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国君主领兵御驾亲征的军事案例,特别是一些军事帝国或王朝的开国帝王,更是十分频繁地进行对外征战,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唐宗宋祖和一代天骄。对这些统治者而言,亲自带兵征战不仅能够打败敌军、进而降服敌国或开疆拓土,更是捞取威望和巩固自身统治的绝好良机。因此,无论身处什么时代,哪怕面临外敌入侵、风雨飘摇的险恶局势,只要领导人自认有能力扭转乾坤,他就不会放过亲征的良机。
不过,俗话说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进行战争总是存在战败的可能,作为后者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御驾亲征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存有阵亡被俘的危险。如果说某位君王在国势蒸蒸日上、后继者亦有能力复仇的背景下战死疆场,人们还能给予其马革裹尸的正面评价的话,那么当他在王朝衰败、强敌环伺的时代遭此噩运,却只能被后世钉上耻辱柱、成为不自量力的典型代表——特别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在遭遇一场如此糟糕的战役之后,其名誉声望上往往再无翻身之机。不幸的是,对罗马帝国而言,阿布里图斯之战就是这样一次代价惨痛的噩梦,因为正是在此战中,出现了帝国历史上首位战败身亡的罗马皇帝,而后者的阵亡也开启了罗马/拜占庭帝国此后多位元首/君主阵亡被俘的耻辱履历。
阿布里图斯战役是与其悲剧性主角、罗马皇帝德西乌斯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位皇帝原是前任菲利普在位时期的元老,因受后者器重、得以领兵镇压AD 248年反叛的麦西亚驻军副将帕卡提亚努斯,但他在途中突然为士兵黄袍加身,最终于AD 249年9月的维罗纳之战中反戈一击杀死其恩主,成为新任罗马元首。或许是为了显示继承帝位的合法性,德西乌斯在其姓名上增添了“图拉真”的显赫名字,西比尔预言书对此也奉承道:“在他(指图拉真)之后还有一位君王将会兴旺罗马、在战争中大放光彩,他来自达西亚,大约在数字300代表的地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d5f457fbafd5266a72b3c1c9b199799/90c19f3eb13533fafe1fdabaa4d3fd1f40345b96.jpg)
拜占庭画家笔下的德西乌斯皇帝
不过,俗话说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进行战争总是存在战败的可能,作为后者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御驾亲征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存有阵亡被俘的危险。如果说某位君王在国势蒸蒸日上、后继者亦有能力复仇的背景下战死疆场,人们还能给予其马革裹尸的正面评价的话,那么当他在王朝衰败、强敌环伺的时代遭此噩运,却只能被后世钉上耻辱柱、成为不自量力的典型代表——特别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在遭遇一场如此糟糕的战役之后,其名誉声望上往往再无翻身之机。不幸的是,对罗马帝国而言,阿布里图斯之战就是这样一次代价惨痛的噩梦,因为正是在此战中,出现了帝国历史上首位战败身亡的罗马皇帝,而后者的阵亡也开启了罗马/拜占庭帝国此后多位元首/君主阵亡被俘的耻辱履历。
阿布里图斯战役是与其悲剧性主角、罗马皇帝德西乌斯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位皇帝原是前任菲利普在位时期的元老,因受后者器重、得以领兵镇压AD 248年反叛的麦西亚驻军副将帕卡提亚努斯,但他在途中突然为士兵黄袍加身,最终于AD 249年9月的维罗纳之战中反戈一击杀死其恩主,成为新任罗马元首。或许是为了显示继承帝位的合法性,德西乌斯在其姓名上增添了“图拉真”的显赫名字,西比尔预言书对此也奉承道:“在他(指图拉真)之后还有一位君王将会兴旺罗马、在战争中大放光彩,他来自达西亚,大约在数字300代表的地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d5f457fbafd5266a72b3c1c9b199799/90c19f3eb13533fafe1fdabaa4d3fd1f40345b96.jpg)
拜占庭画家笔下的德西乌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