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琢中央吧 关注:67贴子:2,466
  • 11回复贴,共1

雪落下的声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dbq,我进宫再开戏


1楼2018-08-11 14:49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5835322884


    2楼2018-08-13 23:39
    回复
      【这是万泰七年二月,最后一场雪。垂虹门前的红梅开了一树,灼灼的烈、炽炽的艳,枝上撑着几簇莹白的雪。宫里群芳斗艳、名姝争春,哪儿会少上一枝梅花?可我担心,寸步间皆是规矩的皇城,连它的花儿也不敢放肆造次,又如何能及宫外的恣心纵欲】
      【抬手轻轻一掐,枝头艳势最好的一枝梅,便躺在了掌心——我欲擎第一枝春。她应该很久没见过宫外的花儿了吧】
      【软轿停在宫门外,迎面,簌簌的雪落在肩头,揉进了东风的轻和,褪去锋锐的寒意。脚下踩着薄薄一层雪,行过之处,连足印都不甚明显。新年伊始,中宫新立,伴着四妃并册的消息一齐送入耳中。诚然,紫禁城的春意已初初预显】
      【入宫所携的细软自有宫女安置妥当,进了坤宁宫,一刻也未耽搁,捧着盛梅花的锦匣,径直往东暖阁去。得知皇后在内,同外间的太监知会了身份,便在一旁等候通传。我好奇又谨慎地打量起这座宫殿,深邃、安静、肃穆,脚步匆匆、行色从容的宫侍,屏息凝视,一砖一瓦,皆透着不言自明的威严显贵,和我想象中不差丝毫。但我却想漏了一点】
      【伫立廊下,没有风过的时候,仔细听】
      【你会听到檐外落雪的声音】
      【须臾,门帘微微一动,小太监打帘相请。甫踏入,殿内温暖的气息紧紧将我裹住。我生怕自己披风上的雪受热融化,水淌到柔软的地毯上,便在门外解了递给仆从,一并交与了手中的匣。款款几步上前,我低垂着眼,看着自己投在地上的身影,向正坐主位之人行跪叩大礼】
      奴才温都氏,恭请皇后娘娘金安。


      4楼2018-08-14 01:16
      收起回复
        【立后尚不过月余,内务府业已自京畿贵女中挑了人来,侍于坤宁,诸般选校,需出自簪缨,需通晓诗礼,需和顺燕婉......至最后,禀知于坤宁的,也不过一个简单却响亮的姓氏,温都氏,竟是娴妃的内侄】
        【德言容功,原都抵不过世为高闳,联姻结亲如是,连择仆也如是】
        【候在抱厦外的黄门通禀,知是人已至,呢毡暖帘一打,人款步进殿,朗声诵得金安,日影零落,映在她因跪叩而露出的兰颈、乌亮的燕尾上。眼下境况,叫人恍惚忆起数年前,初初入宫时,同她一般,惟那时侍于御前】
        【思及这重,颌一扬,含笑与她道】起罢。【方道罢,宫娥已搬了珐琅绣墩,是允她落座。而她手中匣,也已递与绿翘,复又躬身呈于近前】
        【紫禁城物华天宝,西至云贵,南达两广,北抵延吉,年年进贡不断,既如此,又有什么没瞧过的。先时未提起兴致,而在锦匣启开一线的刹那,清香萦在鼻息,尽开时,细瞧去,织锦缎绒上,横陈着的原是一枝红梅】
        【以花喻赞,已见过太多。曾得哲妃所绣的帕,是合欢,也是再续补不上的断简;六宫觐见时,也赏过韵嫔绘的牡丹图,雍容国色,是众人歆羡的新篇。而献腊梅于中宫者,惟她】
        【锦袖窸窣,雪指轻探着抚过纤翠的苍虬,徐徐循拂过,临了,在黄蕊红瓣上一顿】有心了。只不过——【唇弯红,眸光久凝于那枝梅上,片刻后,才将黑翘的睫一扬,仍是温声道】宫中的梅是不该随意攀折的。


        IP属地:新西兰6楼2018-08-15 18:55
        回复
          【一句谢恩言罢,自不必赘言。敛裙落座后,锦匣已由人奉上。顾盼间,我粗粗扫过一眼,接着便好整以暇地向她投去目光,以恭谨的姿态聆听】
          【随着她话音落下,知是她将自己献上的花当做是从宫内某一株树上折下。殿内的炭火“哔啪”一下脆响。一室安谧中,惟有我与她的声音】娘娘说的是。没有万岁爷和娘娘的允准,奴才不敢攀折宫中的一花一草。
          【是了,宫中诸人要向她献宝,无论是亲制的刺绣丹青,或是经了内务府挑择的美服珍玩,无一不是来自这座四九城的丰藏,细小如一针一线、一笔一墨、一丝一缕,庞大如一宫一殿、一湖一树,所有的一切本就是她享有的。这何尝不是借她的花,来献与她呢?我并不自顾菲薄,也并不是对我的抬举,因为只有聪明人才有资格侍奉在她的身侧。这样的伎俩,实不应当为我所用,见笑于人前】
          【起身一福,规矩端的一丝不苟。唇际弯开几分合宜的笑意,不紧不慢道来】这枝红梅,是奴才从宫外带进来献给娘娘的。您看它上头的枝叶未经剪裁,随心而长,便可知不是出自内闱修剪的手笔。
          【我不欲急于在初见时就给她留下一个伶牙俐齿的印象,但也不愿藏拙露怯,过分矫饰。因而此刻选择言明用意,足以见我的一片真心诚意。语末一顿,续言】奴才自知宫中珍宝如云,应有尽有,不敢在娘娘面前献丑。娘娘遍览宫中名花,却少见宫外风物。如今时节,红梅最盛,奴才便折了家前的一枝红梅来献与娘娘,请娘娘权且看个新鲜。


