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汇科云智科...吧 关注:6贴子:118
  • 0回复贴,共1

毕业初,你到底有多难?—大连汇科云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毕业,是大学生们闯关的开始。
对毕业生来说,每年都是最难毕业季,也是新的最贵租房季。
“生存,而不像是在生活”是很多普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青年危机背后,无数人战战兢兢活着,心中有一记梦想甘愿为现实折腰,却也整天内忧外患。
1、曾经失过业的安丹,因为害怕家里人知道自己找不到工作,会勒令她重返家乡。
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焦虑和没钱的困窘轮番向她施加压力,有一次安丹竟恍恍惚惚走到阳台,萌生了想一跃而下的想法。
最终理智让她放弃了这个念头,“那是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周围的同学接连找到工作,好友混得风生水起,自己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这个月的水电费还没有着落。”
孤独感如影随形,这是很多毕业大学生的常态。生活被局限在几平米的出租屋,渴望陪伴,却总是独来独往。
安丹在校时是学生会的外联部部长,毕业后自信却削弱了一半。找不到工作让她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有段时间的自我怀疑上升到了顶峰。
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很多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希翼,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现实是你常常沦为打杂小弟,存在感微弱得只有零。
更要命的是,毕业生的身体状况也直线下滑。
生命来来往往,哪有来日方长。纵然有年轻的资本,也要学会珍惜当下。
“保温杯里加枸杞”,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了养生路线。身体一如不如一日,年轻人猝死的消息屡上新闻。
毕业生们除了担忧自己的存款,对健康问题也变得严肃起来。
以前可以任性不去上课,现在不能任性不去上班。曾生活无忧的年轻人,开始感觉到手头发紧。
2、去年毕业,大壮去了上海发展。高昂的租房价让人望而却步,大壮辗转找了一间潮湿阴冷的老房子,交通不便,每天上班时间足足要一个半小时。
冬天的早晨起床洗漱,外面的风一阵接一阵地灌进来,让人忍不住哆嗦。
大壮拿着微薄的薪水,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他一度感叹道,自己就像一条咸鱼,努力挣扎着想翻身,但置身大城市,成功的光环好像从来只笼罩在别人身上,自己却黯淡无光。
最难熬的时候,大壮常常买两块钱的生菜,下挂面吃。就着从老家带来的阿嫲腌制的榨菜,眼泪也跟着淌进面条里。
有次发烧烧到39度,退烧药39块9,大壮愣是不舍得买,硬生生在床上熬了一天,后面全身发烫,看东西都有了重影。大壮吓得给同事打电话,让他给自己买个药。
大壮说:“没想到,毕业一年后,我连生病买药的钱都没有。”
蜗居,泡面,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仅面临着租房难,更面临着生病难。
3、曾经看过一个励志短片,影片很短,只有三分钟,但是主人公的事迹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故事中的主人公李云涛就像是我们身边每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在一所二流的学校读着三流的专业,过着普通的大学生活。
看过很多这样的人,从名不经传的学校,进入社会,最终屈服于现实的安排,悲哀且无奈。
在平凡和挑战之间,李云涛选择了后者。
这样的选择也不是没有压力——同龄人的抛弃、老师的询问、父母的催促……他也质疑过自己,“我行吗?”
就像很多毕业生会面临的那样,四面都是步步紧逼的墙,前面一面漆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
人有时候受困,就在于面前有一座矗立的高墙。
所以是坚持还是放弃呢?李云涛决定用一场马拉松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路——坚持到终点,就继续前行。
“我拼命摆动手臂,觉得自己像块在绞肉机里艰难移动的牛肉,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
最后,李云涛跌跌撞撞地迎来终点。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到步步领先,学会推翻那个怯弱的自己,跑下去,天才会亮。
每个人的成长,都面临着四大陷阱:少年颓废、青年消沉、中年抑郁,与老年时的意志力崩溃。年轻人,再咬咬牙,在面对接踵而来的苦难时挺住,过一段时日,你就会升级成高配版的自己。
前路山崩海啸,也愿你一路奔赴,愿无岁月可回头。


1楼2018-07-19 17: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