当然,也有想骗男色的;男的主要是骗色——也有骗色又骗钱的,或想不花钱就占女人的便宜:除非遇到傻子,否则,很难得逞。呵呵,哈哈!
张强的“踪迹学”或“世界实验书法”,我觉得,就是改变了传统绘画(包括传统国画和油画)的语言形式——色彩,运用线条(书法语言)——张强先生的线条已经突破了传统书法的界限,来进行绘画的方法;就绘画的语言形式来说,类似于素描,但用的是线条语言——突破书法线条的语言。
从@张强踪迹发布的作品来看,我以为,张强先生的艺术思想或艺术实践——包括掺杂着行为艺术的实践,很容易理解或接受!
2018年5月15日 中午
张强简介
男,1962年生,山东肥城人。首届中国南方艺术奖得主。
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2000),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系主任(2002),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任(2006)。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 Par-Eu Scholars Program 特聘教授。
著有《张强艺术学体系》四十卷(其中学术22卷,艺术18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开始出版。
曾获意大利威尼斯第六届拉古娜艺术大展艺术机构特别奖 ,首届中国南方艺术奖 ,重庆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山东省艺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 重庆市政府文艺奖(评论奖)等。
据介绍,张强教授作为伦敦大英博物馆250年来历史上第一位当代艺术的表演者(《惊人之笔——现代中国书法展》2002),其艺术创作卓具国际性的影响。《张强踪迹学报告》中的“行为书写”,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翰墨春秋专题节目》1998年),上海海上山艺术中心(《旋转360’——中国当代方案艺术展》2001年),香港艺术公社国际美术馆(《行为与书写》2002年),广州艺术博物院(《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2002年),陕西省博物馆(《西安国际现代墨的艺术展》2003面),韩国汉城市立美术馆(《首届汉城书艺双年展》2005年),巴黎国际艺术城(《巴黎行墨——张强踪迹艺术展》2007年)等地及展览开幕礼上,进行表演。
——简谈书法术语‘’使转‘’
姚鲁
这篇东西是今天中午我发在“中国宋庄艺术论坛”微信群里的文字,对论坛主题“中国思想”的背后有关艺术问题谈的一点看法,原题是《张强先生的“踪迹学”其实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当时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对张强先生还不太了解,虽然他是这期主题的主持。我只是看到他发在微信群里的作品、言论及和有关群友的讨论,突发灵感,写的东西。
后来,我才知道,张强先生还是一个很有名的艺术家、教授。我这篇文章对学者、专家和教授等多有揶揄玩笑之处,当时我只是想讥讽一下学界和艺术界的某种现象,还真不是针对张强先生的。
但愿张强先生别躺着也中了枪就成,呵呵。
我把张强先生的简介附录在后,同时附录两张论坛主题讨论的图片,可窥一斑。
下面是发布在论坛里的原文————
《张强先生的“踪迹学”其实很简单很容易理解》
姚鲁
这段时间太忙,很少有时间浏览微信群,有的大群,有几千条信息我都没看呢。
有关中国宋庄艺术论坛微信群“114期主题:'中国思想'的背后:'世界实验书法'、'后现代水墨'、'踪迹学'概念与张强艺术学体系四十卷的建构”方面的信息,在朋友圈我早就看到介绍了,但是,昨晚睡得比较早,就没看群友们的讨论。
今个中午,工作间隙,我做饭之前,浏览了一下昨晚群里群友们对‘’114期主题‘’的讨论
我以为,张强先生的“世界实验书法”或“踪迹学”概念,从@张强踪迹发布的几幅作品来看,实际很简单——很容易就能概括出与传统书法或绘画(包括油画)不同的艺术特征或特色。但是,很多人可能因为学问太深厚了——思想太复杂了,反倒把简单的——极易理解的问题考虑得复杂化了,就陷入了不是深入浅出,而是“浅入深出”的玄奥境界了。呵呵。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我构思的一篇东西《学问的极致就是简单;谈恋爱和做人也是:简谈书法术语‘’使转‘’》,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写,就暂时搁下了;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说明,学问的极致就是简单,和恋爱做人一样。
书法术语‘’使转‘’,当你极透彻地理解了这个概念的时候,实际是非常简单的!使转主要是草书笔法术语,但实际上,它就是楷书八种基本笔画中‘’折笔‘’在草书中的变化写法。和楷书不同的是,草书的折笔有方折、圆折的区别,行书也是。也就是说,在草书中,凡遇到和点、横、竖、撇、捺、提(挑)这些‘’点线式‘’写法不同的需要转换笔的方向——转弯的笔画,如折、鈎、弧笔等运笔的方法就是使转。说白了,就是相对于点线式写法,处理弯转笔画的运笔方法,就是使转。这里的‘’使‘’是动词,就是使笔或让笔转动的意思:很简单的一个概念。可我发现,很多人——包括专家、教授、学者、著名书法家等,讲了半天,甚至作为书的题目或博士论文的题目,旁征博引,古今中外,讲得如佛祖讲法,天花乱坠,云里雾里,玄之又玄,除了给读者讲得晕头涨脑、糊里糊涂,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外,可能讲者自己,都没明白是咋回事: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导师感觉良好。显出了学问哪!呵呵。
恋爱也一样。你爱她,就愿意给她钱花,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甚至两个人面临生死抉择——只能活一个人时,毫不犹豫地为她去死!女的也一样,爱他就愿意和他在一起,愿意为他做一切事情!就这么简单,没什么复杂的,说别的都是闲扯淡,逗闷子,瞎忽悠,或骗。女的想骗钱,当然,也有想骗男色的;男的主要是骗色——也有骗色又骗钱的,或想不花钱就占女人的便宜:除非遇到傻子,否则,很难得逞。呵呵,哈哈!
张强的“踪迹学”或“世界实验书法”,我觉得,就是改变了传统绘画(包括传统国画和油画)的语言形式——色彩,运用线条(书法语言)——张强先生的线条已经突破了传统书法的界限,来进行绘画的方法;就绘画的语言形式来说,类似于素描,但用的是线条语言——突破书法线条的语言。
从@张强踪迹发布的作品来看,我以为,张强先生的艺术思想或艺术实践——包括掺杂着行为艺术的实践,很容易理解或接受!
2018年5月15日 中午
张强简介
男,1962年生,山东肥城人。首届中国南方艺术奖得主。
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2000),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系主任(2002),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任(2006)。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 Par-Eu Scholars Program 特聘教授。
著有《张强艺术学体系》四十卷(其中学术22卷,艺术18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开始出版。
曾获意大利威尼斯第六届拉古娜艺术大展艺术机构特别奖 ,首届中国南方艺术奖 ,重庆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山东省艺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 重庆市政府文艺奖(评论奖)等。
据介绍,张强教授作为伦敦大英博物馆250年来历史上第一位当代艺术的表演者(《惊人之笔——现代中国书法展》2002),其艺术创作卓具国际性的影响。《张强踪迹学报告》中的“行为书写”,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翰墨春秋专题节目》1998年),上海海上山艺术中心(《旋转360’——中国当代方案艺术展》2001年),香港艺术公社国际美术馆(《行为与书写》2002年),广州艺术博物院(《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2002年),陕西省博物馆(《西安国际现代墨的艺术展》2003面),韩国汉城市立美术馆(《首届汉城书艺双年展》2005年),巴黎国际艺术城(《巴黎行墨——张强踪迹艺术展》2007年)等地及展览开幕礼上,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