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仅是一位00后的一些经历以及粗陋之见
如有不满还请见谅。
我是浙江18届应届的高中毕业生 今年高考考了
612分(一批线为588)说句实话这样的分数是
非常尴尬的,正好介于末流211与普通一批之间
最后我被宁大通信工程录取(杭电工大分数很高
排在前面均未录)当然作为宁大的
强势学科我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且又是一流学科
群 以后发展会更好
再讲讲以前的事情
我是属于中考高考都发挥失利的人,想想这么
多年过来真是一把心酸泪。我初中的时候不说
顶尖但也绝对是优秀的代表 考取金一中(金华
最好高中)没有一点问题 可就是沦落到了艾青
(金华第三,仅市区)那时我便想 只要我足够努力我还
能回到优秀的圈子。是的 我这人非常努力,天资
也还可以 高三统考基本能都超一段60分以上
最好的一次是考了全市158名(全大市),
考一个985 没有任何问题,可就是这样 到了后面
体力越发不支 加上各种个样原因这里不多说了
最后高考还是就只有这点分数。可现在回过头
来看看 当初那些初中和我同一水平的人
,他们考取了一中。现在很多都已经被名校录取。
上外 复旦 北大 看着他们闪闪的录取通知书
嘴上不说 心里非常嫉妒 我想是个人都会有的
这里要引用央视游侠兄的一句话 高教是扶优的
其实无论高教还是基教都是扶优 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 目的就是为了让社会逐渐分层
我初中那个班是相对比较好的 与他们
聊天真的有跳跃思维 你讲上一句 他们就能想到
你的下一句 而这在高中同学里是绝对没有的
环境真的很重要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会不自觉地
变优秀 相反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我心里非常清楚越优秀的人越累
很难形容我高考结束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真的一度想
放弃努力 只做一个普通人 哎 可是又有哪个人不
普通呢?
好了做完自我介绍下面谈谈我对双一流的感受
非常惭愧 做为一位即将上大学的人 在今年填志愿
时才了解到双一流 。而看到入选名单后让我非常惊讶
浙大妥妥的 美院业界大哥 而是宁大让我感到
非常意外,要知道浙工大是我们公认浙江老二
她竟然没有入选 可是当我了解宁大入选原因
后发现也是理所当然 宁大三大奖拿全了 所以
入选了。反观浙工大 却没有一项条件满足的。
有人说双一流不能代表什么 工大是有实力的
是的我非常认同 很有实力 确实压着宁大
但是你强的地方全是传统工科 这样的工科先
不说浙大 拿到外省与传统29强校比没有竞争力
又与本省 或是东部经济发展趋势不符 你在将
他们摆出来说有实力 又有何用。
再讲讲双一流。很大程度上双一流与29性质
一样 是一个标签 是一张名片 是一种门槛和
条件。而我宁大有了 工大并没有 也就是说
以后宁大学生会有更多的竞争力 其中最重要的 就业
方面 底薪就高了一层 上岗机会也会更多 研究生方面
也会方便一些 这就是双一流的作用
可是目前工大 甚至杭电 师大
在保研工作方面依然压着宁大。 是的 可是经过五年建设
宁大反超 成为真正的浙二 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又有人会说 成为双一流有怎样 双评五年一次
宁大下车很有可能 工大上车也有可能。
至于工大上车的可能性 游侠兄已然说过
下面我来说说宁大吧
宁大真的是一所非常年轻又承载着发展梦想
的学校 30年时间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 更何况
这么多年来省里一直都是工大优先。
今年招生会我专门从金华赶到宁波 评上双一流
后的宁大领导说话都硬气了许多
那么我宁大的发展与保双之路何在呢
很简单 紧抓这五年的双一流
既然目前国家给了一把新标尺要求学科的精度
那么宁大便好好把握这种机遇。说句实话我不太
明白为何国家要把一流学科给力学 宁大最强的应该是水产
与通信 而力学其实很弱。可是宁大领导是智慧的 搞了一个学科群
将力学与水产 通信捆绑在一起。 我想 宁大真正想要
发展的学科 真正打磨精度的应该是水产与通信
因为只有它们才最容易出成绩 毕竟力学作为传统
学科 前面的强校太多 拼不过啊。 而其中最有可能名列
前茅的应该还是水产了。 全国参评只有19所高校
宁大第三 努力一把说不定就能成为第一。
到时候再弄个水产学科群 捆绑几个学科进去 总体实力不就能够上来 浙二又岂会不能。
宁大加油 💪非常感谢能被这样一所有潜力的学校
录取 师生共勉 完成包老当年把宁大打造成世界q一流大学的遗愿!
