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财经学院吧 关注:165,921贴子:5,810,902
  • 9回复贴,共1

求推荐财大校区或附近健身院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求推荐财大校区或附近经济实惠的健身院馆!
近来老觉精神欠佳,医生又说没啥毛病。
师姐说我太懒散,应该到健身场馆练练,或学学武术太极拳都可以。
求师兄师姐些推荐推荐!谢谢!


1楼2018-06-01 16:38回复
    就体育场那有几家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6-01 16:56
    回复
        何须他求?“健康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需要全民都能参与的健身活动项目。像内蒙财经学院这等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的重要学府,理当率先展开“武术进校园”工作,有计划的挖掘整理优秀民间群众性体育健身传统项目,在丰富学校师生文化体育健身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积极培养教研、教练人才并帮助他们有效服务社会,在促进全社会体育健身活动的有序开展的同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增进民族文化自信!


      IP属地:重庆4楼2018-07-17 10:37
      回复
        我有一张财大附近英派斯的健身卡 因个人原因不能去了 想要转出 如果需要的话联系我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8-01 15:39
        收起回复
          体育场附近体校那有一家,原来是英派斯的,几百块钱就可以办年卡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8-05 23:46
          回复
              确实无须他求!真正附近而且价廉物美的健身法门在网络。
              网络搜索“峨眉系列武术段位制教材”可以走近中国最古老的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品牌“通背缠丝拳”。
              峨眉缠丝拳拥有内家武学之至善至要法门,武者当多珍视之。通背法门,斯文之道,或课间小息,或站台候车,或书斋厌倦起立,信手为之。吐故纳新,撒放有序。前人曰:“拳打卧牛之地”,方法正确只需在阳台或屋顶自己修炼三五分钟以上,就可健身强体,御侮防身。不用器材装备,绝对经济实惠。
              功家圣殿何曾高远,闲庭信步间也;唯恒苦精专,勇猛精进以求之。
              功在时时刻刻,功在执着不舍!


