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妈妈吧 关注:9,765贴子:61,486
  • 5回复贴,共1

德芬博客问答集(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04-27 20:32回复
    问:解除人生模式的冥想音乐来对待负面情绪,我已经发现自己有不被重视、不被爱的人生模式,可是发现了,我该作些什么去改变这种情绪呢?难道只是看到并接纳、放下就可以了吗?如果我什么都不作,这种状况不还是存在吗?
         我一直很疑惑,从您的书里面我更多感觉您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可是思考之后不是该去行动吗?我该怎么作?
         德芬:是的,看到接纳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看到。你如果读了新世界就知道这些都是痛苦之身、小我运作的结果,而带着觉知去看它们,觉知之光的高频率就能整合消融这些低频率的东西。所以你应该要试着多培养觉知之光,我的所有的书都是在说如何去培养觉知,而且我的书不是在教你如何思考,而是如何接近真我和我们的源头。当你接近真我之后,行动力自然而然爆发,不需要你去“想”你要怎么做。
         问:我对渴望事物非刻意的想象是一种祈祷吗?我常常困惑这样的想象是否是自己对当下的逃避。
         为什么我会经常想象自己被杀死呢?我读到书里有各种对待负面情绪的方式,我对待负面情绪的方式让我觉得有些迷惑了。
         德芬:你想像那些场面的时候,可以试着用正面的想像盖过去。想像被杀死的是小我,不是真正的自己。但是同时,也要去体察,为什么你对自己如此暴力?试着对自己温柔、慈悲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是心想事成大师,你的想像超过16秒以后就会变成祈祷。当下是什么?当你与自己的源头连接的时候就是当下,任何其他把我们带离我们源头的东西就都是对当下的一种抗拒。负面情绪不是要去你杀死的,呵呵!请求光和爱这种高振动的频率来整合这些低振动的频率吧。
         问:《一个新世界》中提到的,不要去设定任何目标,只要活在当下,因为过去和未来都具有时间性,有时间性就会和小我认同!那我到底要不要设定人生的目标,还是走一步算一步,活在当下的那一刻就好?
         德芬:心想事成是工具,不是终点。新世界讲的境界是终点,但是你做得到吗?呵呵!我都做不到。当你运用心想事成,更加接近自己的源头,找到内在力量的时候,慢慢的你对生活、生命有更多的信任,最终会过渡到活在当下的境界。何况作者说,你下个月要去旅行,你不可能不做计划。我们要摒弃的是“心理上的时间”,不要活在过去和未来,但是钟表时间还是要有的。你要真读懂了新世界第九章说的内在、外在目的,还有第十章讲的做事的热诚,就知道作者并没有说你不要目标。我们来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就是要去彰显宇宙意识,表达自己的天赋,这也是一种目标。只是最大的差别在于,生命是舞者,我们是舞步。我们和生命共同创造我们的人生。不要用标签贴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迷途羔羊,呵呵!
         问:请问德芬姐:现在正在按《遇见未知的自己》修习。但我们如何替自己解梦呢?怎么才能正确的知道我们的潜意识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好困惑,凭自己的力量该如何做到?
         德芬:潜意识的东西其实都表现在你的生活中了,因为结果=意图。你想要什么,得不到的话,都是因为潜意识在作祟。我的两本书中都在说明这些。你要多看几次。解梦是个艺术,你可以把自己梦记下来,多看看一些解梦书。我的第一本书也有推荐一些解梦书。


    2楼2009-04-27 20:34
    回复
      2025-05-19 22:45:49
      广告
      问:我发现自己有不自觉的被害妄想症,即使一个陌生人走进我,都会让我觉得他/她对我是心怀恶意的,我的大脑会产生一些假设性的被攻击幻象,跟条件反射似的,我注意到了很多次了,如何消除它呢?
