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吧 关注:529,628贴子:7,108,469

奥吧电影节默片单元——德北双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上影片镇楼,然后本来我想先发点背景知识的,但是现在太晚了,白天再发~
【德北双周】,7月14-27日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鬼车魅影》
《女巫》
《街道》
《尼伯龙根:齐格菲之死》
《浮士德》
《星期天的人们》


IP属地:四川1楼2018-07-17 02:41回复
    然后呢,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第一部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一些想法吧,虽然不多,但全文都是我自己写的,禁止抄袭转载啥的还是要的。花费了时间成本啊,看个电影记笔记真是累死了


    IP属地:四川2楼2018-07-17 02:45
    收起回复
      然后,来谈谈本片的镜头运用。此时移动摄影几乎没有在电影中开展,所以全片都采用了固定镜头,不会令人难捱主要是因为艺术指导够强,风格化的布景可以很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景别上来说,中、全景较多,少有特写,特写多给博士,表情多半奸诈,展现出男主想象中博士的邪恶与疯狂,结尾反转后则衬托出男主的病入膏肓。全片还有一个精彩的景深镜头,出现在梦游者抢熟睡的女主这个高潮段落。左前方女主安睡在床上,右后方梦游者翻窗而入,一步一步走上前来,危险迫近,紧张气息弥漫。在此场景中,女主身穿雪白的衣服,躺在洁白的床上,与全身一片黑的梦游者形成鲜明对比,梦游者的迫近,体现了邪恶对纯洁的威胁。
      最后,来谈谈本片的剧作。剧作采取现实——想象——现实的环形结构,在观众都为男主的命运揪心,为博士被抓而大快人心时,结尾大幅反转,揭露了男主才是精神病人,博士是正直院长的现实真相。其实这在前面已有所暗示,如开场女主游离,男主目光呆滞、仰望天空。另外剧作也注意一波三折的处理,为了消除众人对于博士操纵梦游者杀人的怀疑,安排了一个想要杀人后嫁祸梦游者的罪犯出现,增添了剧情的丰富性。剧作中也有巧妙的对比效果。如在想象中,博士被绑是结局;而在现实中,男主被绑才是结局。
      当然,众所周知,这个现实结局是弗里茨·朗建议制片人修改的,原始结局中想象结束也就结束了,到底谁是坏人,留给观众自己解读。我认为如果是在当今的影坛,现实结局仍可以保留,但是可以跟原始剧本一样处理得更加暧昧,不必非要为博士彻底洗白,留下思辨空间对影片有益无害。
      本片虽然明显受到了绘画、戏剧等影响,但在当时,也是电影可以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强有力代表。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结束分割线——————————————
      感觉自己跟中学生挤作文一样累


      IP属地:四川4楼2018-07-17 02:4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17 07:08
        回复
          赞,我也要准备看起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17 07:26
          回复
            这片和纳粹的关系呢。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7-17 07:41
            收起回复
              我提几个话题
              1、早期电影和动画片的关系


              IP属地:广东8楼2018-07-17 12:51
              收起回复
                2、台词本身及其呈现方式的讲究


                IP属地:广东9楼2018-07-17 12:53
                收起回复
                  今天在谈《幽灵马车》之前,先来点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和瑞典学派的背景知识,既有《电影艺术词典》上的内容,也有我自己补充的部分。
                  1.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是从1919至1924出现在德国的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派。它的艺术目的是力图通过不自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象来强烈的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恐惧、焦虑、爱和憎的情绪。布景高度失真变形、摄影角度古怪奇特、照明阴沉朦胧。其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三生计》、《诺斯费拉图》等。
                  所以这和不少人印象中的不同,狭义表现主义电影仅指1919—1924这几年间出产的影片,公认1924年的《蜡人馆》是最后一部狭义表现主义电影。
                  当然我也认为在这之后德国一些影片仍然具有表现主义电影的典型特征,如《大都会》,所以个人认为如果这类影片被归入广义表现主义电影,也未尝不可。
                  2.瑞典学派
                  20世纪10至20年代以斯约斯特洛姆和斯蒂勒为代表的瑞典电影。他们影片的主要特点是让自然环境在剧情中占主要地位,这也是使他们被称为瑞典学派的原因。斯约斯特洛姆的《生死恋》和斯蒂勒的《阿尔纳的宝藏》是瑞典学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导演也位列最早到好莱坞发展的一批欧洲导演之列,个人认为虽然他们在好莱坞过得都不如意,但也拍出了杰出的代表作。如斯约斯特洛姆的《挨了耳光的男人》,斯蒂勒的《妖妇》。另外斯蒂勒是嘉宝的伯乐,但是好莱坞最终只给了嘉宝至高的礼遇,抛弃了她的恩师,一如好莱坞压榨众多欧洲导演那样。


                  IP属地:四川11楼2018-07-17 23:27
                  回复


                    IP属地:广东12楼2018-07-17 23:29
                    回复
                      来谈谈第二部电影《幽灵马车》,我直接上自己边看影片边写下的笔记,主要是我的个人随想,这样可能比影评更易于观看


                      IP属地:四川13楼2018-07-17 23:33
                      回复
                        当然我也有疑问:
                        1.死神的车夫和死神是什么关系?感觉在片中收割灵魂的职责都是车夫的,最后让男主复活也像是车夫所为。所以死神到底是一直没出现,还是车夫和死神本就是二位一体的?
                        2.修女想拯救堕落的男主也就罢了,爱上他未免显得缺乏说服力了吧?


                        IP属地:四川15楼2018-07-17 23:34
                        回复
                          刚刚一发出去被百度吞了,只好发图试试:


                          IP属地:四川16楼2018-07-17 23:37
                          收起回复
                            关于胶片染色
                            回复 mouhongzhi : 黄色、棕色这些暖色基本上给室内,白天,蓝色、紫色这些冷色基本上给室外,黑夜。这可以算是色温的问题。
                            红色看情况吧
                            会特指一些快乐温馨浪漫的场景,《幽灵马车》的这段回忆

                            拿破仑的舞会也是这个


                            IP属地:广东17楼2018-07-18 12: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