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院
十方院又称金阙宫,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处鹿泉城西门外太平河南岸。宫院座南面北,整座建筑南北长135米,东西宽32米。为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的一座四进院古建筑群体。建筑形制严谨,规模宏大,高低错落有致,是鹿泉市规模最大、也是河北省内少有的道教建筑。布局及建筑
十方院是由道教一贯倡导的“十方丛林”之说,而取名的(东、南、西、北、天、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十个方向组成的)。院内建有斗母殿、龙王殿、祖师堂、四圣殿、十方堂、药王殿、五老殿(不仅仅是道教的圣像,夹杂民间的图腾、佛道合一)。
共10张
十方院
宫院座南面北,整座建筑南北长135米,东西宽32米。为一座四进院古建筑群体。整个宫观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礼堂效应,同时也体现了我国道家文化严肃而井井有条的传统理性精神和道教徒追求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
十方院南北方向有一条轴线,其主要单体建筑都分布在这条轴上。自北向南依次为:1、黄琉璃布瓦顶的牌楼式建筑--三个券门。2、面阔三间、硬山布瓦顶带前檐的三宫殿。3、黄、绿琉璃瓦、五脊歇山顶带四周回廊的灵宫殿。其特点是回廊的檐柱为24根方形石柱,正面都刻有楹联,可惜在文革时期被凿平。4、已改为平顶的玉皇殿,其殿原为前后带廊、起脊瓦顶的过厅式建筑,已于20世纪50年代改为平顶。1997年道教协会搬入后又重建为原来的样式。5、最南为主体建筑面阔五间的斗母殿,殿前原有古松两株,其中一株枯死。
中轴上主体建筑的两旁是东、本厢房。西厢房自北向南依次为龙王殿3间、祖师堂6间、四圣殿5间,共14间。其中四圣殿的北部有一石筑阶梯,可通房顶。东厢房自北向南依次为:十坊堂3间,药王殿6间,五老殿5间共14间,都为硬山布瓦顶,其中五老殿外为起脊硬山布瓦顶,内部为无梁拱券顶。即人们所称的无梁殿。无梁殿是保存最好的古建筑,它的墙体有半米多厚,冬暖夏凉,现用作河北省道教学院的教室。药王殿前粗壮的唐柏拔地而起,已有1000多年历史。而那棵清乾隆年间栽种的距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腊梅,则展露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每逢寒冬时节,烂漫的黄花挂满了枝头,浓郁的香气生发开来,满院清香,使踏雪而来的游人仿佛沉浸在了春天的气息中。腊梅,谐音"拉媒",据说单身的男女在此腊梅树下诚心祈祷,会得来一段幸福的姻缘。在药王殿和五老殿之间有一小门洞通向西边的跨院,跨院原有西房9间,南房3间,并有过门把西跨院分成南北两院。南院旧有水井一眼,南房也为前后带廊的过厅建筑通向南后院。整座建筑占地近5000平方米。
共十方院为规格较高的道教建筑,其始建年代还未定论,据河北省文物专家对斗母殿后墙原有的装饰沿瓦形制断代为元代产物,可见其创始年代可追溯至更远。十方院历经沧桑,几次重修,在药王殿前墙上至今还嵌有记录光绪年间十方院遭受地震灾害后又重修的碑文。
解放后获鹿县的部分机关企业占用十方院,后为老干部宿舍。1985年县图书馆迁入,1986年县文保所迁入。1997年归河北省道教协会。
十方院树木参天,花、果树等栽植满院,尤其宝贵的是一株腊梅已有二百余年树龄,在石家庄一带唯有井陉县文庙和鹿泉市十方院的梅花最为古老,每逢腊月,黄色梅花盛开,清香四溢,吸引了不少观众。1986年被我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十方院又称金阙宫,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处鹿泉城西门外太平河南岸。宫院座南面北,整座建筑南北长135米,东西宽32米。为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的一座四进院古建筑群体。建筑形制严谨,规模宏大,高低错落有致,是鹿泉市规模最大、也是河北省内少有的道教建筑。布局及建筑
十方院是由道教一贯倡导的“十方丛林”之说,而取名的(东、南、西、北、天、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十个方向组成的)。院内建有斗母殿、龙王殿、祖师堂、四圣殿、十方堂、药王殿、五老殿(不仅仅是道教的圣像,夹杂民间的图腾、佛道合一)。
共10张
十方院
宫院座南面北,整座建筑南北长135米,东西宽32米。为一座四进院古建筑群体。整个宫观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礼堂效应,同时也体现了我国道家文化严肃而井井有条的传统理性精神和道教徒追求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
十方院南北方向有一条轴线,其主要单体建筑都分布在这条轴上。自北向南依次为:1、黄琉璃布瓦顶的牌楼式建筑--三个券门。2、面阔三间、硬山布瓦顶带前檐的三宫殿。3、黄、绿琉璃瓦、五脊歇山顶带四周回廊的灵宫殿。其特点是回廊的檐柱为24根方形石柱,正面都刻有楹联,可惜在文革时期被凿平。4、已改为平顶的玉皇殿,其殿原为前后带廊、起脊瓦顶的过厅式建筑,已于20世纪50年代改为平顶。1997年道教协会搬入后又重建为原来的样式。5、最南为主体建筑面阔五间的斗母殿,殿前原有古松两株,其中一株枯死。
中轴上主体建筑的两旁是东、本厢房。西厢房自北向南依次为龙王殿3间、祖师堂6间、四圣殿5间,共14间。其中四圣殿的北部有一石筑阶梯,可通房顶。东厢房自北向南依次为:十坊堂3间,药王殿6间,五老殿5间共14间,都为硬山布瓦顶,其中五老殿外为起脊硬山布瓦顶,内部为无梁拱券顶。即人们所称的无梁殿。无梁殿是保存最好的古建筑,它的墙体有半米多厚,冬暖夏凉,现用作河北省道教学院的教室。药王殿前粗壮的唐柏拔地而起,已有1000多年历史。而那棵清乾隆年间栽种的距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腊梅,则展露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每逢寒冬时节,烂漫的黄花挂满了枝头,浓郁的香气生发开来,满院清香,使踏雪而来的游人仿佛沉浸在了春天的气息中。腊梅,谐音"拉媒",据说单身的男女在此腊梅树下诚心祈祷,会得来一段幸福的姻缘。在药王殿和五老殿之间有一小门洞通向西边的跨院,跨院原有西房9间,南房3间,并有过门把西跨院分成南北两院。南院旧有水井一眼,南房也为前后带廊的过厅建筑通向南后院。整座建筑占地近5000平方米。
共十方院为规格较高的道教建筑,其始建年代还未定论,据河北省文物专家对斗母殿后墙原有的装饰沿瓦形制断代为元代产物,可见其创始年代可追溯至更远。十方院历经沧桑,几次重修,在药王殿前墙上至今还嵌有记录光绪年间十方院遭受地震灾害后又重修的碑文。
解放后获鹿县的部分机关企业占用十方院,后为老干部宿舍。1985年县图书馆迁入,1986年县文保所迁入。1997年归河北省道教协会。
十方院树木参天,花、果树等栽植满院,尤其宝贵的是一株腊梅已有二百余年树龄,在石家庄一带唯有井陉县文庙和鹿泉市十方院的梅花最为古老,每逢腊月,黄色梅花盛开,清香四溢,吸引了不少观众。1986年被我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