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下午排练前,因指挥还没到场,团员们基本处于半自由活动状态。月森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拉着帕格尼尼第24首随想曲。柚木不知是不是想起了这位学弟高中时代一曲惊艳全场的场景,于是趁着他快要拉完主题旋律和第一变奏的时候,向他使了个眼色以示意第二变奏自己来吹。月森心领神会,等柚木吹完第二变奏之后自己接着拉起了第三变奏的旋律,之后以此类推。柚木梓马让长笛复杂的指法和交错的连音吐音配合地天衣无缝,没有一点杂音,丝毫不拖泥带水。一旁的同学闻声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练习厅内所有的交谈声,乐器练习声式微。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个亚洲少年身上。
虽说随想曲一般偏重炫技,但需要演奏者思考高难度技巧背后所想表达的复杂内涵,体会帕格尼尼那生气蓬勃,激情奔放的表达方式。短小的意大利民歌主题经帕格尼尼之手在不同调性、音区、节拍、力度做交替变换,乐曲本身就已经错综复杂;之后更有长笛家John Wummer在原作的基础上改编完成了长笛无伴奏的随想曲,保留了帕格尼尼的“原味”的同时也增添了长笛独特的音色。* 拉小提琴少年的琴音冷峻干净且饱满,吹长笛少年的笛音明亮戏谑又活泼,两样乐器表达技巧不同,二人又风格迥异。但两位演奏者却能相互理解,互相包容,相互配合。二人将自己对帕格尼尼表达技巧的研究融合进乐曲,共同演奏出帕格尼尼所特有的斑斓的色彩和无可比拟的热情。
演奏结束,练习厅里爆发出响亮的掌声。
“柚木学长,不错啊!”平时拉琴严肃至极的月森嘴角边露出一丝少有的浅笑。
“哪里的话,大一的时候我都还被教授骂,说我心浮气躁。为提高技巧过于拼命。”
“啥?”
“你之前说的对,我是过于紧张了……”
柚木隐约觉得之前越是如此这般独自一人拼命闷头练习,心头那种沉重之感便将他桎梏地越牢。
隔天月森排练完过后便收到柚木请他去中餐馆吃饭的邀请,因为柚木说巴黎的中餐馆在全欧洲算是很不错的,月森欣然接受。他去年去佛罗伦萨演出去那里的中餐馆吃过,不能说难吃但也谈不上好吃,那里中餐的味道不是特别正宗。
餐桌上,柚木显得比平时要愉快,但这样的愉快在月森看来有些异常。月森默默地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
*部分文字来源于论文“长笛版《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艺术特征与演奏诠释”
原文链接
https://www.xzbu.com/9/view-6943592.htm(希望度娘别吞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