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03日
漏签
0
天
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吧
关注:
6
贴子:
134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上海财经大...吧
>0< 加载中...
无知最幸福,但你真的愿意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24k纯狮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著名数学家帕斯卡说,人类的头脑是宇宙的荣光,也是宇宙的耻辱。在我们的思维里,究竟有哪些你没有意识到的「陷阱」?
混沌大学创办人 李善友
本文是李善友教授详述了「思维遮蔽性」,十分难啃,十分烧脑,但又十分「开天眼」,以下是10个精彩观点,供你体会。
送TA礼物
IP属地:上海
1楼
2018-08-02 10:06
回复
24k纯狮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人类的认知通道有而且只有两个,即两副眼镜:感官通道与理性通道。
但现实中,只有不到1%的时候,我们才会调用纯理性的这副眼镜。
大作家箫伯纳说过,大多数人每年最多思考两三次。
为什么?因为动脑太累了。人类大脑的能量消耗率达到20%-30%,为了维持生存,当然是尽量减少脑力消耗。
所以,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有两个规则:
规则1:认知时,默认用眼,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规则2:用脑时,默认连续性,未来和过去一样。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思维模型
迄今为止,人类的宇宙观有7次大的变化,从眼见为实到思想,每一个都是对上一个逻辑基点的打破。
所以,“逻辑比事实更真实”,逻辑上的观念摧毁并引领感官上的事实,想想看:
基本粒子夸克,眼睛看得见吗?
生物基因DNA,眼睛看得见吗?
宇宙奇点大爆炸,眼睛看得见吗?
所有科学的前沿,几乎都是思想里面的实验推理,而不是眼见为实。
爱因斯坦就说,如果理论和实际矛盾,那就改变实际。
所以,成年人,真正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思维模型而不是知识和信息。
在一个低水平的思维模型里面,增加再多的信息,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团队要认知同频
否则就是鸡同鸭讲
第二副眼镜,也就是我们的思想系统,是否完美无缺?
不,主观性的增加使对象遭受扭曲的程度更加严重。
更让人恐惧的是,存在大量个体差异,甚至夫妻、老板与下属、同事之间的第二副眼镜,都是不同的。
所以,企业团队一定要达到认知同频,把眼镜调成一种眼镜,要么都用望远镜,要么都用显微镜,否则就会鸡同鸭讲。
案例:克里斯坦森效应
有一次,管理学家克里斯坦森被格鲁夫邀请到英特尔,讲述颠覆式创新的理念。结束后,格鲁夫先后18次,派了2000人到哈佛去听他讲思维模型。
几年后,克里斯坦森去到英特尔,发现英特尔用“散养”的方式,做了低端创新,把英特尔的寿命延长了十年。
他就很奇怪,问道,我没有教你们什么东西,为什么你们这么做了?
格鲁夫跟他说,虽然你没有教我们什么,但我们整个团队学习你的语言,在沟通上,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沟通,大大提高了效率。
学会反思
用思想拷问思想,用逻辑拷问逻辑
如何打破思维的边界?你唯一方式就是反思,用纯逻辑去打破。
举个例子,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客观的存在吗?
凡是说时间和空间是主观的人,是不是神经病?但人类历史上,就有那么一小撮的人,用纯逻辑,居然推演出来说,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的。
首先是爱因斯坦,推出了相对时空论,时间和空间是由物质来决定的,大质量物体周围会形成一个时空场,而且这个物体的质量越大,会让时空场来弯曲,而且你的运动速度越快,你的时间居然越慢。
更可怕的是康德,他用古希腊人最俭朴的思维工具,居然推理出来说,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存在,而是我们大脑当中的先天性的时空形式。
而王东岳的《物演通论》,甚至推理说,奇点大爆炸以前,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
这一段内容,大概就两三页,我看了两个小时以后,脑子就被锁住了,然后走五公里,喝一杯浓茶,接着看,坚持不了两个小时,又看不下去了……
我在说什么?