          7楼2018-08-18 19:14
          收起回复
            【虽将近春时,内务府也仍新献了绿梅,花娇嫩,叶滴翠,亭亭植在坤宁宫中,却仍不如眼前这枝珍贵。似待金珠玉贝般,只因着她话中久未见的“宫外”】
            【而这久一字,却又是多久了?上一次亲赏,似是太上皇禅位,府中得悉时,自堂庑中眺目而望的那一丛尚开的合欢,或是登基大典罢,潜邸册立时,随众人乘着软轿,从风拂起的绣帘那一角窥去,自宝王府的红墙青瓦探出的一枝鹅黄的迎春】
            【这般历数来,原已倥偬将近数十载......】
            【心绪如浪涌,细密的鸦睫垂下,掩下眸中如笼云雾似的光。唇齿翕动,终究只落下一句】果真是各有风致。【轻点了螓首,绿翘已将那锦匣阖上,捧拢在身前,又挪腾至侧】便配那钧瓷鸡心红的赏瓶罢,仔细些,切莫伤了枝叶。
            【天光透过窗棂,斜投进殿,因她端坐着,不似方才那般,这才将她的眉目瞧得分明】你很聪慧,温都府教养的很好。【顿了顿】衔——?
            【仍是蕴着笑的,将疑地曼声道出此一字。内务府禀呈时,也不过囫囵一个姓,而她闺字呢,只在昔年与娴妃燕谈时,略略知晓温都的字辈,而余下一字,却丝毫不知】


            IP属地:新西兰8楼2018-08-22 14:43
            回复
              【浓淡相宜的晨光镀上她的轮廓,端重敬肃,母仪天下的威严之下,契合世人对皇后的一切想象。我却在她眸光低下的一瞬,窥见那一星半点的,本属于她自己的模样。纷扬的大雪都不曾压弯红梅的枝叶,何谈宫人一双原就谨慎的手。到底,是这一份来自“宫外”的心意堪不起锋锐的摧折。想在内宫这一穴深潭中守住些许妄想,那该要如何的小心翼翼】
              【我颔首谢过她这一番珍重的安排。适才我还带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般的防备,但她叙起稀松平常的话来,似一位温厚的长辈,全然不教人心底生怯。抬眸望向她,不过款款二字】
              衔书。【我甚少有这样的际会向旁人告之我的名姓。或是他们早就知晓,毫无开口的必要;或是,我不屑让他们知晓。因而不经意间,我便将这久未提起的渊源诉来】取自太白诗中的“使青鸟兮衔书”。


              9楼2018-10-01 19:16
              收起回复
                【“衔”一字才道出时,这才忆起内务府月前也挑了御前女官,依稀记得也是温都的人,也是循着这字辈的。思及此,垂眸轻一笑,朝堂与后宫哪曾远了】
                【再往下,在她道出的那句诗擦过耳际时,本该是稀松平常的诗赋,却叫人心生恍惚,才衔着的温温然的笑便凝在唇间。“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
                【此一句诗,此一刻景,竟叫人又追忆起旧人】
                【仍是垂着纤睫,雪指拂过锦袖上满绣的魏黄,偌大的殿里,惟西洋座钟滴答滴答响,过得片刻功夫,春黛偃弯成月,朱唇轻启,只平平淡淡道声赞】很好的名字。
                【悠然转了话锋】可曾去景仁宫探过娴贵妃?若不曾,且先去一趟罢,省得贵妃惦着你。
                【万泰元年,亦是这样的冬日,潜邸五人随帝王入宫,可辗转至今时,嘉妃与和姊姊俱薨,都善氏成了宫人间的讳莫如深。故人零落,便只惟我与她二人......】


                IP属地:新西兰10楼2018-10-05 18:07
                回复
                  【唇际弯出一抹笑,便作谢过她的夸赞,尽管这多半有客套的意味在。姑母入潜邸时我尚未出世,更不必说是否与她见过面。我们之间最亲密的联系,不过是“温都”二字。当然,这一层关系并不为外人知晓,我只需演足自己的戏份】按着规矩,奴才本该先来坤宁叩见娘娘,故而还未去拜谒姑母。
                  【尔后她递来甚近人情的一句问,我自然乐得顺水推舟】多谢娘娘恩准。那奴才先行告退——
                  【得允退出坤宁,仰首望去,漫天的雪有将停之势。只茫茫的一片天、茫茫的一片地,似除了雪白,天地再也辨不出第二般景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0-07 1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