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学吧 关注:6贴子:359
  • 0回复贴,共1

学一学XUEYIXUE其实孩子的叛逆比顺从更重要!【家长必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先生说:“如今的孩子是越来越难管了,说了他几句就发脾气、摔东西,我和他妈妈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真的是教育是越发难了。”相信不止李先生有这种困扰,关于孩子在青春期的教育方面也是众多父母的苦恼,管的紧,孩子烦;管的松,孩子皮。看着一手带大的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从无话不谈变得无话可谈,身为父母,好不烦恼。学一学XUEYIXUE(http://www.xueyixue.vip有话说:尽管如此,也希望各位父母能够端正自己的认识和心态,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叛逆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叛逆对孩子未来发展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往下看。

01
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上二者为基础。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02
叛逆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03
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且情绪多变,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他们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过程中会经历自我怀疑、混乱、矛盾与冲突,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于是,叛逆成为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04
叛逆是适应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方式。
在青春期之前,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而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关系发生变化,自主取代依恋成为亲子关系的突出特征。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疏离父母,更多地与同伴相处。这种人际关系的调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在青春期顺利完成依恋到自主的转变,对孩子未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十分重要,叛逆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怎样理解他人;中学阶段拥有充足的朋友、与朋友保持稳定而较亲密的友谊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际交往比较顺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顺利度过叛逆期的三个关键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虽说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但这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
1、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时,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对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现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起码程度不会更深。
2、要以叛逆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父母处于非主导地位;就意味着一种无言的支持和认同,意味着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


1楼2018-08-13 13: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