这就是人类认知的边界,你生活在其中,但触碰不到。
除非你能调动极细密、极高深的逻辑,才能够触碰到那个美妙之处。
框架效应
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恰恰就是答案的框架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都被局限在自己的认知方式中,比如「框架效应」
大家来做道题,体会下:
有一场传染病,预计死亡人数是600人。两种决策形式:
决策一:
A:确保有200人获救。
B:有1/3的概率所有人获救,2/3的概率全都死掉了。
你的直觉答案可能是A。
决策二:
C:肯定会有400人死掉。
D:有可能1/3的概率一人都不死。
你的直觉答案可能是D。
其实你仔细想想,这两种决策是一致的,200人获救与400人死亡,是一个意思,但因为描述方式不同,导致你做了不同的选择。
为什么会这样?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提出了一个理论: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感受的强烈程度是对收益感受的2.75倍。
当设计问题的人,把收益框架呈现给你看,你选择了A,当把损失这个框架给你看,你选择了D。
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你要回答的问题,就锁定了你的答案。
你创业时,选择的痛点决定了你的公司将来长多大。
禀赋效应
对你已经拥有的东西估值更高
来看一个著名实验,马克杯与巧克力,假设两者价钱一样:
情景1:每人发一只马克杯,并告知可以放弃马克杯,换同等价值的巧克力。
结果:拿了马克杯把玩了一段时间的人,只有11%的人去换了巧克力,89%的人选择保留马克杯。
情景2:每人发一块巧克力,并告知可以放弃巧克力,换同等价值的马克杯。
结果:只有10%的人愿意把自己的巧克力换马克杯,90%的人选择保留巧克力。
情景3:你要么选马克杯,要么选巧克力。
结果:选马克杯的有56%,选巧克力的有44%,两者几乎一样。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你先有了什么,对它的估值就很高,这就叫禀赋效应。
所以,《马太福音》里有一句话,“拥有=被拥有”,你以为你拥有了something,其实你是被something所拥有。
也就是说,如果原先的产品或是业务线估值很高,当新的业务线,新的产品,或是新的曲线出来的时候,你会很难放弃原有的。
只有童话里
皇帝才会被告知自己没有穿衣服
为什么你会相信某个信念?
如果思考足够深刻,你会发现,因为这个信念是你所在群体相信的信念,如此而已。
为什么P2P等「庞氏骗局」屡屡得逞?
为什么金融市场里会存在「羊群效应」(那些没有形成自己预期的投资者,会根据别人的行动决定自己的行动)?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真理连贯论思维模型(如果个别信念和群体信念一致就是真理,不一致就不是真理)产生的古怪后果——从众效应:
深处群体之中,即使群体的信念错了,也几乎不可能看出群体在犯错。
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就说过这样一句残酷的话:只有童话里,皇帝才会被告知自己没有穿衣服。
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
傲慢才是
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好比「观念过滤器」,即把已有的观念作为过滤器处理新的数据。
然而,一旦你的思维模型错了,就会凝聚更多的错误观念,形成错误信息孤岛,造成「回音室效应」。
在回音室效应里,你只能听到你自己想听到的观点,只喜欢你想接受的那些人,最后会形成这样一个形象:
自己看自己,永远是对的。
一个胖子看自己,永远是帅哥。
这就是所知障。越成功的人,越有所知障。
正如《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所说,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这个世界
根本没有客观真理
「客观」这个词是个悖论,一观就没有客体,「真理」这个词也不存在,一旦是「理」就不「真」了。
「理」是为了求存,不是为了求真。
所以,无论第一副眼镜,还是第二副眼镜,你身处其中,都会给你带来无法割除的思维遮蔽性、所知障与从众效应。
任何人,无论多么聪明,无论是企业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难以逾越人类固有的结构性缺陷和局限。
无知最幸福
但你真的愿意吗?
无知是最幸福的。
当你打开井底的世界以后,拓展了眼界,其实是陷入到了更大的痛苦当中。
可整个人类都是这么成长的,如果你放弃了痛苦,放弃了“破”,你的眼界就很小。
所以,我们永远生活在这样的循环中:
解决问题,接着是一个更大的麻烦,然后再去解决……
生活的空间更大一点,你的自由才能更大一点。
IP属地:上海
2楼
2018-08-02 10:07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哪吒2火爆影院疯狂涨排片
1707720
2
美国关税战遭南北夹击
1473838
3
浓眉东契奇互换东家
1301440
4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影响几何?
1230903
5
马督工吃上对账回旋镖
1219530
6
女生有个败家哥哥怎么办
1128650
7
春节档预售第一变倒一
989640
8
哪吒2单日票房突破8亿
759713
9
肖战粉丝为了票房有多努力
721292
10
王楚钦晋级新加坡大满贯32强
58401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