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MX586的联想
这是http://news.zol.com.cn/694/6942347.html上关于IMX586的信息:
IMX586的分辨率将大幅提升,可以提供4800万像素静态照片的拍摄,实现了图像质量的飞跃,并且索尼表示这是业界最高的像素数。它的单个像素感光面积只有0.8 微米,比 IMX600 还要更小。
较小的像素会导致低光照下的噪点,索尼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对此,他们表示,IMX586 在硬件级别支持超像素合成,在弱光下,允许每个像素使用来自四个相邻像素的信号,这将提高光敏感度,相当于使用1.6微米像素拍摄的1200万像素图像。
据悉,IMX586 不仅提高了手机相机拍摄的像素,而且还提供 4K90fps、1080P240fps 以及 720P80fps 三种规格的动态视频。
(我怀疑720P80fps是720P480fps的键误)
从附图上看,感光器宽度约7毫米,高度约5毫米,面积大约是APS-C半幅感光器的1/9。
另一方面,手机上已经使用了单面3摄的技术。
………………
我的联想是:
————————
用“9摄”的技术的“镜头”加手机(屏幕)取代“徽单”相机。
我想,这个技术学名可以叫做“感光器和镜头阵列照相机技术”。其相机产品就叫做“阵列相机”吧。
和高速摄影的阵列技术不同,此阵列最终拍摄结果是单独一张照片(当然也可以是多张)。
9组镜头和感光器的参数相同也好,不相同也好,只要算法能凑成一张照片……
先数数阵列相机的好处吧:
体积小。
我测量了荣耀6双摄手机的两个镜头之间的距离,是10毫米。按此估算,在30×30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就可以容纳9个摄像头。保守一点,就算是50×50平方毫米。再给一个超过手机厚度的厚度15毫米,整体体积依然远小于卡片机,就更不用说相比微单或单反了。另外,从感光器面积相当这方面看,“9摄”相机与半幅微单有相当的光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也就有相当的ISO。
成本低。
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产量决定的。一方面,每部手机由3个摄像头增加到9个摄像头,需求量增加到3倍。另一方面,良品率提高了(这是我猜的)。还有镜头的素质要求也有所下降。这些都是有利于价格。
缺点也是有的:
低保真。
真实的感受来源于单一镜头与银盐胶片的配合。经过数码化处理的真实度大打折扣。
变焦难。
指的是光学变焦难。要实现光学变焦,势必增加装置体积。
一些问题的讨论:
感光器之间成像肯定有像差。通过算法可以解决像差,但真实度下降,影响观赏心理。但是,由于镜头景深浅,在较远距离的景物影像差异也很小,而近距离拍摄时,可以通过补光且“单摄”来追求真实度。
显示屏可以用手机等。或者做成手机的附件。这要解决连接和供电的问题。
做成“卡片机”让卡片机复活怒怼微单。
“18摄”能在一定程度(便携、广角、ISO)上与单反抗衡。
不同感光器像差可以提供景深算法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比怼“光场相机”的后期聚焦。
处理器的速度对阵列相机起关键的作用。
阵列相机方案是非顶级大公司(非索尼佳能尼康)可以实施的方案,所以垄断程度相对较低。例如明基、小米、华为之类的公司,只要着手,实现不难。
………………
乐观估计,2024年会有阵列相机发布。
乐观估计,2024年会有阵列相机发布。
乐观估计,2024年会有阵列相机发布。
(重要。可能已经有公司在做了)
这是http://news.zol.com.cn/694/6942347.html上关于IMX586的信息:
IMX586的分辨率将大幅提升,可以提供4800万像素静态照片的拍摄,实现了图像质量的飞跃,并且索尼表示这是业界最高的像素数。它的单个像素感光面积只有0.8 微米,比 IMX600 还要更小。
较小的像素会导致低光照下的噪点,索尼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对此,他们表示,IMX586 在硬件级别支持超像素合成,在弱光下,允许每个像素使用来自四个相邻像素的信号,这将提高光敏感度,相当于使用1.6微米像素拍摄的1200万像素图像。
据悉,IMX586 不仅提高了手机相机拍摄的像素,而且还提供 4K90fps、1080P240fps 以及 720P80fps 三种规格的动态视频。
(我怀疑720P80fps是720P480fps的键误)
从附图上看,感光器宽度约7毫米,高度约5毫米,面积大约是APS-C半幅感光器的1/9。
另一方面,手机上已经使用了单面3摄的技术。
………………
我的联想是:
————————
用“9摄”的技术的“镜头”加手机(屏幕)取代“徽单”相机。
我想,这个技术学名可以叫做“感光器和镜头阵列照相机技术”。其相机产品就叫做“阵列相机”吧。
和高速摄影的阵列技术不同,此阵列最终拍摄结果是单独一张照片(当然也可以是多张)。
9组镜头和感光器的参数相同也好,不相同也好,只要算法能凑成一张照片……
先数数阵列相机的好处吧:
体积小。
我测量了荣耀6双摄手机的两个镜头之间的距离,是10毫米。按此估算,在30×30平方毫米的面积内就可以容纳9个摄像头。保守一点,就算是50×50平方毫米。再给一个超过手机厚度的厚度15毫米,整体体积依然远小于卡片机,就更不用说相比微单或单反了。另外,从感光器面积相当这方面看,“9摄”相机与半幅微单有相当的光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也就有相当的ISO。
成本低。
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产量决定的。一方面,每部手机由3个摄像头增加到9个摄像头,需求量增加到3倍。另一方面,良品率提高了(这是我猜的)。还有镜头的素质要求也有所下降。这些都是有利于价格。
缺点也是有的:
低保真。
真实的感受来源于单一镜头与银盐胶片的配合。经过数码化处理的真实度大打折扣。
变焦难。
指的是光学变焦难。要实现光学变焦,势必增加装置体积。
一些问题的讨论:
感光器之间成像肯定有像差。通过算法可以解决像差,但真实度下降,影响观赏心理。但是,由于镜头景深浅,在较远距离的景物影像差异也很小,而近距离拍摄时,可以通过补光且“单摄”来追求真实度。
显示屏可以用手机等。或者做成手机的附件。这要解决连接和供电的问题。
做成“卡片机”让卡片机复活怒怼微单。
“18摄”能在一定程度(便携、广角、ISO)上与单反抗衡。
不同感光器像差可以提供景深算法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比怼“光场相机”的后期聚焦。
处理器的速度对阵列相机起关键的作用。
阵列相机方案是非顶级大公司(非索尼佳能尼康)可以实施的方案,所以垄断程度相对较低。例如明基、小米、华为之类的公司,只要着手,实现不难。
………………
乐观估计,2024年会有阵列相机发布。
乐观估计,2024年会有阵列相机发布。
乐观估计,2024年会有阵列相机发布。
(重要。可能已经有公司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