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五道营,对它每一寸土地上所发生的故事,了然于胸,就像熟悉自己身体一样熟悉它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故事里虽然没有什么叱咤风云的大英雄,也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华章,有的虽只是老百姓家的一娉一笑、一怨一泪,但它所传递出的绝不仅仅是琐碎的过往,还应该是他的精神气质,是的,五道营是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的,这气质又叫底蕴,了解了这些,才能找到与之适应的经营模式。
本人非商人,不懂经营,只管从今天开始讲好五道营的故事,我首先保证我的每一个文字都是真实的,都曾在我抑或我们眼皮底下发生过,这也正构成了我对这条胡同的深切怀念。
一,赵大爷
赵大爷如果到今天还能健健康康的活着想必年龄也应该超过九十高龄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相信赵大爷一定还在世,他或许已经搬离的五道营住在一个适合养老的安静地方,心里面也始终挂念着这条胡同。因为五道营里不能没有赵大爷,有赵大爷的五道营似乎才更像五道营。
赵大爷姓甚名谁记不得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住一个瘦瘦高高的,筋皮紧肉的老头,穿着一条又肥又长的府绸布料做的大裤衩,上身一件布满孔孔洞洞的跨栏大背心,后腰里别着把大蒲扇,碰见陌生人或自己不想碰到的人总喜欢从腰间把大蒲扇抽出来使劲扇两下,借以缓解自己紧张情绪。
但闹“文革”的那几年,有一年的夏天奇热无比,赵大爷吃过晚饭后,一个人闲闲逛逛的走到胡同东口向北一拐就奔了城墙,那时的城墙虽被扯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统,但形还在,照赵大爷的话说----魂还在!
出门前,虽然赵大妈已经做了嘱咐和交待,说,现在红卫兵闹得厉害,打死人不偿命----“出门要留神”!
但一拐出胡同,被护城河夹岸的晚风一吹,更被头顶上追逐盘旋的雨燕声音吸引,赵大爷还是像往常一样沿着城根东口老公用厕所北墙的土坡爬上了城墙,那里风硬、凉快!
赵大爷刚一登上城墙,就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住了,城墙内坡上席地或坐或躺,映入眼帘的都是红卫兵。
赵大爷早就听说,红卫兵正在全国“大串联”有一祸外地红卫兵这几天正在雍和宫附近集结,准备凑齐更多的人捣毁、砸烂雍和宫。事实上这几天,这一伙红卫兵已多次试图冲进雍和宫了,并有僧人、喇嘛多人被打成重伤,不得已,国务院不得不在门前立铜牌一块,上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才制止了这伙红卫兵的冲击,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伙红卫兵的头头专程从外地赶来,誓言踏平雍和宫,于是,有人出主意,不予国务院立的那块铜牌发生正面冲突,准备旁敲侧击,但对雍和宫周围环境不太熟悉,现在看见赵大爷孤身一人上了城墙就想让赵大爷做个“向导”(未完待续)
本人非商人,不懂经营,只管从今天开始讲好五道营的故事,我首先保证我的每一个文字都是真实的,都曾在我抑或我们眼皮底下发生过,这也正构成了我对这条胡同的深切怀念。
一,赵大爷
赵大爷如果到今天还能健健康康的活着想必年龄也应该超过九十高龄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相信赵大爷一定还在世,他或许已经搬离的五道营住在一个适合养老的安静地方,心里面也始终挂念着这条胡同。因为五道营里不能没有赵大爷,有赵大爷的五道营似乎才更像五道营。
赵大爷姓甚名谁记不得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住一个瘦瘦高高的,筋皮紧肉的老头,穿着一条又肥又长的府绸布料做的大裤衩,上身一件布满孔孔洞洞的跨栏大背心,后腰里别着把大蒲扇,碰见陌生人或自己不想碰到的人总喜欢从腰间把大蒲扇抽出来使劲扇两下,借以缓解自己紧张情绪。
但闹“文革”的那几年,有一年的夏天奇热无比,赵大爷吃过晚饭后,一个人闲闲逛逛的走到胡同东口向北一拐就奔了城墙,那时的城墙虽被扯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统,但形还在,照赵大爷的话说----魂还在!
出门前,虽然赵大妈已经做了嘱咐和交待,说,现在红卫兵闹得厉害,打死人不偿命----“出门要留神”!
但一拐出胡同,被护城河夹岸的晚风一吹,更被头顶上追逐盘旋的雨燕声音吸引,赵大爷还是像往常一样沿着城根东口老公用厕所北墙的土坡爬上了城墙,那里风硬、凉快!
赵大爷刚一登上城墙,就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住了,城墙内坡上席地或坐或躺,映入眼帘的都是红卫兵。
赵大爷早就听说,红卫兵正在全国“大串联”有一祸外地红卫兵这几天正在雍和宫附近集结,准备凑齐更多的人捣毁、砸烂雍和宫。事实上这几天,这一伙红卫兵已多次试图冲进雍和宫了,并有僧人、喇嘛多人被打成重伤,不得已,国务院不得不在门前立铜牌一块,上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才制止了这伙红卫兵的冲击,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伙红卫兵的头头专程从外地赶来,誓言踏平雍和宫,于是,有人出主意,不予国务院立的那块铜牌发生正面冲突,准备旁敲侧击,但对雍和宫周围环境不太熟悉,现在看见赵大爷孤身一人上了城墙就想让赵大爷做个“向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