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同学是田径队的长跑选手,教练对他赞许有加,因为他从来不喊苦,而队上学弟妹对他更是佩服,因为不管怎样难怎么重的训练课表,他通通可以吃下来。但是,从上个月的高地移地训练回来,他已经感冒生病三周都还没有痊愈,但是为了拼成绩,他还是强迫自己继续苦练,加上晚上还要打工赚钱,导致睡眠严重不足,外表看起来已经明显疲累不堪了。然而,这样硬撑的结果成绩却是节节退步,速度一直拉不上来,最糟糕的是,比赛前还因为精神不济,意外车祸受伤,最后只好放弃比赛。
A同学的例子听起很悲哀,但是在现在的大学生运动员中却很常见,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过度训练(over-training)的例子,很多人对于运动训练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练越多越好、练越累越好、一定要咬牙苦撑、意志力可以战胜一切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观念,因为过度训练不仅会毁掉之前的训练成果,还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运动伤害。适当休息有时候比继续训练更重要,有一句话说得很好”You have to go easy to be able to go hard.”,休息是为了让身体有时间去修复受伤的组织,进一步去适应更高强度的训练,这样才能逐渐累积训练的成果。
要避免过度训练,就一定要知道什么状态是过度训练,什么时候是身体疲劳累积的临界点,超过那个点身体就会崩溃,就需要数周、甚至是数个月才能恢复。但如果能在临界点前适当休息,则训练效果就能够加成。然而,要准确的判断那个临界点是极度困难的,因为它没有绝对的指标,它包含了生理及心理的种种因素,必须仰赖教练的经验,再加上选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细心观察、诚实反映并且能长期详实的记录,才能够很精准的抓到那个临界点。
虽然精准无误的预测过度训练的临界点非常困难,但仍然有一些指标可供参考,包括心理指标与生理指标,如下:
(一)心理指标:对竞技或训练失去兴趣、训练或工作时注意力无法集中、食欲降低、性欲降低、失眠、失去活力、心情不佳、情绪暴躁等。
(二)生理指标:运动成绩低迷不振、四肢沉重感、体重减轻、面容憔悴、口渴、头昏、无法缓解的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肠胃道症状(例如腹泻)、时常生病、伤口不易愈合、月经失调、静止心跳率上升等。
建议你将这些主观和客观的指标,备注在训练日记当中,如果你持续地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暗示着你已经或者接近过度训练的状态,一定要与教练讨论,并且快速作出反应,不管是停止训练,减轻训练量,或者改变训练方式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方式,如果对以上这些身体的疲劳现象不以为意的话,很可能就会像本文一开始描述的A同学一样得不偿失。
A同学的例子听起很悲哀,但是在现在的大学生运动员中却很常见,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过度训练(over-training)的例子,很多人对于运动训练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练越多越好、练越累越好、一定要咬牙苦撑、意志力可以战胜一切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观念,因为过度训练不仅会毁掉之前的训练成果,还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运动伤害。适当休息有时候比继续训练更重要,有一句话说得很好”You have to go easy to be able to go hard.”,休息是为了让身体有时间去修复受伤的组织,进一步去适应更高强度的训练,这样才能逐渐累积训练的成果。
要避免过度训练,就一定要知道什么状态是过度训练,什么时候是身体疲劳累积的临界点,超过那个点身体就会崩溃,就需要数周、甚至是数个月才能恢复。但如果能在临界点前适当休息,则训练效果就能够加成。然而,要准确的判断那个临界点是极度困难的,因为它没有绝对的指标,它包含了生理及心理的种种因素,必须仰赖教练的经验,再加上选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细心观察、诚实反映并且能长期详实的记录,才能够很精准的抓到那个临界点。
虽然精准无误的预测过度训练的临界点非常困难,但仍然有一些指标可供参考,包括心理指标与生理指标,如下:
(一)心理指标:对竞技或训练失去兴趣、训练或工作时注意力无法集中、食欲降低、性欲降低、失眠、失去活力、心情不佳、情绪暴躁等。
(二)生理指标:运动成绩低迷不振、四肢沉重感、体重减轻、面容憔悴、口渴、头昏、无法缓解的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肠胃道症状(例如腹泻)、时常生病、伤口不易愈合、月经失调、静止心跳率上升等。
建议你将这些主观和客观的指标,备注在训练日记当中,如果你持续地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暗示着你已经或者接近过度训练的状态,一定要与教练讨论,并且快速作出反应,不管是停止训练,减轻训练量,或者改变训练方式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方式,如果对以上这些身体的疲劳现象不以为意的话,很可能就会像本文一开始描述的A同学一样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