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46贴子:239,971

回复:【历史主题游戏】问答接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下坠君,杜丽娘的祖先是杜甫不是杜牧。
答:没立功,所以没封侯。
问:关汉卿的祖先是谁?


74楼2009-10-18 13:00
回复
    ……撑死跟绝后有咩关系咧?
    关汉卿自己就是元朝太医院的五品医官吧,我记得。至于说先祖……话说元朝一共才97年历史,这太医院的历史搞不好比这还短,关汉卿自己本是大都鼎盛时期的人物,那那……他那“先祖”在世的时候,有元朝太医院这个事物存在了么……
    吭吭,其实是关汉卿自己说的啦,不保准哦:他说他先祖是关羽。
    答:民族英雄岳飞是宋高宗赵构在采纳宰相秦桧的意见之下作出决定,授意宰相秦桧出面,伙同一些其他朝廷同僚、威逼岳飞旧部下就范同谋,因而害死。(说得够全的了吧)
    问:《杨家将》人物里历史上确实存在的是哪些?请说出至少三人


    77楼2009-10-19 13: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我个人认为郑人买履里的郑人应该是新郑市人。这是韩非子的寓言,韩非子是韩国人,韩非子在世时韩国的都城是郑城(韩国灭掉郑国后夺来的),也就是后来的新郑。
      2,答楼上问:我记不太清楚了,好像“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的全称是“KMT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两个不同的特务机构。两者的机构组织、历史沿革都是不同的,而且在KMT内部所属派系势力也不同,一般认为军统局也就是后来的保密局是蒋系,而中统局则属于CC系,也就是陈氏兄弟控制的那个系统。
      3,提问:“CC系”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89楼2009-10-28 10:56
      回复
        好像中统和军统不是“为了互相制衡”而设置的,没那么理性,就是随着历史演变,在派系斗争中形成的两个特务机构。后来与其说互相制衡,不如说互相掣肘,至少也是互相竞争。想想看,特务机构并非权力机关,没必要互相制衡的。
        韩非子是讲故事,他的寓言绝不是从古书上来的,绝大部分应该是是他自己原创的。当时他是百家之一,是自己写书的,那个时代强调观点原创性,不强调出处,强调出处是后世人的迂腐之见。韩非子的故事集里,有从古书资料上来的,那就是“前人经验”那部分,大部分为历史真事,比如他写的韩昭侯和申不害如何运用法家道术统驭下臣那些故事。但是寓言显然应该是原创,否则何谈寓言。《伊索寓言》不能说都是伊索从古书上搜集来的吧?韩非子的寓言像郑人买履、自相矛盾,都非常有名,应该都是他原创的。所谓寓言,不过是个规模比较大的比喻而已。
        而且那个时代,像郑人、秦人、邹人这种说法,在百家著作上更多的会是地理概念而不是诸侯国概念,尤其战国七雄格局形成之后。
        再者,韩非子所处时代,韩国灭郑、迁都于郑国已经一百多年了,就算这郑人是古人,也可以是郑国覆灭之后的古人:)
        还有就是韩非子写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向与他同时代的人传播他的观点。所以他所讲的寓言、打的比喻,是越贴近当时的战国末年社会实际越好的。我们有功夫的话可以试着去考证一下,我猜郑人买履里面描述的那种步行就可以从居民区到达的集市,而且集市中还有专门卖鞋的店铺,鞋子同款不同号、拿尺寸去定买的成熟售卖方式,这种繁荣市场的现状多半就是战国末年的情况,而非更早的时期。
        陆游和唐琬的问题,小侯说得有道理。
        楼下请继续回答本人上面帖子中提出的问题。