           《当下的力量》好像很难读懂,感觉作者的语气很唯我,我继续再读,却没有读您的两本书那么愉快和容易接受,请您给予一些指导。
           德芬:多关注正面的思想,多做运动或瑜珈消除负面情绪。先把当下的力量放下,多看几遍我的书。或是看看新世界,比当下好懂一些。
           问: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真正地做到臣服,不管在这个显化的世界遇到什么事,都是“礼物”,都是我们的功课的话,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心想事成”呢?
           德芬:心想事成是与宇宙“共同创造”我们的生命&生活,我们的意图非常重要,但是过程中还是可以臣服。我喜欢举的例子是,一个开悟的人走到水果摊买水果,他不会闭眼乱选,而会选他爱吃的桃。但是没有桃的时候,他会心平气和买苹果。然而因为爱吃桃,他会要求卖水果的人明天进一些桃子来卖。如果对方拒绝,他也无所谓。也许他会去另外一个水果摊买水果。
           问:当你全然接纳真实的自己的时候,所有的特质都会在正面的光明中被转化。阴险、自私,贪婪、卑鄙的小人如何转化?会转化成啥?
           “如何接纳真实的自己呢?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宽恕。藉由宽恕你不喜欢的人,接纳别人的过错,你也原谅、接纳了自己。”
           接纳、宽恕自己是阴险、自私,贪婪、卑鄙的小人吗?然后呢?
           德芬:接纳自己也有太极图中黑色的那一面。然后你必须带进光和爱的高品质的振动频率来整合这些。穿越了它们之后,你才会发现真正的自己--当然不是那个卑鄙的小人啦,呵呵!但是你如果压抑自己的黑暗面,你永远无法穿越它们看到真正的自己。只有接受,用光来转化,才有可能。
           问:我自己身上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我对自己要求很高,所以如果我做了什么较自私的事情,我会很愧疚和不好意思,但是有的人他和我一样假使作了什么事情,居然一点都不以为然,这个时候我根本没法宽恕他,我只希望他能赶快受到老天的惩罚!不知道大家怎么想?
           德芬:其实你没有真正的宽恕自己啊。藉由宽恕别人,可以宽恕自己。但是好难。我们知道了投射原理之后,也许无法立刻改变或是收回自己的投射,但是至少不被这种潜意识动力完全的操控。假以时日我们内在力量够了以后,投射别人的状况就会缓解,你的敌人就会减少,自己也会开心一些。
           问:反思自己,求得进步,是正确的。但的确也有一部分人,是做不到这点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
           德芬:那些做了不好的事情却没有反省或不以为然的人,其实内在还是会有良知的谴责的,他们只是隐藏、压抑的很好。不过那是他们的事,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多花点时间给自己吧。呵呵!
           问: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无论是谁做了什么让我生气的事,我居然可以最多两三天就感到莫明:我当时为什么生气?原来我已忘了,所以也就轻易的原谅了,开始我以为我是记性不好,在看了德芬老师的心理投射,那我就糊涂了,这属于什么情况?而且我会轻易地原谅了,然后却又不断地一次又一次被此种人用同样的方法伤害一次又一次,所以我决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太容易原谅人了,这又是属于什么心理投射?
           德芬:别人惹你生气,你气的不是他,而是你内在一个旧的伤口被触动了。你很会压抑自己的感觉,一次一次的被伤害,就是要你去正视自己深处的那个创痛。生气的时候关注一下自己身上那里不舒服,用自我抚慰的方式去安抚它,而不是压抑或否认。


      3楼2009-04-27 20:34
      回复
        问:德芬老师,《新世界》107页提到“负面情绪就是对身体有害,干扰身体平衡和谐运作的情绪。
             恐惧、焦虑、愤怒、怨恨、悲伤、仇恨或极度的厌恶,嫉妒、羡慕……”
             羡慕为什么也是负面情绪呢。一时没法理解。
             因为我正羡慕着一个快要结婚的朋友。更多的是给她祝福。看书却发现原来羡慕也是种负面情绪。是因为恐惧自己无法像羡慕的人那样生活,所以羡慕成了种负面情绪吗?
