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壳的小蜗牛吧 关注:40贴子:4,462
  • 1回复贴,共1

呵呵

收藏回复

  • 124.133.230.*
汽车外部清洗设备,按使用的清洗剂可分水(冷、热水)、蒸气和化学清洗剂三种:按设备安置方式来分,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按用途分,有仰洗、俯洗和侧洗耳恭听三种:按水的压力分,有低压和高压清洗两种。在实际应用中,它们难以自成体系,而是相互交融的结合体。
在此只介绍大、中型汽车美容护理企业,所使用的固定式清洗装置和常用工具及养护用品。
1、行车式汽车外部清洗台
行车式汽车外部清洗台主要由停洗车台、泵房、缓冲池和机械化喷洗装置等部分组成。
停洗车台的形式呈“凸”字形,以便在必要时作手工清洗和检测视底盘清洗效果。在平台中间和两侧设置三条带一定坡度的纵向沟道,保证了排水的迅速、彻底。
泵房设在洗车台一侧,内设操纵台和三台离心水泵,分加别供仰洗、侧洗和俯洗增压用。
机械化喷洗装置包括仰洗、侧洗、俯洗三个部分。前者为固定式喷洗装置,后二者为移动式喷洗装置,并由行车带动作纵向移动。这三个喷洗装置,分别由单独的增压水泵供水,独立控制,互不影响。既可同时对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清洗作业,又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单一部位的清洗。
行车是在平台上空架设两根互相平行的纵向导轨,通过电动机、齿轮一蜗轮减速器带动行车滚轮沿轨道滚动,来完成侧洗和俯洗装置对汽车外部和前后端的清洗。
侧洗装置主要由管架、喷水轮、固定喷嘴和输水软管组成。两侧输水管与行车垂接,每侧装有三个喷水轮。上喷水轮供清洗车身上部用,并由装在行车上的电磁铁驱动转轴两端的推杆控制进水阀门。在客车边窗未关闭的情况下可停止喷洗;两个并列的下喷水轮,各有12只喷嘴,可以进行密集喷射。同时,困喷水轮旋向相反,喷嘴角度亦不尽相同,故可满足大小车辆的清洗需要。管架下部装有三只固定喷嘴(一只居中,两只左右略偏),并设计成一定的喷射角度,保证清洗客车时能从裙部射入,在清洗后悬部分时,水流能直接喷射车架纵梁外侧。
俯洗装置安装在行车框架下面。喷水管上面均布着五只直管喷嘴。当行呈移动时,由摇摆机构驱动作径向往复运动。喷水管的径向摆动通过偏心轴承机构来完成。喷水管一端的转轴具有一个滑动键槽,与转动轴套、轴承内圆滑键配合,另一端通过滑动轴座与进水软管相联接。行车滚轮主动轴上装有偏心轴承连杆机构,连杆与轴套摇臂铰接,当偏心轮随轴转动时,轴承连杆经轴套带动喷水管作径向摆动。喷水管的轴向往复移动是通过圆盘凸轮机构来完成的。偏心轮右侧轴上,安装着具有斜度的圆盘,其周边与随动件的小滚轮借弹簧力保持接触,固定于随动轴上的推杆。经销轴与喷水管支承轴座固接。当圆盘转动时随动件带动推杆往复移动,并以销轴为支点,通过杠杆作用,使喷水管在转动的同时,用轴向往复移动。
仰洗装置为固定式喷洗装置,沿停洗车台中央沟道中心线安装着五个喷水轮。前一喷水轮为自动升降分叉式双轮喷轮,泵轴装在泵筒中。工作时由进水管进入的水流推动泵轴及活塞,使喷水轮举升,同时进入的水流使喷嘴旋转喷射。两喷水轮空心管轴的顶部钻有三个喷水孔,以提高喷洗效果。后四个喷水轮的轮毂与侧洗喷水轮毂相同,每个管轴顶端同样制有喷水孔三个。
进行清洗作业时,车辆驶入平台,并根据信号灯及铃声的指挥停在规位置。各种清洗作业由泵房内操纵台的按钮控制,在导轨的两端还装置了行程限止开关。
2、直通式综合洗车车台
直通式综合洗车台由冲洗和刷洗两部分组成。清洗汽车底盘和车身时,车辆停在固定工位上。前喷架用来冲洗客车车底盘,后喷架用来冲洗挂车和绞接式客车后部。两个侧面喷架分别冲洗耳恭听货车主、挂车侧面,驾驶室由喷水轮冲洗耳恭听。
当进行单车清洗时,后喷架停止工作,洗车台只用一台水泵供水,货车洗毕即驶离洗车台,滚刷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让开。
客车清洗时,先在高压冲车位清洗底盘(此时侧喷架不工作),然后低速通过刷洗工位。车身刷洗是由各滚刷依次完成的,车头首先推开车头、车侧滚刷,刷与车身表面保持一定的压力,车头清洗随之结束,车辆在前移中完成侧面的一次清洗。待车头驶抵车侧车尾滚刷时,差动气缸充气,开始了车身侧面的二次清洗。车尾清洗完毕,滚刷复位。各刷均有单独的供水系统,并按与车身的接触先后供水。客车驶离洗耳恭听车台前,再由门架用清水冲洗。整个洗车过程由光电装置控制。



1楼2009-05-05 01:20回复
    • 124.133.230.*
    洗车台的喷架在清洗作业中作摆复运动,既绕固定支座摆动。又沿固定轴线往复移动,从而扩大了清洗面积,消除了死角。
    图2-1是一种保证车辆有一定前进速度的直通式综合洗车台。清洗车辆由小车9牵引,小车用电动机经减速由绞盘18拖动,移动速度为7m/min。整个洗车作业 由时间控制器自动控制。
     
