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者同盟吧 关注:442贴子:82,249

征服死亡:红军长征过草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楼2009-05-16 11:09回复

    老红军忆过草地中的三大险
      说到过草地的险难,老红军孟克大恸:过草地时,一位素不相识的战友,饿得全身浮肿,虚得无力说话,却在慢慢倒下时,拼命奋劲用手指指自己身上的干粮袋,又指指前方,随即以这个姿势永恒……“他告诉我们,他不行了,把他的粮食带走,你们继续前进!” 
      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了出敌不意,为了争取主动,为了北上战略,红军长征过草地,成就“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第一险:饿
      实在是没粮食了,一望无际的草地,无人烟,战士们吃起了所有能抵御饥饿的东西。野菜,草,还有身上的皮带,甚至是草鞋的皮襻襻,锣鼓的鼓皮。
      老红军们的回忆中,用这几种办法把难咽的皮带嚼进肚: 
      第一种,煮着吃。老红军郭才高记得,先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然后要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战士们背靠背坐着,一条皮,要用力咬。谁煮的谁最后吃,没人计较。 
      第二种,烤着吃。老红军李文模记得:“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李老认真比划———趁软,撕咬成一小块嚼;嚼几下,喝口水;嚼一天才舍得囫囵咽下,一根皮带吃了一个月。 
      第三种,先煮再烤。老红军蒲国恩有条战友送的皮带,最困难时解了下来,放在开水里泡软了,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一扒出来,你一口我一口谦让着咬。老红军毋广仁回忆,这是草地上最抗饥的东西。 
      第四种,先烤再煮。长征女兵钟林向记者比划:“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其实呀,大锅里才飘着几根皮带丝,看得见,捞不着……” 
      吃完了皮带,吃草鞋。老红军贺文玳就吃掉了两双:“草鞋底是用一小张牛羊皮做的,削成薄片放在水里煮,说实话,饿极了什么都能填肚子!” 
      除了皮带、草鞋,还有野菜。冬苋菜、马齿菜、苦菜、灰灰菜、大黄叶、野芹菜……吃到嘴里都是菜。 
      野菜吃完了,吃草根。当发现草根可充饥,战士们第一时间传口信给后面的部队——“草根”也是甜的! 
      皮带吃完了,草根吃完了,真的是实在没办法了,饿极了,只好从前面部队的粪便中翻拣难以消化的青稞麦粒!中央红军过草地走了七八天,战士袁子清他们拣出用水洗净就这么吃;红二方面军过草地,战士夏精才他们到了后来,往往一天还捡不满一把…… 
      也曾有过苦作甜。那次偶然在一洼地找到一个牛骨架,上面居然还粘着几片肉,老红军田仁乾几人大喜过望,搬回营地集体分配:那几片肉给妇女娃娃们,那骨架大部分给了兄弟部队,只留下一小部分归他们几人,作为存粮慢慢吃。那天突然发现一条臭水沟里两条泥鳅,老红军李文模抓起搪瓷碗一个猛扣,稍稍冲冲就活生生一口进了肚…… 
      最绝是贺龙。当时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萧克的夫人要分娩了,贺龙不声不响用麻绳和针做了一鱼钩,就这么往水草里一扔,居然还真钓上鱼。他的堂弟贺文玳回忆:“也许是被红军精神感动了吧,鱼也来贡献。贺龙吩咐炊事员熬了鱼汤送去。后来,萧克夫人顺利产下一男娃,因在红军土制的一碉堡所生,贺龙就给娃子取名为碉堡……” 
      走着走着,老红军刘星的身边,不停地有人倒下再没起来…… 
      已经走了好几天了,草地还是一眼望不到头。老红军戴润生所在连队人人拿出自己仅剩的一点粮食,誓言铿锵激荡———“要活大家一起活着走出草地,要饿死大家一起饿死在草地!” 
      疟疾复发,红军战士戴天福临终前委托卫生员带给MZD一个纸包,里面是发给重病号的一小块马肉。卫生员流着泪说:“戴天福同志临死的时候,让我把这块马肉一定要交给MZX!他说,他没有什么牵挂的,只盼望革命成功。请您多多保重身体。还让我转告警卫班的其他同志好好照顾您!”周围一个个七尺男儿,失声哭……