        91楼2009-10-29 09:07
        回复
          百度孕吐不止……楼上被删的帖子都是重复的,我穿插说明一下。楼下请继续。


          102楼2009-11-03 09:14
          回复
            欢迎锦官来本吧玩~以后多来交流哦!
            看了103楼的回复,尤其是第二条,颇长见识!
            玄学啊,哈哈话说我高中时候还做过一个玄学的专题咧~记得那时候收集的资料是,魏晋时代的玄学主要有两大研究对象,一个是易经,一个是老庄。易经是儒学的东西,老庄自然是道家了。
            至于说佛家,魏晋时代佛教开始大规模地往中原传播(禅宗祖师达摩就是那时候来中国的),记得高中看到的资料是说,当时的僧人可能是出于尽快融入中华文化、便于传播宗教的考虑,将佛教和中国的玄学往一块靠,甚至有佛教人士编出“老子化胡”之说,说佛教就是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到西方传播的道教,所以佛道一体云云。所以魏晋时的僧人也是经常参与玄学清谈的。这样的说法确实令佛教在汉地很快得以传播和巩固,可是却也让汉传佛教在很深刻的层面染上了一层中国玄学的特点。所以我个人有个观点,认为汉传佛教,尤其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禅宗,其实就是玄学的某种变体。
            楼上的问题蛮有水平的,我无法在儒释道三者中选一个最接近玄学的,只能这样把三者跟玄学的关系都简单摆一下。
            提问:楼下请说出最令你感动的中国古典爱情故事,并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最令你感动?(这问题好像有点转八卦了- -)


            105楼2009-11-05 08:58
            回复
              娘咧……你也太不容易被感动了- -
              楼下请继续。


              107楼2009-11-06 09:31
              回复
                李延年欲献其女弟与汉武帝,安排乐舞,故作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问:“登徒浪子”这个词的来源?


                109楼2009-11-06 16:4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各位的对答好精彩,当初开这个帖就是要这个效果啊~~~我是进来鼓掌的。
                  九儿你那个问题忒庞大了,我先溜为妙……后面的,上!


                  116楼2009-11-09 10:10
                  回复
                    答134楼:
                    同袍、袍泽两个词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原文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一首秦国战士互相激励的战歌,其中的“袍”、“泽”、“裳”都是古人的衣物,袍是外穿的长上衣,泽是贴身内穿的衣服,裳是下衣。诗中说的同袍、同泽,是指战友之间share同一件衣袍,表达了战友们共同抵御风寒、修治兵器共同与敌人战斗的坚定斗志和同生共死的感情。后人于是以此诗之意,用同袍、袍泽代指战友之情。两个词在这一用法上没有什么区别。
                    答137楼:
                    三国三雄?老实说似乎没听过固定的这个说法,如果现在让我说的话……若是指割据政权,那么三雄应当是魏蜀吴,如果指人物,那么应该是指曹操、刘备、孙权吧。
                    楼下的请问:
                    “中原逐鹿”这一说法的出处是?


                    139楼2010-02-02 22:30
                    回复
                      好大的问题……
                      龙,变幻莫测吧。
                      提问:战国时代,除了“七雄”以外,还有那些诸侯国存世?


                      150楼2010-02-28 19:43
                      回复
                        你的问题还真不容易答得周全……
                        吕后是第一个称制的皇后,然后汉朝貌似还有……昭帝的张皇后算不算?南北朝的许蒜子?武则天?北宋刘皇后?还有……慈,慈禧?
                        吭吭,这得仔细考证,因为“称制”是个严谨的概念吭吭吭……小侯知道完整答案的话自己说说吧~
                        我提个问题:请说出三位苏州籍的明代名人,要求是不同领域的。


                        156楼2010-03-10 22:08
                        回复
                          普鲁士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打丹麦,1866年打奥地利,1870年打法国。
                          噗……忍不住插一句,我以前以为“理科生”跟“历史”是“被对立”的,现在想不到已经进一步具体到跟“中国历史”被对立起来……呵呵,话说楼上,你是不是隐隐约约有这种感觉:“西方”是“理科”的,“中国”是“文科”的啊?
                          正所谓上穷天文固无垠,下窥地理亦莫测……(啥)向外无限探索世界,向内无限探索内心……(啥啥)吭吭,我是想说,世界历史虽然该学,可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也未必就了解得足够了……讨论讨论中国历史绝不影响“放眼世界”,只会大有助益,大有哦……
                          好啦提问,中外结合、文理并重的^^:目前所知,中国境内可能最早与印度有往来的地区是何处?


                          175楼2010-04-24 09:29
                          回复
                            提问:请举出中国历史上至少三位非游牧民族的骑兵战名将。


                            178楼2010-04-28 19: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是指“承宣布政使司”吗?朱元璋吧?
                              提问:孙权比刘备小多少岁?


                              185楼2010-05-04 17: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