如有不满还请见谅。
我是浙江18届应届的高中毕业生 今年高考考了
612分(一批线为588)说句实话这样的分数是
非常尴尬的,正好介于末流211与普通一批之间
最后我被宁大通信工程录取(杭电工大分数很高
排在前面均未录)当然作为宁大的
强势学科我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且又是一流学科
群 以后发展会更好
再讲讲以前的事情
我是属于中考高考都发挥失利的人,想想这么
多年过来真是一把心酸泪。我初中的时候不说
顶尖但也绝对是优秀的代表 考取金一中(金华
最好高中)没有一点问题 可就是沦落到了艾青
(金华第三,仅市区)那时我便想 只要我足够努力我还
能回到优秀的圈子。是的 我这人非常努力,天资
也还可以 高三统考基本能都超一段60分以上
最好的一次是考了全市158名(全大市),
考一个985 没有任何问题,可就是这样 到了后面
体力越发不支 加上各种个样原因这里不多说了
最后高考还是就只有这点分数。可现在回过头
来看看 当初那些初中和我同一水平的人
,他们考取了一中。现在很多都已经被名校录取。
上外 复旦 北大 看着他们闪闪的录取通知书
嘴上不说 心里非常嫉妒 我想是个人都会有的
这里要引用央视游侠兄的一句话 高教是扶优的
其实无论高教还是基教都是扶优 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 目的就是为了让社会逐渐分层
我初中那个班是相对比较好的 与他们
聊天真的有跳跃思维 你讲上一句 他们就能想到
你的下一句 而这在高中同学里是绝对没有的
环境真的很重要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会不自觉地
变优秀 相反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我心里非常清楚越优秀的人越累
很难形容我高考结束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真的一度想
放弃努力 只做一个普通人 哎 可是又有哪个人不
普通呢?
好了做完自我介绍下面谈谈我对双一流的感受
非常惭愧 做为一位即将上大学的人 在今年填志愿
时才了解到双一流 。而看到入选名单后让我非常惊讶
浙大妥妥的 美院业界大哥 而是宁大让我感到
非常意外,要知道浙工大是我们公认浙江老二
她竟然没有入选 可是当我了解宁大入选原因
后发现也是理所当然 宁大三大奖拿全了 所以
入选了。反观浙工大 却没有一项条件满足的。
有人说双一流不能代表什么 工大是有实力的
是的我非常认同 很有实力 确实压着宁大
但是你强的地方全是传统工科 这样的工科先
不说浙大 拿到外省与传统29强校比没有竞争力
又与本省 或是东部经济发展趋势不符 你在将
他们摆出来说有实力 又有何用。
再讲讲双一流。很大程度上双一流与29性质
一样 是一个标签 是一张名片 是一种门槛和
条件。而我宁大有了 工大并没有 也就是说
以后宁大学生会有更多的竞争力 其中最重要的 就业
方面 底薪就高了一层 上岗机会也会更多 研究生方面
也会方便一些 这就是双一流的作用
可是目前工大 甚至杭电 师大
在保研工作方面依然压着宁大。 是的 可是经过五年建设
宁大反超 成为真正的浙二 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又有人会说 成为双一流有怎样 双评五年一次
宁大下车很有可能 工大上车也有可能。
至于工大上车的可能性 游侠兄已然说过
下面我来说说宁大吧
宁大真的是一所非常年轻又承载着发展梦想
的学校 30年时间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 更何况
这么多年来省里一直都是工大优先。
今年招生会我专门从金华赶到宁波 评上双一流
后的宁大领导说话都硬气了许多
那么我宁大的发展与保双之路何在呢
很简单 紧抓这五年的双一流
既然目前国家给了一把新标尺要求学科的精度
那么宁大便好好把握这种机遇。说句实话我不太
明白为何国家要把一流学科给力学 宁大最强的应该是水产
与通信 而力学其实很弱。可是宁大领导是智慧的 搞了一个学科群
将力学与水产 通信捆绑在一起。 我想 宁大真正想要
发展的学科 真正打磨精度的应该是水产与通信
因为只有它们才最容易出成绩 毕竟力学作为传统
学科 前面的强校太多 拼不过啊。 而其中最有可能名列
前茅的应该还是水产了。 全国参评只有19所高校
宁大第三 努力一把说不定就能成为第一。
到时候再弄个水产学科群 捆绑几个学科进去 总体实力不就能够上来 浙二又岂会不能。
宁大加油 💪非常感谢能被这样一所有潜力的学校
录取 师生共勉 完成包老当年把宁大打造成世界q一流大学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