     
     
     
     
     
     
     
     
     
     
     
     
     
     
     
     
     
     
    客车清洗时,当车头遮住光电管的光线时,触发电路即发出信号,滚刷5和13复位,牵引电动机开始工作,牵引车辆前进。滚刷5、13、1、15依次工作,喃水轮4和8冲洗底盘,洗毕,牵引小车即以14m/min的速度退回起点,以备下一辆车的牵引。
    货车清洗时滚刷5和13由液压缸推开,其他滚刷也让开。这时喷水轮4和8以及侧面喷水轮3、7和12、14根据车辆的位移依次喷水,喷水门架6和16与喷水轮为同一供水系统,采用循环水,喷水门架用贮水池清水对车身表面进行最后淋洗耳恭听。
    3、清洗辅助设备
    清洗辅助设备主要指污水分离、处理回收和排污装置。货车每次清洗下来的污泥有10-50kg,若每天洗车100辆,则污泥多达1-5t。如果污水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水质,还可能使清洗设备降低或失去清洗能力,并污染环境,故必须搞好污水处理回收工作。以下介绍两面种污水处理装置。
    图2-2是国内一些企业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回收与排装置结构示意图。清洗时污水从回水沟通过铁篓22粗滤后进入预沉淀池,外形大于铁篓缝隙的杂物则被挡住。污水通过预沉淀池时大颗粒的污泥将慢慢沉淀。由于沉淀池的进口设在水平下2米处,密度相对为小的污油等便漂浮在预沉淀池的水面。当需处理水达到沉淀池的斜坡时,就得到了充分的沉淀,澄清后的水被几根集水管收聚进入清水池。
     
     
     
     
     
     
     
     
     
     
     
     
     
     
     
     
     
     
     
     
     
     
     
     
     
     
     
    当池底5只泥斗中的沉淀物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污水泵7、吸污管5、吸头11、12、14、16、18等排污。设在预沉淀池中的螺旋桨式搅拌机,用来使污泥与水混合,便于吸头抽吸。排污时均采用污水泵水塔6中的水向池底5只泥斗反冲,将沉淀物与水混合再抽吸出去。
    图2-3是前苏联古比雪夫汽车运输联合公司研究的一种净化汽车清洗水的装置。坑内的铁箱专门收集碎石、煤块、玻璃及各种金属碎物。当箱中杂物积满时,可取出用汽车装卸机运走。污水经过滤栅流进集水池,集水池排水时则要开动起泡器和污水泵,把污水压入沉淀吸收池,再经水管进入Ⅰ级和Ⅱ级沉淀池。漂浮在Ⅱ级沉淀池上部的污油经过档板排入存储箱。
    当Ⅱ级沉淀池充满水时,可开动水泵7将水压入Ⅰ级过滤器,再经过盒式过滤器对悬浮污物进行二次过滤后,流入净水池。净水池中的水根据需要可通过水泵11供河南省汽车或由Ⅰ级过滤器回收更新。冬季水池中的水用蒸汽或其他传热器预热到18℃。当沉淀池锥部充满沉淀物时,可打开阀门并用压缩空气油沿管道将沉淀物压入漏斗箱,最后装入自卸车。清理沉淀池的气动系统效率很高,把1t沉淀物移到漏斗箱仅需15-25s.
    4、工具与养护用品
    (1)洗车时所需的工具
    1)外饰用湿性海绵。这种海绵一般应具有较好的藏土藏尘能力,能便沙粒或尘土很容易深藏于海绵的气孔之内。这样可以避免因擦洗工具过硬或不能包容泥沙而给车前造成划痕。使用前,小海绵吸入适量已经配好的洗车液,这样可用于清除车漆上附着力较强的污垢。
    2)外饰用半湿性大毛巾。使用这种用清水浸湿后拧干的大毛巾,可以提高擦车速度,节省时间,一般多用于鹿皮擦车前的预处理。
    3)外饰用半湿性小毛巾。主要用于擦洗门边污垢和车身底部的泥沙。
    4)外饰用干性小毛巾。用于外饰小毛巾擦洗过的门边和车身底部后所留下的水痕。
    5)内饰用半湿性小毛巾。这种用清水浸湿后经拧干的小毛巾,主要用于擦洗汽车内饰部件以及窗玻璃等。
    6)内饰用干性小毛巾。未经清水浸湿过的干性小毛巾,主要用于去除窗玻璃上所留下的水痕。
    7)半湿性鹿皮。脱脂羊皮经过清水浸湿后,拧干可用于擦净车身表面的水痕。
    (2)洗车时所需的养护用品
    1)不脱蜡洗车液。这种洗车液是近年来国内外在推广使用的水系清洁剂,它具有操作简便、挥发慢等特点而倍受客户的欢迎。其配方基本不含碱性盐类,主要成分是类型不一的表面活性剂 ,其中非离子活性剂使用的比较多,是车身日常清洁的首选洗车液。
    2)脱蜡洗车液。现在汽车 美容行业主要采用有机溶剂系的清洗剂,其含量较高,对于去除油脂、油污及其他杂质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常说的溶剂除油。这类溶剂一般应有分解力强、不易燃烧、毒性小、便于操作、挥发快、对工件无腐蚀、价廉等特点。主要用于大型美容护理前的车身清洁。
    3)增光洗车液。这是一种集清洁、增光、保护于一身的超浓缩洗车液,能够产生丰富的泡沫。使用后能在车漆表面形成一层高透明的蜡质保护膜,令漆面光洁亮丽
    


    2楼2009-05-05 0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