             德芬:羡慕是因为自己感到匮乏,才会去羡慕别人啊。否则就只是为对方高兴而已。无需羡慕。
             问:现在我不再抱怨父母,但无法与他们亲密,就接受这样的事实?仅此而已?
             德芬:你有自己的内在功课要修。 修完以后,你才能真正的与你的源头亲密。这是灵修的好处之一。从你不能与父母亲密这一点上,回头看自己的问题,找到根源,然后你能帮助当年那个受到伤害的小女孩疗伤止痛。
            问:我可以接受父母没有尽到他们的责任的这个事实,我同样也可以不去怨恨他们,去尽到作为子女的义务。但心里还是会有不平衡,因为事实让人难堪,想到这个我就难过。
        请恕我直言,事实上生为父母我觉得的确天惊地义地要为自己的子女付出很多心血,不管是情愿还是出自责任。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或是这种想法,根本就不应该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也许,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稀里糊涂地创造了一个生命,却又无力塑造他。但并不能因为他们不明白就说明他们没有错。因为有很多人因为不懂得法律而犯了错,那么我们可以说他是无罪的吗?
        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我们还是需要区分是非。
            德芬:你不能放下对父母的怨怼,对于你和父母来说,尤其是对你自己,没有一点好处。你有没有过承诺或是接了自己能力不及的事情,而做得很糟糕呢?你觉得你会做一个比你父母更好的父母吗(在当时他们的生活状况、知识能力之下)?你生命当中不会犯和他们同样的错误吗?宽恕、接纳别人的过犯,并不表示我们同意他们的行为。就像三鹿事件,该罚的罚,该丢官的丢官,一点都不需要留情。但是需要情绪上起很大的反应去责怪他们吗?不需要。你内在的平安喜悦是你自己要负责的。我们还是可以在内心平静理解的状况下,知道父母当年的所作所为对我们是不好的。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你与他们互动,是比你现在心里还是有些怨怼地去尽义务来得好多了。区分是非不需要和负面情绪参杂在一起。然而人生的秘密是,你愈能够与你的源头和睦相处,愈能够爱他们,你的人生就会愈顺遂。做不到没关系,但是要看见自己没做到。不要把借口、责任放到别人的做为上。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责。
             问:昨天书友会上,举了好几次手都没有获准,其实很想问德芬姐的问题是:如何与小我超级强大的人相处?尤其这个人是你的至亲,一生无法回避的状况,难道我们要逃离么?离开自己的至亲?很困惑。
            德芬:至亲的小我强大,他必定也触痛了你的某种模式。也许你先要去疗愈自己。但是在疗愈好自己之前,你是可以不必制造太多与对方相处的机会。另外,我摘取当下的力量第九章的一段与你分享。
        每当意识到有某种负面心绪从你内在生起,不要把它看成你的失败,而应该把它看成一个有利的信号,提醒你∶「醒来。走出心智。临在当下。」所以,凡有任何负面情绪在你内心升起(不管是由外因引起的、还是你的一个思绪引起的,或是你不知其由来的),都凝视着它,这样对自己说∶「注意。此时此刻。醒来。」就连最轻微的怒意都是你必须注意和观察的,否则,它就会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积少成多。诚如我说过的,当你明白到你不想要这个负面能量场、明白到它毫无用处时,你也许就有能力把它甩掉。但甩掉它的时候务必要甩得彻底。如果你无法把它彻底甩掉,就接受它的本然,把注意力锁定在它带给你的感觉上。 很多事情都可以转化为灵修的对象。就像前面的方式,去想象你自己是透明的,没有任何身体的固体性。然后,任由引起你负面情绪的任何声音直直穿过你。这时,它不会再在你里面碰到一面「墙」。我说过,初用这方法应以小事物为对象。汽车喇叭声、狗吠声、婴儿哭叫声、塞车,全都是适合的对象。与其竖起一面抗拒的「墙」,让你有被讨厌的事物击中、击痛的感觉,不如让一切不快的事物直直穿过你的身体。如果有人对你说了无礼或是蓄意刺伤你的话,也可以用上述方法自处。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不要让无意识行为或负面情绪掌控你,不要作出攻击或防卫,而应该让你变成透明的,让那些话直直穿过你身体。不要抗拒,就像对方根本没说过那些话。这就是宽恕。这样,你就会变得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告诉对方,他的言行是不恰当的。但不管怎样,对方再也无法影响你的内在状态。这时,权力掌握在你手中,不在别人手中,而你也不再受心智支配。不管是碰到汽车喇叭声、粗鲁的人、洪水、地震、或失去所有财产,心智的抗拒机制都是一样,而你也可以用一样的方法应对。