    5楼2009-05-16 11:39
    回复

      第三险:毒 
        草地毒,首毒在水。 
        老红军刘金国过草地时,半条腿泡在水里,肿得流脓了,颜色就和草地里有毒的黄水一样。 
        老红军母良成进草地前,战友们每人准备了一小块黑色的布包脚,等走出草地,那块布已完全被毒水洇烂。 
        老红军袁林记得,草地上踩一脚就有黑水冒出,脚上有伤口的就会烂掉,他的脚没伤,但从此以后,脚趾甲全脱落了。 
        草地毒,次毒在草。 
        老红军陶立功当时是团部卫生员,惊心动魄见过有一个排,几天没吃东西,突然碰到一片草,长着大片大片的叶子,大家就摘下来猛吃,“不一会儿,整个排的人跳啊叫啊,猛跑一阵后倒下,再也没起来。” 
        为了以身试毒,那时候,多少战士奋勇争先。老红军赵本清至今落泪:“后来说好轮流试,有天轮到我,可司务长带我到烧菜处一看傻了眼。只见一位负责拔野菜的老兵瘫倒在大锅旁,他见我们来了,挣扎着叫我们不要再吃。司务长见状就‘骂’,‘说好大家轮流试吃的,为什么你偏偏不听话?’他勉强回答说:‘我负责伙食,却没有东西烧给大家吃,心里已经很难过了。如果我烧给大家吃的东西有毒,我会更难过。所以我先吃了,就是想保全大家……’话没说完,这位老兵牺牲了。司务长一边还在不停‘骂’老兵不守规矩,一边失声大哭:‘他是个好人啊,他是个好同志啊……’” 
        草地毒,最毒在气。 
        烂沼瘴气,夺命无形。老红军瞿道文记得,有一天清晨吹过起床号,有一顶帐篷却始终没有动静,走近一瞧,几位战友静静地躺着,已经没有了呼吸。还有红一团的一个班,在大雨中露宿了一夜,清晨早饭时连长扯着嗓子喊,可没一个人答应,走过去一看,已全没有了呼吸。 
        老红军孟克则记得,进入草地前几天,早上起来见有战友脸上发胖,不知道那是浮肿,大家还笑一番。谁知再到宿营时,胖的人都不在了。 
        最难受,是接下去的草地行程,再看到发胖的人,再也笑不出来了……


      7楼2009-05-16 11:45
      回复
          过草地,老红军夏精才亲见一起参军的30多个新兵,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连长问夏精才是否愿意入党,夏精才说,为什么问我呢?连长说:“能从草地里活着走出来的人,就是金子里面挑出来的金子!就是党需要的人!”
          过草地,史书中这样写下:“横跨草地,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草地行军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几乎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在极端艰难困苦面前,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他们依靠的是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依靠的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依靠的是乐观进取的革命精神,依靠的是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亘古荒原上奏响了团结奋斗、人定胜天的壮丽凯歌,谱写了不怕困难、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写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朽篇章。”
          过草地,正如伟人当年一语豪迈———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8楼2009-05-16 11:54
        回复

          阅读有感
            真的不敢想,如果在这样的队伍里,自己会得到怎样的结局。凭目前的自己来看的话,应该是属于留在草地里的。
            走出草地,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走出来呢?凭什么?是意志、是信念、是身体、还是美梦?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样走出来的人,一定能够创造人间奇迹的!
                                         ——晓君


          9楼2009-05-16 16:10
          回复

            一点感受
              红军过草地的情形,我之前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了解,只是知道很艰难、很不容易。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心里颇不平静。
              晓君上面的思考和发言很好,是啊,如果我也在这样的队伍里,我能走出草地吗?真不好说。
              当然,我更想到我们的新爱盟。新爱盟今天形势是很严峻,某种意义上也有点在“过草地”的味道,那些没有意志、没有信心、没有命走出来的,最终也只能留在草地上了。因为对爱盟来说,爱盟“为了出敌不意,为了争取主动,为了北上战略”,这样的“过草地”是我们必须的。
              我还想到,今天爱盟的形势,肯定也还远没有遇到“过草地”那般困难,但今后很可能会遇到。
              很明确,我自己愿望是“从草地走出来”的那些人中的一个,那么,我该怎么办?如何突破、如何过草地?
              这样的故事,确实很值得作为盟员的我们思考和比照。我就先谈这些。


            IP属地:贵州10楼2009-05-16 17:28
            回复

              我的感受
              长征,是MZD领导的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正如文中连长所说:“能从草地里活着走出来的人,就是金子里面挑出来的金子!就是党需要的人!”
                同样,爱盟的自我革命就相当于红军长征,活着走出来的人,就是爱盟需要的人。
                我相信我能走出来!
              ——姚贻钦


              11楼2009-05-16 18:45
              回复

                阅读感受
                  在读这篇帖子的时候,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当时就为红军的长征精神所震撼,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阅读帖子的时候,“史书中这样写下……”这一段对红军长征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横跨草地,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草地行军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几乎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存极限。在极端艰难困苦面前,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ji情,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他们依靠的是团结互助的高尚情操,依靠的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依靠的是乐观进取的革命精神,依靠的是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亘古荒原上奏响了团结奋斗、人定胜天的壮丽凯歌,谱写了不怕困难、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写下了‘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朽篇章。”
                  只有这样的一群人,才能缔造出新中国!
                  向老红军学习!向长征精神学习!
                                 ——新爱盟东营:刘智


                12楼2009-05-16 20:30
                回复
                              
                                     插 画 
                    只要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就等于没有读; 
                    只要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就等于没有说; 
                    只要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就等于没有资格参加长征; 
                    只要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就等于走不出草地、翻不过雪山; 
                    只要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就等于不明白爱盟今天的形势以及我发表这份材料根本之意图; 
                    只要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就等于“此刻”你的自我革命不饱满、不可靠、不真实。 
                    只要我这么一“只要”,再问一些人要不要看、要不要说,也许有不少人心里要说:“爬雪山过草地、长征、阅读、发言、自我革命、爱盟……我什么都不要!”个别人恐怕马上就做给你看。 
                    “我什么都不要!”好啊,确实也难得一回痛快,玩一玩吧。 
                                              ——GR 
                    按,13、14楼帖为本帖。


