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吧 关注:42,858贴子:107,447

高三党收藏的素材嘻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7-25 08:59回复
    我们听到的一切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沉思录》
    世界的复杂程度超越普通人的认识,罗生门的困境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既然明白听信的并不是真相,自然会产生‘“自树立,不因循”的意识,只有立足于独立思考,兼听广视,才能统摄全局,得出相对客观的答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25 09:04
    回复
      现实和文学作品不同,它不能藉由一个人称,一个视角完全解读。在它的多维度多层次下,我们的究与观察展现了局限。我们听到的一切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都有盲点,但是在对盲点的发现中,我们扩大对世界的认识,更新落后观念,寻得失落的真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25 09:09
      回复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培根
        青年人阅历不深,经验储备不厚,因此面对承载了大量知识的书籍时,第一步自然是不加选择的吸收,但有些人止步于吸收,不予思索,不加辨别,为皮毛所得而沾沾自喜,最终被知识束缚,读书不是为了辨别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才是获得知识的目的所在,我们的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25 09:14
        回复
          创造力最重要的不是发现前人未见的,而是在人人见到的前人所没有想到的。 薛定谔
          追随既有的思维惯性,世界只能展现出一成不变的一面,要在人人见到的现象中想到前人所没想到的,便要突破惯性思维的牢笼,创新思维方式。曹冲称象,田忌赛马,司马光砸缸,这一个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展现着古人的智慧,在常人来看无解的问题,他们以目标为导向,多角度变换思维方式,最终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巧妙解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25 09:20
          回复
            dd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27 21:35
            回复
              好棒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27 21:35
              回复
                dd很好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8-03 07:02
                回复
                  时危时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
                  真正的爱国往往不是歌舞升平时粉饰太平的歌颂者,而是存亡兴废时 困守孤城的忠臣良将。张世杰,困守崖山,拒绝了援军和昔日同僚的招降劝诱,捍卫着名存实亡的南宋朝廷。凛然殉国。与那些居高位食厚禄危亡时却抛弃臣节的人相比他并未受到朝廷那样的器重,却恪守忠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8-05 18:08
                  回复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古往今来,大千世界。总不是十全十美,古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今有移民拘留,妻离子别。这个世界总是有黑暗的一面,苦难的一面。而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如何处之?像东坡那样快饮高歌,我醉拍手狂歌,对影成三客。亦可向太白那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像李煜一样,孑然一身眼眸失落于灯火阑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可像杜二,命途困顿仍心系天下,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但是人生不会变,上天只给我们安排了短短几十年,我们真的要那么奢侈的将时间全部用来悲叹吗?悲叹是必要的,因为困苦需要悲叹,它能让我们知道珍惜以前的美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8-05 18:14
                    回复
                      事物的复杂性远远超乎想象,将其分为对立的两面,实为不成熟的做法,世界并非黑白分明,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有的只是不同角度和立场上的辩证观点,苏轼有诗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莎士比亚亦有"1000个读者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是非功过者曲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绝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8-05 18:16
                      回复
                        独处是灵魂生长必要的空间。周国平认为: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杰作,才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山大海,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沟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8-05 18:19
                        回复
                          我步入丛林,是因为我想要从容不迫的生活。仅仅面对生命中基本的事,看看我能否掌握生命的教诲,而不是在我临死时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8-05 18:20
                          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8-05 23:47
                            回复
                              好棒,可以继续的哦(´-ω-`)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8-06 0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