            8楼2018-08-24 08:29
            回复
              峨眉武术源远流长
                峨眉武术起于战国时期,在明代峨眉派武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法和风格。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派系之一。
                峨眉武术指产生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武术的总称。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发展至今,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已成为四川武术的代名词,门派多达80多个,拳种、拳路成百上千。
                据史料记载,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据《华阳国志校注》记载周武王伐纣得到巴蜀之师的相助,巴蜀武人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并在战争中得到发展,从而奠定了峨眉武术技击发展的基础。到了战国时期,据《峨眉山县志》、《四川武术大全》记载:“峨眉通臂拳”由战国时期的“白猿公”(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洞灵子)司徒玄空仿山猿创编的武术套路,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司徒玄空还创编了“猿公剑法”。汉魏时期,道教传入峨眉山,道士们通过“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炼法门达到“意”与“气”连与“神”合的境界,这种练功方法就是道教中的“气功”。后有峨眉僧人将佛教参禅打坐之法,道家养生功和民间狩猎攻防技艺融为一体,开创了峨眉“僧门”派。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峨眉山金顶白云禅师经多年琢磨创编了《峨眉气功》,又称《峨眉十二桩》。又有德源长老集僧道武术之精华,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编撰成《峨眉拳》一书。源自峨眉山的峨眉武术经过西南地区释儒道等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的相互融合、渗入和斗争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三教合一”大一统理念促成了众家文化理论和武学技术精华的融和而自成体系。
                除僧道等出家人外,历代文人墨客与峨眉武术结缘的也颇多。唐代大诗人李白受巴蜀击剑遗风的影响。“十五好剑术,二十五岁仗剑出川,辞亲远游”。南宋大诗人陆游对峨眉武术也相当喜好,“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眉”。此外,陈子昂、杜甫、苏轼、何良臣、李贽、唐顺之、戚继光等人的诗文中,也有关于峨眉武术的吟咏记载。道家武术史记载,张三丰隐逸期间与川中峨眉武林同道多有交流,并向峨眉道人学习了通臂拳、火龙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在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里,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确指出了它与峨眉通臂拳的密切关系。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罗篇》中,还明言八极拳起源于明代,并指出“巴子拳”即“八极拳”之母拳。相关文献记载,原川东重镇重庆,古称巴州、江州、渝州,历史上曾是古代巴国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巴人勇猛善战,战国时期角力搏击就在川东一带盛行。秦汉时期巴人舞蹈进入宫廷,这是武术套路的雏形。在实践中,古代巴人还创造出了修炼内功的“导引行气术”。重庆的武术融合了古代巴人的特点,刚烈、勇猛、剽悍、朴实,俗称巴渝武术。自古巴重武蜀崇文,巴蜀一家,故巴渝武术亦属于峨眉武术系列。
                宋元时期主张修炼武学内丹积极出世为民请命的全真龙门派系逐渐兴起,并因为与元朝统治阶层的友好关系而在随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兼融了包括峨眉道派在内的各大教系,现今川内青羊宫、青城山、川东各道观、及云贵诸道统俱属龙门系列。同是秉承中华文明黄彭老庄、葛洪抱朴传统尊生重命修心哲学的道门武技在交相熔融中不断升华,古老的峨眉通臂拳因而受全真龙门道内丹功法的影响逐渐分流为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拳系列(经脉学说认为人体背部督脉等诸阳经主要担负御侮防身功效,故内家武学领域亦称疏通诸阳经脉增进武术功力的大周天功法为通背法门或通背之道,现代内家武学的源流)和之前以修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拳系列。明代兵学武学大师唐顺之先生佳作《峨眉道人拳歌》,记载了一个峨眉道人表演通背拳之始末。其传神妙笔“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峨眉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古老的通背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现今流传在川渝本土的缠闭门(或化门)缠丝拳是相对最原生态的通背缠拳。
                峨眉武术既重视内气的修炼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慢,快慢相间,似柔而刚,刚柔相济,即内外兼修。目前,峨眉武术共有68个门派,2638个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击项目,峨眉武术也因其起源早、拳术种类多、文化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古老、精深、丰厚的巴蜀文化而成为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据巴蜀武术名家赵子虬先生传人介绍,重庆地区历史悠久的民间拳法有巴子拳、点易拳、铁佛门金刚拳、通臂(背)门、黄林派等,其风格各异的五行子午棍、巴子刀、白猿剑、巴子棍、峨眉枪、无极刀、巴子枪等长短器械流传甚广,深刻影响中华武术的发展,其中巴子棍尤其富有特色。巴子棍是从古代巴人上山砍柴时,挑柴禾的担子演化出来的。这种担子两头是尖的,插入柴禾捆,担在肩上便于行走。后演化成兵器,两头接上枪头的叫双头巴子枪,两头安装刀锋的叫巴子刀,两头无铁尖头的巴子棍俗称杄担,很多农家用以劳作健身,闲时舞动起来挑架挡砸、拦拿击刺,川东练家子也叫三拦棍。现今和平时期习练以健身为主,两头已经除尖磨平以求演练安全,是非常具有巴人生活、劳动特点的武术器械。明朝枪学大家吴殳对峨眉枪技甚是推崇,认为是典型的内家实战功夫。
                峨眉通背缠拳,明朝唐荆川和戚继光以前一直在峨眉道门内部传袭。《峨嵋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及观殿宫阁道人的言传身教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广泛扩散。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其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经李春茂、博公道长、董秉乾、蒋发等教导或影响陈王廷而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
                峨眉派武术介于少林阳刚与武当阴柔之间,亦柔亦刚,内外相重,长短并用。峨眉派武术特别注意“武德”、“仁术”和“养气”,要求练武的人必须要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和浩然之气。(转自百度“峨眉缠闭门”吧)


              10楼2020-03-05 18:26
              回复
                峨眉缠闭门内劲功夫——甩胳膊
                  甩胳膊,老年拳师也称甩膀子,是通背缠闭门练习发力的基本法门。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对正确的掌握发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缠打功夫是否入门,全赖于斯。
                  甩膀子时要求设想两只湿手沾满干沙子,然后用甩手的动作利用制动原理把沙子甩出去。这是个技术活,而不是力气活。好像农村秋季在场院上扬场一样,要利用风力把米粮和糠粺分开那样,用的是巧劲儿,不是蛮劲儿。木掀用力大了就都出去了分不开,用劲儿小了就都出不去,干不了活。一定要用适当其可的巧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整劲发力的感觉就好像手往回拨,步子往前踩,脑门儿往前砸,整个身体扑向了目标,是把对方撞出去的而不是推出去的。形容正发力也可以按形意拳的说法:虎扑。再形象点儿说,好像在对方身上作了后半拉俯卧撑,所谓“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
                  发力是弹性力量,不是简单的往前一杵。在练甩膀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力向上向后甩,不是向前甩。前人曰:即缩即发。于师天沛曰:“出手如点豆,松活随势丢”。内家拳管这叫:猴煽风。峨眉通臂拳来自猿猴搏杀之道,故猴趣总不可丢。通背初衷终不离猴蹲纵跃间风云曼舞般云动双爪之攻防神意。整劲发力看上去两手是往回收了,但是步法往前进了,脑门儿往前顶了,也就是力量的发动来自全身整体的发动,而两手只不过是加强对称力度而已。手一主动前伸,就只是局部力量谈不到整劲儿。一去一来、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攻一防、一虚一实,阴阳互动。
                  拳虽小技,大道存焉!(转自百度“巴渝缠丝拳”吧)


                11楼2021-01-09 0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