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聊聊步兵搭载方面,很多人其实不明白BMP-3搭载步兵方面思路的转变,这相对于BMP-1/2可以说是180度的大转弯,这种搭载搭载步兵的方式最早来自于和BMP-1同台竞技的914工程,最后在苏联发展空降战车时这种思路又被捡了回来,也就是日后的BMD系列空降战车,你说好好的空降战车思路怎么就给搬到了步兵战车上,其实这是因为苏军的实战经验当BMP-1/2触发反坦克地雷时,其后果是非常致命的。所以,在BMP-3步兵战车上驾驶员的位置位于车体的正中央,这样也有利于车辆在狭窄的路段转向。发动机后置的布局同样考虑当战车被正面击穿时的可能后果因而,bmp-3自然而然的就采用了这种布局思路。同时车体正面还安装有两挺7.62毫米机枪更有利于发挥正面火力,BMP-3步兵战车上有5个射击孔,两侧各2个,左侧后门上1个,由于载员都面向前方而坐,所以,尽管载员可以利用随身携带武器和射击孔乘车战斗,但乘车战斗并不是主要作战方式。BMP-1有9个射击孔,BMP-2有8个射击孔。看来,减少射击孔,也是步兵战车的一个趋势。当然这种方案同样也有缺点动力-传动装置后置带来的载员上下车不便。解决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采用高度较低的动力装置,发动机的高度只有650毫米,一般步兵战车是做不到的。另一条是两扇后门打开时,车体后部的顶舱盖也要打开,这样,载员就不用猫腰或爬着进出战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