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鲜有能言善笔的禅师。相反,有不少修为、武功及医术皆高超的和尚,在世时有很多普度众生、令人敬佩的善行。例如,明代小山禅师遣少林僧兵抗倭,屡见战绩;明代正道禅师带领弟子多年来在嵩山少林寺对面的王子沟种下千万柏树,使不毛之地变为柏林等,这些都是“行意禅"的实践。
“行”者是“行动”及“行气”,“意”者是“心法”。“行意禅”的修行者,从师尊学习心法后,便修炼自身的气机。从练气、养气、行气中渐渐达到明心见性,做到“菩提只向心觅”。诚心自度后,便以行动去度他人。“行意禅”的修行者常怀慈悲济世的心,行种种利他人的事。例如他们用自己高超的武功保家卫国,或用自己修成的高深内功为人治病,又或建院助人修行等等,都是“行意禅”的实践。自清末至今的几位禅武医传人,都是以行意禅修行。参悟他们的成就,是后人学习行意禅的重要启示。
少林禅武医的近代史曲折困苦,但也鼓舞和振奋人心。虽然吴古轮、吴山林、张庆贺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故事,每一件都是一个禅门公案,足够使人参悟一生。吴古轮为保存少林绝学避开清廷迫害,尊师命还俗。试想想,一位五岁便出家的人,过了四十多年的僧人生活,然后还俗会遇到的困难!但古轮公为了保存少林绝学,他可以忘记自己的得失,这正是行意禅修行的忘我境界!他虽身离少林寺,心却从未离开自幼生活的家,他叮嘱儿子要把少林绝学还给少林寺。由此可知,古轮公是一位不忘本、饮水思源、品德高尚的人。
行性法师为了答成祖师的心愿,到少林寺出家,后因环境因素而离开寺院,过着艰苦清贫的隐居生活。他平常以务农为生,也为乡里治病。其一生为传承禅武医,也能忘却自己的得失,随缘生活,时到出家便出家,应离开时便离开,充分体现了他的不执着、随缘及自在!德建师父为了完成四代人的心愿,在少林寺出家,最终使少林绝学失而复得,也是“无我”的表现。
行性法师及德建师父医术高明,求医者来自世界各地。师父曾对我说,有一次一位欧洲人士请他治病,每次都给他三百欧元。他们本可以借着高超的医术获得大量的金钱,享受奢华的生活,但他们却坚守少林行意禅,淡泊名利,以慈悲之心济世,过着艰苦的生活。师父每天只吃馒头、青菜、豆腐,穿的是粗布僧衣,住的只是窑洞。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在很多人眼中,名成利就是社会成功的指标,所以他们难以理解师爷及师父的行为,甚至怀疑两人是否有“自虐狂”!但当我每次看到师父如小孩般纯真的笑容、打拳时自然自在的神颜...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