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第一次廷议:议帝号、废谥法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在第一次廷议上炫耀功绩:“我凭着这个渺小之身,兴兵诛讨暴乱,靠的是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依他们的罪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安定了。现在如果不更改名号,就无法显扬我的功业,传给后代。请商议帝号。”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我们恭谨地跟博士们商议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它就按你们议论的办。”又下令说:“我听说上古有号而没有谥,中古有号,死后根据生前品行事迹给个谥号。这样做,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了,非常没有意义,我不取这种做法。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我就叫做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建立了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伟业,上尊帝号当然是必须的。“皇帝”称谓的敲定,绝非帝王名号简单的变更,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与此同时,他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把皇权神圣化的措施,如把以前一般人都可以使用的字眼变为皇帝的专用名词。还废除古代的谥法制度,不允许别人议论自己。从此以后,皇帝等称谓,在中国延续长达二千余年之久。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在第一次廷议上炫耀功绩:“我凭着这个渺小之身,兴兵诛讨暴乱,靠的是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依他们的罪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天下安定了。现在如果不更改名号,就无法显扬我的功业,传给后代。请商议帝号。”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我们恭谨地跟博士们商议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它就按你们议论的办。”又下令说:“我听说上古有号而没有谥,中古有号,死后根据生前品行事迹给个谥号。这样做,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了,非常没有意义,我不取这种做法。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我就叫做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建立了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伟业,上尊帝号当然是必须的。“皇帝”称谓的敲定,绝非帝王名号简单的变更,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与此同时,他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把皇权神圣化的措施,如把以前一般人都可以使用的字眼变为皇帝的专用名词。还废除古代的谥法制度,不允许别人议论自己。从此以后,皇帝等称谓,在中国延续长达二千余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