                  15楼2009-05-16 22:19
                  回复

                    画下话
                      头顶六层“只要没有”来看画、读话,要说话。
                      过草地、爬雪山,是死亡之旅,是涅盘之途。爱盟有谁真体验过,只有GR。GR为何在此时发出《征服死亡:红军长征过草地》,因为爱盟要征服“死亡”必须“过草地、爬雪山”。
                      我敢不敢 “过草地、爬雪山”?
                      我注意到材料当中涉及的两位女性:一位是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另一位是萧克的夫人。女人也能活着走出草地、翻越雪山,最终到达革命圣地。
                      我敢不敢,要问我是不是“只盼望革命成功”。
                      “戴天福同志临死的时候,让我把这块马肉一定要交给MZX!他说,他没有什么牵挂的,只盼望革命成功。”旧社会积贫积弱,劳动人民处于水火之中,只盼望革命成功,翻身当家作主过上人的生活。有些人为了让人过上人的生活,也是没有什么牵挂的,只盼望革命成功。时代在前进,革命理想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但本质上没有变,依然是为了人活得像个人,大写的“人”;为了芸芸众生的福祉。今天爱盟的盟员能不能做到“没有什么牵挂的,只盼望革命成功”,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征服“死亡”,能不能成为“浴火凤凰”。小过渡是死是生要看我们有几个人“只盼望革命成功”,要靠我们团结一致,同甘共苦。
                      连长说:“能从草地里活着走出来的人,就是金子里面挑出来的金子!就是党需要的人!”革命理想是金辉,怀抱坚定的革命理想的人是金子,而活着走到圣地的人必有老天的眷顾与垂爱,这种人就是金子当中的金子。在爱盟有谁是金子,有谁是金子当中的金子?学习长征精神,征服死亡。
                                          --新爱盟东营:洪新月


                    16楼2009-05-17 00:12
                    回复
                                      如果是我,我会如何?
                        如果是我,我会如何?
                        很难想象,呼吸着毒气,
                        一脚深一脚浅的踏在草地的毒水中;
                        很难想象,忍着饥饿,
                        盼望着这满地的毒草是丰盛的晚餐;
                        很难想象,忍着蚊虫,
                        眼睁睁的看着不小心掉进沼泽就要没过头顶却无力营救;
                        很难想象……
                        但,
                        他们还是挺过来了。
                        如过是我,我会如何?
                        我会将用来宰杀敌人的大刀对着自己心爱的战马?
                        会啃着不知道从谁的身上摘下的皮带?
                        会挺身冲向不知名的野草试吃,只为其他人能活着走出去?
                        ……
                        其实我不知道,
                        我会如何……


                      17楼2009-05-17 10:34
                      回复

                        革命理想高于天
                          读着这篇文章禁不住身上一阵阵地发凉,那是怎样的艰难,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体会。
                          草地,实际上就是死亡的陷井,是会把人吞没的,从来就害怕水没过胸口的感觉,让人窒息。没有食物、没有御寒的衣服,那些草根、那些树皮、那些别人排泄的粪便里残留的东西,你吃吗?只能说,现在的我想来都无法下咽。
                          我们从不曾经历过这样的岁月,那是怎样的难熬啊,死神在每个人的头顶上虎视眈眈。更何况这并只是在和死亡抗争,还有革命的任务在后面,还有战场要上。但不也正是因为还有事业、还有未来、还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才让每一个红军战士坚定步伐、不怕牺牲吗?每走一步都是坚定的革命信仰在支撑。
                          看到那些战士没有一点私心,发现哪怕一点食物都大家一起分享,宁愿饿死自己都要把东西留给MZX、留给其他同志,不能不让人流泪、不能不感动。为的是我们革命的理想,这是一切的出发点。
                          我们也要革命,我们也是战士,我们也有一群人,我们也应该互相帮助、众志成城,我们睡时也别忘了背靠着背。革命理想高于天!
                                             ——新爱盟南营:廖梓君


                        18楼2009-05-17 16:43
                        回复
                                    我的感受
                            今读这篇贴子,看到当时红军们用青稞麦、野菜、草根、树皮充饥,且有的野菜还要学会辨认,否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中毒身亡。且前边部队有野菜和树皮充饥,后边的部队更没生命保障了,惨目人睹,尤以恶劣的天气真可谓“饥寒交迫,冻馁交加”,在这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始终保持严明的纪律和乐观革命精神,发扬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精神力量战胜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威胁下夺路,革命理想高于天。今天的我们大家都很幸福,那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把握好今后的每一天。 
                          ——新爱盟南营:周仙美


                          20楼2009-05-18 11:11
                          回复

                            说明:上楼按语出错,是21楼而非22楼。


                            23楼2009-05-20 0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