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吧 关注:475,149贴子:741,220
  • 3回复贴,共1

男子栖身神农架22年寻找野人 曾直面黑熊被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金星,中国民间野人探索第一人。1994年,他自费到神农架寻找野人,每年都在深山老林里独自生活近10个月,野兽相伴、风餐露宿、野果充饥。他与神农架这片神秘之地相伴已有22年。
22年间,他先后采集了100多根可疑毛发,发现3000多个可疑脚印,他自称与野人多次相遇,并蓄须明志:“不解开野人之谜,不刮胡子!”
在神农架,张金星被大家叫做张野人,他也成了比野人还出名的神农架名片。张金星表示,他这辈子都将用来寻找野人,永远不会放弃。近日,记者奔赴神农架,实地探访张金星“人猿泰山”般的生活。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肖欢欢  中午时分打电话给张金星,他说他在神农架野外考察,要晚上才下山。张金星的样子实在太特别了,差不多1米9的个头,一身迷彩服,身体散发出刺鼻的汗臭味,衣服上还粘着野草和泥土。
“不好意思,出汗太多了。”张金星有些不好意思地哈哈大笑。
蓄须明志找野人
张金星最惹眼的还是他标志性的大胡子,胡须约莫有20厘米长,呈花白色。张金星说,自己要蓄须明志,不找到“野人”不刮胡子,胡子最长的时候有一尺多长,因为吃饭时胡子都会粘在汤碗里,后来张金星把胡子剪短了一些。
常年在山林中风吹日晒,张金星的皮肤变得黝黑,多处被晒伤脱皮,呈现暗红色。刚在棚子中坐下,张金星就咕咚咕咚连喝了几口水,一公斤装的水,被他一口气喝了个精光,他把随身带的登山包放在泥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
“太累了,岁数大了,跑一天也有些吃不消。”登山包中放着帐篷、水壶、手电筒、相机,还有能在野外烧水做饭的简易煤气灶。“以前背个七八十斤的装备爬山,跟玩一样。但现在不行,上岁数了。”
张金星位于神农架木鱼镇的住处原始而简陋。一个用木板搭成的棚子,上面盖着茅草,门仅容一个人通过,里面就放着一张床,一个桌子,壁虎在墙壁上爬来爬去。对于这样简陋的条件,张金星倒是看得很开。“搞户外探险,就是找罪受,我在山里生活了20多年,现在还活着,没被野兽吃掉,就已经算是奇迹了。”
入夜时分,山里鸟虫啁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野果的气味。张金星站在夜色中,微闭着眼睛,白色的胡须在微风中轻飘着,听着周围的“交响乐”,宛若入定老僧。
很多人看到张金星的样子,都把他当成了“野人”,但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大家都把我当野人,野人见了我才会把我当他们的同类,我们见面的机会才会多。”
张金星的晚餐十分简单,一锅青菜粥,两个馒头,外加二两烧酒。他说,野人的嗅觉十分灵敏,对人身上的气味十分敏感,经常吃肉,人身上会有一股特别的气味,所以自己基本上不吃肉,也很少喝酒,自己最爱吃的就是粥和野菜。20年来,他一直过着这样“苦行僧”般的生活。只有在心情好时,他才会带点酒和花生米上山,将野菜粥熬好,一个人看着月亮、听着鸟鸣兽吼,“对影成三人”,倒也别有一番味道。
张金星每次要在山上待几个月,随身带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只能吃野菜和野果,但很多野菜和野果、野蘑菇都有毒,有一次,他试吃一种野蘑菇,结果中毒,昏迷了十多个小时后才醒来。
二两白酒下肚,张金星开始有些兴奋。“每次进山,我都要带上差不多1个月的食物,包括蔬菜、米、油,煮饭用的水是山里的山泉水。”在他经常活动的区域,还有临时搭建起来的几个木棚,里面放着米、手电筒。
在他野外科考临时搭起来的树叶房子前,放了口大锅,里面时常放点食物,就是给“家人”的,“家人”指的就是熊、豹子、豺狼、野猪、野猫、蜈蚣、老鼠,甚至是野人。“我一年有10个月在山里过,一般三个月,需要补给或有事情才下一次山。”


1楼2018-08-12 17:51回复
    另一面
    签名合影要收费
    1993年9月3日,有群众表示在神农架看到野人。从报上看到新闻的张金星很兴奋,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搜集资料,走访相关人员,1994年7月,张金星揣着筹措来的3万元,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到神农架考察“野人”的申请。
    他在神农架木鱼镇一待就是22年,当年40岁的中年汉子,如今成了62岁的老人。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神农架林区政府每年会给他2万元的生活补助,资助其进行考察。但不少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张金星刚到神农架时还经常上山,2004年后就忙于四处参加活动,很少上山了。
    记者眼前的张金星,话不多,甚至有些磕巴。但是他的眼神里总是掩饰不住对于探索野人之谜的自信,只要说起野人,张金星的话匣子就会打开,在神农架,张金星的知名度甚至比野人还大。很多游客去神农架并不为看到野人,而是为了看张金星。这让张金星有些无奈,他不喜欢别人用猎奇的目光看待野人和自己。


    3楼2018-08-12 17:53
    回复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神农架的野人只是传说,但大家又希望能把野人找出来,这样,至少游客能多一点,野人,可以说是神农架的生命线。这就是张金星存在的价值,当地官方需要他,当地老百姓也需要他,哪怕找不到,但一直在找,张金星其实成了野人的代名词。只要野人一天不被找到,它就还有存在的可能性。神农架旅游离不开张金星。


      4楼2018-08-12 17:54
      回复
        别找了,找到就该成小白鼠了,弄不好就绝种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8-12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