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标准: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2011年中等收入阶层标准上升到8000--15000每月收入,达到的人不多。
低等收入标准: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规定,是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设定,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按家庭比例确定,多项指标综合考虑决定的,每个城市低收入标准不一,每年公布一次。
中低收入群体特征
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未计在内)职工年平均工资是16024元,其中居于前三位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是30211元,居于末三位的是12135元,前者是后者的2.49倍。按国民经济行业细分为61个行业,居于前三位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是43507元,居于末三位的是6957元,前者是后者的6.25倍。
我国收入差距较大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定一个中等收入的标准数或区间,各地或各个行业的人都可以并很容易地找到许多理由来证明它太高或太低。而且,中等收入与感觉自己是中等收入是两个概念。中等收入感觉是在个人所处环境、与他人比较等众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硬要搞一个数字,由于可比性明显,只会使更多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过低,产生被抛弃感,削弱大多数人对我们社会的认同感。而低收入水平线则应有一个全国的最低标准,各地可以在此基础上向上浮动,这源于由个人能力、所处环境、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低收入者参与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法定权利。[详细>>]
3 中低收入主要成员
中等收入主要成员:
有科技企业家、金融证券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管理人员、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各行各业的专家、国企高管和私企个体经营户等,以企业主和高层经理为主。
低等收入主要成员:
政府界定的低收入人群主要指城市的无业、无劳动能力以及企业失业下岗人员。这类人员学历不高、劳动技能差、年龄也偏大,在劳动力市场上为弱势群体。
低等收入标准: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规定,是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设定,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按家庭比例确定,多项指标综合考虑决定的,每个城市低收入标准不一,每年公布一次。
中低收入群体特征
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未计在内)职工年平均工资是16024元,其中居于前三位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是30211元,居于末三位的是12135元,前者是后者的2.49倍。按国民经济行业细分为61个行业,居于前三位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是43507元,居于末三位的是6957元,前者是后者的6.25倍。
我国收入差距较大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定一个中等收入的标准数或区间,各地或各个行业的人都可以并很容易地找到许多理由来证明它太高或太低。而且,中等收入与感觉自己是中等收入是两个概念。中等收入感觉是在个人所处环境、与他人比较等众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硬要搞一个数字,由于可比性明显,只会使更多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过低,产生被抛弃感,削弱大多数人对我们社会的认同感。而低收入水平线则应有一个全国的最低标准,各地可以在此基础上向上浮动,这源于由个人能力、所处环境、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低收入者参与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法定权利。[详细>>]
3 中低收入主要成员
中等收入主要成员:
有科技企业家、金融证券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管理人员、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各行各业的专家、国企高管和私企个体经营户等,以企业主和高层经理为主。
低等收入主要成员:
政府界定的低收入人群主要指城市的无业、无劳动能力以及企业失业下岗人员。这类人员学历不高、劳动技能差、年龄也偏大,在劳动力市场上为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