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指出了《老子》一书的底层逻辑,具体操作是这样滴:
a、b是一对相反属性的词汇;
在一定条件下,a的做法可以得到b,反之,b的做法可以得到a。
此逻辑在原著中分两种情况,先说第一种,用同一组反义词作因果转化的情况。
举个例子:
“进”和“退”是一对矛盾体、反义词,
根据底层逻辑,在一定条件下,用“进”的做法可以得到“退”的结果,反之,用“退”的做法可以得到“进”的结果。
用《老子》书上原话叫做“进道若退”(原著第41章)
同一章,“明道若昧、夷道若纇”都是此逻辑下衍生出来的句子(昧,昏暗的意思。夷,平坦。纇 lei,崎岖不平)。
再比如:
“翕”和“张”是一对矛盾(翕 xi ,合拢。张,张开)
根据底层逻辑,想要达到“翕”的目的,势必要先“张”开。
因此老子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想要合拢,一定先张开。原著第36章)。
同样这一章的“将欲取之必固予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都是一个底层逻辑衍生的句子。
除了上述这种用同一组反义词做因果转化的逻辑之外,老子还喜欢用两组不同反义词做交叉因果转化的情况。
例如:
“多”和“少”是一对反义词,“得”跟“惑”是一对反义词(得,有心得。惑,有疑惑)。
这两组词语中,“多”和“得”是相同属性的词汇,都象征着增量。反之,“少”和“惑”都意味着减量。
根据底层逻辑,一定条件下,“多”反而会变得更加的“惑”,“少”反而会“得”。
所以,老子说“多则惑,少则得”(原著第22章)。
再举个例子:
“敢”和“不敢”是一对反义词,“活”和“杀”是一对反义词。
两组词语中,“敢”和“活”属于相同属性的词汇,相当于增量。反之“不敢”和“杀”相当于减量。
根据底层逻辑,在一定条件下,“敢”可能会被“杀”掉,“不敢”可能会“活”下来。
因此老子说“敢则杀,不敢则活”(原著第73章)。
原著里符合底层逻辑的句子简直太多,不胜枚举。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所以,a、b是一对矛盾体,或者用a来代表增量词汇,用b来代表减量词汇。在一定条件下,用a的方式可以得到b,反之,用b的方式可以得到a。这就是《老子》的底层逻辑。
简化作:
a则b,b则a
知道了这个底层逻辑之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到现实世界了。
举个例子:
吃亏和福气差不多是一对反义词,根据底层逻辑“b则a”可以得出“吃亏是福”的结论。
这句话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话,很多老人会教导孩子说“吃亏等于福”,所以要敢于犯错。很多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会用“吃亏是福”来自我安慰一下。实际上它的内部理论跟《老子》底层逻辑别无二致。
再比如:
“快速”是一个增量词性;“没有达到”是一个减量的词性。
根据“a则b”,快速会导致达不到,用文学性强一些的话表达就是“欲速则不达”。
再举个例子:
“抓获”和“放纵”是一对反义词,根据底层逻辑“b则a”,“放纵”就相当于“抓获”,用文学性强一些的话表达就是“欲擒故纵”。
……
以上就是《老子》底层逻辑的活用,多的话我就不说了,这个就跟套公式一样,属于是文字游戏一类的东西。我就不着重谈了,我想着重谈的是这种思想是否科学?为什么老子会热衷于这种思想?
经验告诉我们:
一件事努力了才会得到,而老子却告诉我们“无为则无不为”(b则a);
一场赛跑只有努力了才会争得第一,而老子却说“后其身而身先”(b则a);
……
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普遍规律在老子这里似乎没用了,老子用一种强势的近乎话痨的方式告诉我们:我这才是正确的逻辑,你能把我怎样?!
老子说世间真正的富豪都是隐形低调的,“良贾深藏若虚”。甚至有些极为成功的富人他们往往表现的极为低调,就如同缺衣少穿一般,“大成若缺”。
但是现实世界中这样低调到近乎穷困潦倒的“富豪”似乎并不存在,存在的都是处处刷存在感,唯恐全世界人不知道自己既富且贵的“富豪”。
老子告诉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能知晓天下,“不出户知天下”(b则a),不需要向窗外张望就可以看到天空,“不窥牗见天道”(b则a)。但实际上经验告诉我们这些话在古代几乎都违背常识。
那为什么老子要在书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些违反常识的“理论”呢?
实际上啊,这些理论虽然违背常识,但并非绝对不存在。且看!
“后其身而身先”成立的唯一条件是“圣人”,老子在原文中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啥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人的能力足够强大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界。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主动选择“后其身”,且最终逆袭成为“身先”所有竞争者的人。
比如一个普通人跟短跑冠军比赛,短跑冠军可以让普通人先跑20米,然后自己再跑,看似短跑冠军似乎不划算,但实际上短跑冠军依旧可以获得胜利,看似至于死地的做法却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这就叫“后发先至、置之死地而后生”。
圣人的另一个解释是这个人的辈分、地位高过所有竞争者,使竞争者自愿或不自愿的成全他,放弃跟他的竞争。使他从原本“后其身”的状态成为“身先”所有竞争者的人。
试问上级领导要跟你比试谁跑得快,你敢跑他前头去吗??
那“不出户知天下”的人世界上有没有呢?答案是有的。比如诸葛亮呗。
因此,老子的理论看似不羁,实则是可以成立的。只是这些成立的案件都属于个案,由于个案往往使人印象深刻,所以很多人就会不自觉地忽略普遍规律而重视个案,并把个案当中的规律总结当成普遍规律。
从这个角度讲,老子这本书就相当于是一本《特殊规律集成大全》,可以做猎奇书籍消遣时间,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多少指导实践的普遍价值。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诸葛亮。
那么问题来了,老子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著作不适合指导实践吗?为啥还要在书里苦口婆心、歇斯底里的劝谏当时的各国诸侯接受自己的这一套小众主张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的社会太激进、太动乱。安静、稳定的生活在那个年代属于不受待见稀缺资源。当时最有价值的学问是如何让国家变得更强大、如何可以称王称霸,如何才能王天下,等等。而这些“强硬”的思想的结果是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看到这些老子很气愤,很无奈。他能做的就是用笔杆子来纠正这个社会,他知道平和的言论不足以说服当权者,“矫枉必须过正”,只能用更另类更极端的话来刺激另一个极端。
所以他说“刚强”并不强,“柔弱胜刚强”,你不是心心念念一直想要强大吗?可以啊,没问题,国家政策必须要“柔弱”才行,柔弱到民不知有政府的存在最好,不能再用“刚强”的治国手段了。否则“强梁者必死”!
可惜,当时的统治者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他的话只有石沉大海。而他本人最终也不得不逃离这个错乱的环境,出走函谷关,不知所踪。
老子走了,他留下的文字没有能刺激到当时的诸侯国们,唯一的价值就是供我们后人评说了。我姑且大胆臆测一下,假如说老子活在一个和平盛世他还会写出“柔弱胜刚强”这样另类的思想吗?另类绝对是要另类的,不另类不老子。但逻辑大概要变一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