        5楼2009-04-27 20:35
        回复
          德芬:呵呵,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可是没有办法让它喝水。今天读书会也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也说过很多次,对亲人,我们就是给他们祝福。孩子是完全跟随母亲的,母亲的状况变得稳定,他也会安定下来。这是我个人的实际经验。所以我儿子真的是来帮助我修的,呵呵!也是我最好的老师。为了他,我真的很认真修行。把自己搞好,他就搞定啦!外面没有别人。你自己好好实践吧。


          7楼2009-04-27 20:37
          回复
            问:德芬老师,我有个担心:发愿是心中的梦想,有没有可能愿望过高,难以实现呢?有时候好高骛远,最终会错过很多机会哦~~
                 德芬:你的人生是你相信而来的。但是信心就是很难。
                 问:也许是我的修炼不够,每次观察自己的无意识思考时候,这个思考就不见了,然后混同在当下思考,我有点搞不清,这是混同了小我还是,一观察就不见了?
                 德芬:你看到思考不见了,你看到它混同在当下思考,这也是一个观察者意识啊。只去观察,不要批判。
                 问:德芬姐,一直随身带着您的著作.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已经开始心想事成的实践了.可近段时间因为一位缠不清的同事,被负面情绪所笼罩,挥之不去,觉得它无处无时不在,胸口也是一阵一阵发紧,明知这样只能引来更多同频率的能量,但好象控制不好自己,请教德芬姐,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
                 德芬:我建议你去做瑜伽、跑步等身体工作,把现在累积的负面能量清除一下。去大自然走走,让大自然的振动频率洗涤一下你的身心。
                 问:德芬姐,你好!最近一直在观察自己的人生自动化模式是什么,是察觉到一些,也发现是童年的经历在不断地影响自己的。
                 我自己是一名新妈妈,我在想如果童年的经历对我们有这么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才对他们最好呢?你在第一本书中教育孩子的观点令我有点信心去教育他,但觉得不够,要不你考虑写本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怎样?相信你对教育孩子也应该很有心得吧!
                 德芬:我会写。最近上克老师的父母工作坊收获良多。你别太担心,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你现阶段把自己修好最重要。
                 问:德芬姐,我拜读了您的书,正在进行三十天心想事成计划,我有点疑惑。您的三十天计划是在一个月里只对一件事情发愿吗?我可以分别对我想实现的多个请求同时发愿吗?多谢您了。
                 德芬:如果你发愿词“因为xxxxx"(观想获得后的感觉)是一样或相近的,就可以一起发愿哦。祝福你!呵呵
                 问:如果一个人不能心想事成,还能快乐么?如果一个人没有幸福的家庭,一个人孤独的生活,能快乐么?
                 德芬:很多人没有心想事成但也快乐。很多人一个人过生活,但不孤独,而且也快乐。快乐不能有条件,尤其不能依赖外在的人事物作为前提,否则,无常终究会出现,带走你的快乐。


            8楼2009-04-27 2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