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来自碧桂园和中山大学的志愿者们再次来到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鲁史镇中学。碧桂园志愿者们为鲁史中学的师生们带来了387套崭新的课桌椅和一间暖水房。
在这里,志愿者们又一次见到了方仕杰、方媛和陈佳敏——这三位来自中山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老师,这份“软件”支撑与碧桂园所提供的“硬件”形成完美互补,共同支持鲁史中学孩子们的读书梦。

▲由碧桂园和中山大学共同捐赠的暖水房
鲁史中学地处凤庆县江北重镇鲁史,位于著名的茶马古道鲁史驿站,是一所建于1958年的农村中学。这里的1047名学生,没有现代化的教室,没有开水房,用着几十年前的老桌椅……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难能可贵的是,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常年保持在98%左右。“我是家里的男孩子,责任重大,因此我想走出大山的渴望更加强烈,我的目标是考到广州上大学。”鲁史中学高三学生赵光伟对小编说。

▲群山中的鲁史中学
2017年,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牵线搭桥下,碧桂园集团云南区域党委工会、碧桂园集团志愿者协会联合云南省内多家媒体和众多爱心人士,第一次走进这所学校,并多次开展公益活动,为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生活和学习必备的用品的同时,更是带来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

▲曾经的破旧课桌椅
“守护花开”,方仕杰用这四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支教生活。这三位支教老师都在23岁左右,正是如火青春的年华,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选择来到这里支教。
“孩子们的纯真质朴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督促我必须要一丝不苟工作。” 陈佳敏说。
而在方媛看来,近一年来的支教经历更是促成了自己的改变:“从学生到老师,不仅是角色的转变,更多了一份成长的历练,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方媛正在为初一198班的孩子们讲课
正在小编采访这三位支教老师时,孩子们纷纷在一旁闹腾、起哄,想让自己的老师快快回到课堂。“马上就要离开了,会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吗?”见此情景,小编不禁问道。
“舍不得。”从三位支教老师的眼神透露出的不舍,让小编为之动容。
“梦想有多远就走多远。”正在上高一的普李荣告诉小编,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是父母仍然供着他上学,“我要努力学习,好的学习成绩才能让他们放心,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在各方的帮助和努力下,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今年,鲁史中学的两名学生考入了由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创立的、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的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在这里,他们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由孩子们手写的感谢信
捐赠仪式结束之际,鲁史中学的孩子们为志愿者们送上了一份意料之外的礼物——由他们亲手准备的感谢信和绘画。“当听到我们将拥有崭新的课桌椅时,我们的心情既激动又期待,更添几分学习的动力。”“感谢你们给我们捐赠的热水器,温暖了我们的整个冬天。”这些感谢信中,或有对爱心之举的感谢,或有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对大山外的世界的美好向往。
我们也由衷地期望,能够借助我们的力量,继续帮助这些小小奋斗者,完成他们的梦想,像画中的纸飞机一样,奔向更广阔的天空。

▲鲁史中学的孩子们赠予志愿者的画作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中山大学团委书记王猛、凤庆县委副书记白玲、中山大学副教授挂职凤庆县副县长余立人、鲁史中学校长禹正强、碧桂园集团云南区域党支部组织委员李欣等出席本次捐赠仪式。
在这里,志愿者们又一次见到了方仕杰、方媛和陈佳敏——这三位来自中山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老师,这份“软件”支撑与碧桂园所提供的“硬件”形成完美互补,共同支持鲁史中学孩子们的读书梦。

▲由碧桂园和中山大学共同捐赠的暖水房
鲁史中学地处凤庆县江北重镇鲁史,位于著名的茶马古道鲁史驿站,是一所建于1958年的农村中学。这里的1047名学生,没有现代化的教室,没有开水房,用着几十年前的老桌椅……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难能可贵的是,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常年保持在98%左右。“我是家里的男孩子,责任重大,因此我想走出大山的渴望更加强烈,我的目标是考到广州上大学。”鲁史中学高三学生赵光伟对小编说。

▲群山中的鲁史中学
2017年,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牵线搭桥下,碧桂园集团云南区域党委工会、碧桂园集团志愿者协会联合云南省内多家媒体和众多爱心人士,第一次走进这所学校,并多次开展公益活动,为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生活和学习必备的用品的同时,更是带来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

▲曾经的破旧课桌椅
“守护花开”,方仕杰用这四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支教生活。这三位支教老师都在23岁左右,正是如火青春的年华,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选择来到这里支教。
“孩子们的纯真质朴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督促我必须要一丝不苟工作。” 陈佳敏说。
而在方媛看来,近一年来的支教经历更是促成了自己的改变:“从学生到老师,不仅是角色的转变,更多了一份成长的历练,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方媛正在为初一198班的孩子们讲课
正在小编采访这三位支教老师时,孩子们纷纷在一旁闹腾、起哄,想让自己的老师快快回到课堂。“马上就要离开了,会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吗?”见此情景,小编不禁问道。
“舍不得。”从三位支教老师的眼神透露出的不舍,让小编为之动容。
“梦想有多远就走多远。”正在上高一的普李荣告诉小编,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是父母仍然供着他上学,“我要努力学习,好的学习成绩才能让他们放心,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在各方的帮助和努力下,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今年,鲁史中学的两名学生考入了由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创立的、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的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在这里,他们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由孩子们手写的感谢信
捐赠仪式结束之际,鲁史中学的孩子们为志愿者们送上了一份意料之外的礼物——由他们亲手准备的感谢信和绘画。“当听到我们将拥有崭新的课桌椅时,我们的心情既激动又期待,更添几分学习的动力。”“感谢你们给我们捐赠的热水器,温暖了我们的整个冬天。”这些感谢信中,或有对爱心之举的感谢,或有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对大山外的世界的美好向往。
我们也由衷地期望,能够借助我们的力量,继续帮助这些小小奋斗者,完成他们的梦想,像画中的纸飞机一样,奔向更广阔的天空。

▲鲁史中学的孩子们赠予志愿者的画作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中山大学团委书记王猛、凤庆县委副书记白玲、中山大学副教授挂职凤庆县副县长余立人、鲁史中学校长禹正强、碧桂园集团云南区域党支部组织委员李欣等出席本次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