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能感受到友情带给我们的温暖。“朋友”永远是我们感到温馨的字眼,他们一起伴随我们走过岁月的长河,彼此感受着对方的快乐和痛苦。当我们拥有了纯真的友谊时,我们为生活的乐趣欢心鼓舞;当我们缺少或是失去友谊时,生活便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有多少纯真的友谊令我们感动。在友谊磨合中或是产生了伟大的事业,或是演绎了用不泯灭的人间情暖。在历史的长河中友谊成为诗人们永恒的抒情主题。
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道风景里看到了感人至深的友谊,看到了熠熠生辉的友爱之花。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虽然我们彼此并不相识,可是他们仍然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即使是一个微笑,我们彼此也是朋友,这种友谊他形影不定,却给予了我们生活以最大的信心。“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寒冷的冬天,当我经过芙蓉山的时候,却遇到了飞飞扬扬的大雪天,山主人邀请我他住在自己家里。这是一个简陋的的小屋,只有年老山主人和他的一条爱犬。天色已近黄昏,远处的山色一片苍茫,主人为了招待我,去了远方的集市买酒,我在焦急的等待他归来。我呆在贫寒的屋内心中充满了孤寂,我在期待老人能够平安的归来与我畅饮取暖。正在这时,我听见犬吠声,出门一看,在白皑皑的雪地里老人戴着蓑衣归来。当我们生活在客居异乡时,总有有些像芙蓉山主人那样的人,他们愿意给予陌生人无私的帮助,他们是人间温情所在。这种友谊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许只是一面之缘,却又显得那样的珍贵。
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快乐的,我们可以畅游山水或谈天说地,如此使我们有许多无拘无束的曼妙时光。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当许多知趣相投的朋友相聚在一块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在一个初春明月之夜,桃花园中繁花似锦,许多年轻人相聚在一起,举觞对月、即兴作诗,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当和朋友在一起分享时光时,我们才正值青春。
无论朋友之间有多么深厚的友谊,彼此只能陪伴对方走过生命中的一段路程。在古代交通、通信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所以就有就有“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的诗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对于古人离别之苦是难以忍受的。在唐诗中,在描写友情的的诗篇中,送别诗无疑是感人至深的。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句道出了友谊的真谛:对于友谊离别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彼此牵挂,即使你我相隔天一方,我们也会感受到彼此相邻。男儿志在四方,总要四海为家,友情我们只好深藏于心,不要在我们分离的路上儿女情长,相拥而泣。“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同事王勃的两首送别诗,王勃还是摆脱不了离恨之苦。
在朋友离别时,即使我们如何对离别之苦进行稀释,我们还是对朋友的前头有所担忧。“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当我们彼此成为朋友后,我们的生命便有了交集,无论朋友的苦痛还是欢乐都有了我的一份。当朋友离开我们,我们便会关心他在异乡的生活。可是在异乡生活总是不容易的,我们生出了忧愁。
朋友之间的友情有深呢,在离别的时候最能体现出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有千尺深,可是在诗人李白眼中孟浩然的送别之情桃花潭的深度是不相及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有多纯洁呢,“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正真的友谊如冰玉一样清凉,像玉壶中的冰心一样清澈可见。
当朋友的身影离去了,我们的心境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的心里总会难免有一点空荡荡的感觉。其实当朋友离开后我们之间的彼此牵挂。我们互通信笺,或是看见一轮明月触景生情想到朋友,更能显示我们彼此之间友谊的醇厚。“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正是杨花落尽,子规啼叫的暮春时节,诗人听到了朋友被贬的消息,同是天涯流落人,心里感到十分的难过。又是一轮多情的月亮,它寄托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安慰,传递了一份深深的友情。
唐代的友谊诗意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古人们的友情或折柳或寄月或当做玉壶中的冰心,那友情便化作诗的意象。
在唐代,有许多诗人之间的友谊被传为佳话。他们把友谊转化为优美的诗篇,流传千古,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歌上的两颗双子星,虽然一个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杜甫曾为李白写过十二首诗歌,李白也为杜甫写过四首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不见》杜甫)正真的朋友之间是互相欣赏的,这首诗中杜甫对李白“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诗情表现出了由衷的赞扬。“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诗人的才情无疑是诗人才能有最深刻的体会,在朋友的眼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个人的真面目。在杜甫眼中李白是这样的形象:“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没有对朋友深入的了解,是无法概括出李白如此鲜明的形象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杜甫)对于诗人杜甫来说能与朋友饮酒论诗乃是极大的人生乐事。在《梦李白》的诗篇中我们看到一种催人泪下的深情。“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故人入梦,这是以一种多么深厚的友情呀。
当我们谈到诗人之间的友情时,我们无法避开“元白之好”。“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元稹重病在身,命悬一线,可是当他听到白居易被贬江州,在垂死之中被惊醒了,在他看来自己的朋友如此的不幸。当一个人都快走进死亡了,他还念念不忘自己的朋友,我们真的不能不赞美友谊的伟大。在诗人之中如果没有那么多纯洁的友谊,唐诗中将要丢失多少色彩呀。
我们会惊异的发下唐诗中似乎没少有描写红颜知己的。在唐诗中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不少,异性友谊的且少实在令人费解。也许男女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使我们难以区分是友情还是爱情。
友情使我们在精神上的相互信任和依赖,而以利益为纽带的友谊是不会长久的。“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题长安壁主人》张 谓)世人利益熏心,攀龙附凤,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的。我们暂时成为朋友,可是我们毕竟志趣不投,我还是依然走我的路。仗义疏财可能的到许多朋友,可是正真的友谊是金钱换不来的。“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别薛华》陆凯)这首诗当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红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其实我们有时对朋友并不需付出多少,只要我们彼此牵挂就足矣。
任何纯真的情感,都是我们列举不完的,我们只有用心灵感细细受它的温暖,对于友情也不例外。唐诗中所表现出来友情是质朴无华的,然而这正是它的纯真所在。它以艺术的方式后世树立了不朽的友谊楷模,是我们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