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胜治吧 关注:11,978贴子:157,155

最近闲得发慌,关于《灵山》主角梅振衣的历史原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众所周知,梅振衣在《灵山》一书中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正一神君梅真人,一个是全真教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而他的梅振衣身份在历史上的原型,有多种可能,现一一列举各种情况而比较。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7-17 14:04回复
    一、张道陵
    之所以列举张道陵是因为书中梅振衣的名号“正一神君”、李隆基赐封他的名号“正一三山弘法真人”。而历史上的正一真人是汉代张道陵,虽然他们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张道陵创立天师道,而梅振衣立正一门,但是年代相去太远,不太可能。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7-17 14:06
    回复
      二、司马承祯
      说起这个唐代道教表率,相似之处更多。他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号白云子,师从潘师正,与陈子昂、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共称仙宗十友,武则天手敕赞其道行高操。唐睿宗李旦召入宫中询问。唐玄宗李隆基多次相请,羽化后谥称“贞一先生”(又称正一先生,说法不一)。
      梅振衣面对修行界时,都以本名相见,不自称吕洞宾(除了洗剑池之会的刻《吕祖百字碑》)梅振衣以修道人的身份面向世俗时,很多时候自称吕洞宾,若不自称吕洞宾、以梅振衣真名相见时(比如面对朝廷时),所行所为、经历履迹与司马承祯十分相像。比如说他与李隆基的交情。
      所以说梅振衣的身份应该是由半个王侯身份、半个修道人(司马承祯)身份,再加一重吕洞宾身份融合成的人物。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7-17 14:07
      回复
        三、梅振衣的王侯身份、南鲁公
        上溯南鲁公封爵,只能查到第一代南鲁王梅知岩,书中梅振衣的祖父。而梅振衣既然在书中没有多少与皇家打交道,那么史书应无多少记载。而梅振衣之父梅孝朗,描述为数朝老臣,应该有所记载。这边列举几个相关人物,有可能的历史原型。
        1.李孝逸:生卒年不详,陇西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宗室、将领。李孝逸聪明好学,善作文章。曾两度率军抵御吐蕃军队的侵犯。武则天称制后,深受武则天的亲遇。徐敬业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任命李孝逸征讨徐敬业,同年十一月,李孝逸攻克扬州,徐敬业败死,李孝逸因功升任,改封吴国公,声望更重,遭致武承嗣等的忌恨陷害。垂拱二年,武则天贬李孝逸为施州刺史。同年冬天(一作垂拱三年,687年),武承嗣诬告李孝逸,使其被削除名籍,流放儋州。不久,李孝逸在儋州去世。景云初年(710年),朝廷追赠李孝逸为益州大都督(一作金州)。
        李孝逸是梅孝朗的原型的有利证据有一些,受武则天亲遇;征讨李敬业(徐敬业),虽然书中是间接征讨,而史实是直接发兵,有些无伤大体的出入;高声望也是一个相似处;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相似点,名字中都有一“孝”字。但是不同处也有很多,比如结局被流放,以及死期不对应。还有本身是个将领而非文臣(不过书中说梅孝朗也是个内家高手,也不算太大出入)。
        2.姚崇:之所以选他,是因为他算是历仕三朝,并且有证据表明他与张柬之等逼武皇退位有关,选这个人物是弱关系了。
        3.娄师德:选择这个人物的理由是,他曾任宰相,也算是名臣,又曾举荐过狄仁杰,历仕多朝。
        4.其它关系
        裴炎:其人支持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改立唐睿宗李旦,但不久便因反对立武氏七庙而得罪武则天。他在李敬业扬州叛乱期间,主张还政睿宗李旦,被诬以谋反,斩于洛阳都亭。景云年间平反,追赠太尉,谥号忠。以上与书中所写可以说很符合了。但没有查到涉及梅孝朗的地方。
        黑齿常之:资料显示,垂拱三年,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侵扰昌平,朝廷派黑齿常之率领诸军讨伐。同年七月,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侵扰朔州,朝廷任命黑齿常之为燕然道大总管,以左鹰扬大将军李多祚作为他的副手,让他率领大军反击突厥。黑齿常之在黄花堆大败突厥。从此可得黑齿长之却是曾参与西北战事,但是在书中他是梅孝朗的心腹,而历史上未寻得他与哪个上司十分亲近。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7-17 14:16
        收起回复
          四、其它史实
          1.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幼年经历、境况与书中无大出入。后入道,改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天宝年间又赐号“持盈”。她与唐玄宗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在文人圈子影响大。关于其人,绯闻杜撰甚是多。
          2.武则天贬牡丹。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是书中结尾是个悲剧,与流传版本有异处。
          3.三清。历史上供奉三清确实是在南朝至隋唐兴起的,小说中无出入。
          4.东突厥攻唐。骨笃禄、元珍攻唐确有其事。
          5.智诜禅师。初师从玄奘,后投五祖弘忍。传法与处寂,处寂传法与无相。获武皇赐木棉袈裟:神秀等九僧对木棉袈裟说:“无欲。”而智诜禅师独称:“有欲。”是实。
          6.德纯寺。书中智诜禅师携木棉袈裟至九林禅院,且在此请人住持。而历史上木棉袈裟归藏于四川资中德纯寺(又名宁国寺),智诜禅师传法与弟子处寂,处寂传与无相。无相禅师与金乔觉同属新罗王室人。
          7.左游仙。杜伏威、辅公祏确有其人,而左游仙作为幕僚,历史上不曾寻得踪迹。唯一查到就是杜伏威有一个副手名阚陵。
          8.李敬业扬州叛乱。沸沸扬扬,无大出入。李敬业右司马名薛璋。只是史书似未提及攻芜州一役。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7-17 15:32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18 00:06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22 21:10
              回复
                厉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24 16:50
                回复
                  不水不火 哎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11-05 10:49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11-17 22:1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1-26 09:36
                      回复
                        楼主高见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9-10-13 16:31
                        回复
                          黑齿常之在小说有提到,还有南霁云,楼主未曾提到


                          IP属地:河北13楼2019-10-14 16:37
                          回复
                            个人觉得灵山写得很好,已经很久没人能写天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20-04-22 1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