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336贴子:2,989,149
  • 7回复贴,共1

《老子》的四种“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一分为二的。然而,中国古典“哲学”却认为世界是一分为四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语,叫做“大智若愚”。形容一个人很聪明却并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聪明,总是给人一种很笨的误解。
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三个与其对应的词语。它们分别是:
“大智若智”、“大愚若愚”、“大愚若智”。
这四个词语将世间所有不同类型的群体都包含在了其中。这正是中国古典哲学“一分为四”分类法,也叫作“四象”分类法。此分类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两个矛盾变量,通过对其组合形成不同的类型。
例如a、b是一对矛盾体,通过“四象”分类法可分为:
a则b 、 b则a 、 a则a 、 b则b


1楼2018-06-11 01:51回复
    其实《老子》中的大部分话也可以分成四个类型。举个例子:
    “知不知”、“不知知”。根据“四象”分类法可推衍出:
    知不知、不知知、知知、不知不知。
    这四句话的前两句在《老子》中有被提到,而后两句则是根据“四象”分类法推导的。
    知(a)不知(b),(博学而又不愿显露才学的人)、
    不知(b)知(a),(不懂却爱装懂的人)
    知(a)知(a),(既博学又爱炫耀才学的人)
    不知(b)不知(b)。(虽然不懂但诚恳面对自己才疏学浅的人)
    其中,博者不知、不博者知、博者知、不博者不知基本也是这个意思。
    再举一例:
    道可道,根据“四象”分类法可推衍出:
    道可道、道不道、不道道、不道不道,
    与其意思相类似的是:
    夷道若夷、夷道若纇、纇道若夷、纇道若纇
    以上就是“四象”分类法的推衍和举例。事实上原著中大多数话都可以将其分类,因为《老子》的每句话基本都有两个矛盾变量。了解“四象”分类法并不是最终目的,通过这套古典哲学分类法尝试探一探老子思想源头才是目的。
    咋探呢?
    好在啊,老子喜欢在每一个提到的分类后面紧跟一句评价,而这个评价通常也是一个变量。举个例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也就是说,在老子看来“知不知”(a则b)的结果是正确的、积极地、是增量的(a);反之,“不知知”(b则a)的结果是错误的、是消极的、是减量的(b)。
    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儿嘛,博学而又低调、谦虚的人(知不知)总是受人尊敬的,这样的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帮他成事,所以会有好结果;而不懂装懂的人(不知知)令人厌恶,可想而知,长此下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根据“四象”分类法,其结果应该是:
    1、知不知,尚矣(ab得a)
    2、不知知,病矣(ba得b)
    3、知知,病矣(aa得b)
    4、不知不知,尚矣(bb得a)
    那么这个总结对不对呢?我们在看看原著其他论述,找找其他观点支持,
    道可道,非常道
    在老子看来“道可道”(a则a)的结果是否定的、减量的(b),此结论跟上述结论3一致。而通过结论3可以退出4的结果,因此上述推导是正确的。
    ab得a 、 ba得b 、 aa得b 、 b b得a
    以上四项就是《老子》书中描述的四种“道”,其中有两种“道”最终会有好的结果,而另外两种“道”的结果比较消极。
    上德(a)不德(b),是以有德(a);
    下德(b)不失德(a)是以无德(b),
    美之(a)为美(a),斯恶已(b),
    下德(b)无为(b)而有以为(a),
    通过对结果判断,发现老子提倡的道是:
    ab得a 、 b b得a
    而这两种“道”中老子最提倡的是:ab得a
    原因何在呢?有时间再细说


    5楼2018-06-11 01:56
    回复
      二仪生四象本来就是数学题,而不是玄幻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6-11 10:20
      回复
        用“太阴”代表“bb”
        “少阳”代表“ba”
        “太阳”代表“aa”
        “少阴”代表“ab”

        四种道的顺承关系是这样的,世间万物基本都符合这个循环演化规律。

        人刚出生时是婴儿状态,长大的过程就是在脱离婴儿的状态;衰老的过程就是在回归当初婴儿的状态。这个过程也叫作返璞归真、落叶归根、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等等。

        人刚出生时是无知的,此时的他谦虚好学,全面接受新知识(bb),随着知识的增长,人会自满、愿意处处表现自己,但实际自己懂得还并不多(ba),随着知识的进一步增长,他会成为学术大家级别,此时的他依然爱显露才学(aa),终于有一天他懂得了无为、不争的道理,此时的他变得不爱跟人争论了,也不再显露才学,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他很无知,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博学。(ab)

        老子之所以喜欢“ab”和“bb”两种道,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得到好结果。同时也是因为这两种道都是“女”道,用老子的话说叫“牝”。其他两种道属于“男”道,用老子话说叫做“牡”道。
        老子认为“牝”道会有好结果,而“牡”道则没有。因此老子说“牝胜杜”。


        8楼2018-06-11 10:37
        收起回复


          11楼2018-06-11 11:25
          回复
            新颖


            IP属地:山东13楼2018-07-14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