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理财吧 关注:2,097贴子:6,235
  • 1回复贴,共1

央行:金融体系控制得当,降低杠杆取得部分可观成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福猫财经【官网】 时间:2018-05-15 09:56:03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宏观杠杆率增长较快,与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和发展阶段有关
一是储益率较高,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不匹配,权益融资不发达,导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债务较快增长。这种情况下,如果债务使用效率不高,必然推高杠杆率。


IP属地:河北1楼2018-05-16 15:02回复
    二是货币化进程较快,特别是市场经济推进、大规模城镇化、房地产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快速扩大等因素,阶段性地推升了杠杆水平。
    三是金融深化加快发展,金融监管有待完善,出现了影子银行加杠杆等现象。
    四是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政府职能,形成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
    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断阶段,上述推升宏观杠杆率的因素开始出现变化
    一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然要求提高债务财产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带动太杆率下行。
    二是我国商品和要素领域的货币化程度已经较高,伴随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货币化进程也将趋于放缓,在杠杆率上会有所显现。
    三是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市场一次次完善,对影子银行导致杠杆率上升的状况有所抑制。
    四是地方政府债务约束硬化,政府融资担保行为规范。
    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加之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深入实施等,都将有利于宏观杠杆率企稳甚至下降。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我国宏观杠杆率有望进一步趋稳,并逐步实现结构性去杠杆。
    宏观杠杆率一般用非金融企业部门(简称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的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衡量。
    一,将“把握好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之间的平衡”调整为“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的平衡”,政策目标发生了显著转换,调结构取代了去杠杆。
    二,关于宏观去杠杆,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以专栏形式明确“取得阶段性成效”——“总体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基本平稳,宏观杠杆率增速放缓,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设立专栏针对性讨论宏观杠杆。
    专栏四“中国宏观杠杆率的新变化”指出,“2017年宏观杠杆率趋稳”。专栏还特别纠正了中国宏观杠杆率的若干计算错误方法,强调过去一段时间(主要是2012~2016年)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的确较快,然而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至250.3%,尤其是企业部门杠杆率,出现了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IP属地:河北2楼2018-05-16 1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