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1915年,伊宗佐河前线意奥双方的指挥官对于这场不同于其它战事的战役都有一个简单而又截然不同的战略。意军指挥官路易吉-卡多尔纳(Luigi Cadorna )的战略是进攻,他认为只有通过进攻才能获得决定性的战果。因此半年内意军连续对奥军发起了四次大规模的攻击。面对这些攻击,奥军指挥官Boroevic将军采取了一种极为朴素的战略。他的对策就是防守。因此他只下达了一道命令:“所有部队应构筑好工事并在其前设置障碍物,就地固守。”这样凭借完备的防御工事他就能迫使意军在河流和高山的不利地形下作战。这种策略使他在部队中声名大燥,在战役初期阶段也没有给他带来太多麻烦。然而由于意大利士兵个人的英勇以及他的上级们不愿进行无谓的流血,到了1915年底,Boroevic的第五集团军只有极少的部队还守在原来的防线上,并不得不从其他战场上调来12个师进行增援。奥地利人,和意大利人一样,精疲力竭地熬过了1915年。
卡多尔纳将军还是坚持进攻的战略,但他仍然忽视了另外两个重要并为互补的战略因素:
集中兵力:在决定性的地点最大限度地投入兵力。
合理分配:在非决定性的地点保留最低限度必要的军事手段。
在1915年,意军的决策者们决定在伊宗佐六十英里宽的战线上发起全线进攻,这样使得他们无法在任何地点集中使用兵力,并使部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削弱。他们的进攻,似乎永远是没有协调的,不适宜的炮击,则经常落在了步兵的后面。此外,由于奥军占据着许多高地,攻击也谈不上出其不意了,因为奥军可以从高地上观看到意军所有的攻击准备。结果,在大约六个月里意军有25万人伤亡和被俘。四次主要的进攻地点各不相同,但都是伤亡惨重,进展微小。
1915年,伊宗佐河前线意奥双方的指挥官对于这场不同于其它战事的战役都有一个简单而又截然不同的战略。意军指挥官路易吉-卡多尔纳(Luigi Cadorna )的战略是进攻,他认为只有通过进攻才能获得决定性的战果。因此半年内意军连续对奥军发起了四次大规模的攻击。面对这些攻击,奥军指挥官Boroevic将军采取了一种极为朴素的战略。他的对策就是防守。因此他只下达了一道命令:“所有部队应构筑好工事并在其前设置障碍物,就地固守。”这样凭借完备的防御工事他就能迫使意军在河流和高山的不利地形下作战。这种策略使他在部队中声名大燥,在战役初期阶段也没有给他带来太多麻烦。然而由于意大利士兵个人的英勇以及他的上级们不愿进行无谓的流血,到了1915年底,Boroevic的第五集团军只有极少的部队还守在原来的防线上,并不得不从其他战场上调来12个师进行增援。奥地利人,和意大利人一样,精疲力竭地熬过了1915年。
卡多尔纳将军还是坚持进攻的战略,但他仍然忽视了另外两个重要并为互补的战略因素:
集中兵力:在决定性的地点最大限度地投入兵力。
合理分配:在非决定性的地点保留最低限度必要的军事手段。
在1915年,意军的决策者们决定在伊宗佐六十英里宽的战线上发起全线进攻,这样使得他们无法在任何地点集中使用兵力,并使部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削弱。他们的进攻,似乎永远是没有协调的,不适宜的炮击,则经常落在了步兵的后面。此外,由于奥军占据着许多高地,攻击也谈不上出其不意了,因为奥军可以从高地上观看到意军所有的攻击准备。结果,在大约六个月里意军有25万人伤亡和被俘。四次主要的进攻地点各不相同,但都是伤亡惨重,进展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