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吧 关注:46贴子:213
  • 0回复贴,共1

汉代琴架——蔡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蔡邕(132年—192年),字伯喈,今河南杞县人。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古琴演奏家。 
  蔡邕少时师事太傅胡广,博学多识。通经史,喜好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善鼓琴、绘画,擅长辞章,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他善于总结前人用笔经验,融会贯通,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书结构严整,点画俯仰,变化自如,有“体法百变,穷灵尽炒,独步古今”之誉。南朝梁武帝亦称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他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后这些石碑由于动乱,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不仅是东汉的大书法家,而且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传世书论有《篆势》、 《笔赋》、《笔论》、《九势》等,尤其是《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笔论》开篇就提出“书者,散也”的著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以及书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随后则论及书法作品应取法、表现大自然中各种生动、美好的物象,强调书法艺术应讲求形象美。《九势》首先提出了“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书法美的哲学根据,阐发了汉字结构本身所蕴含的美感因素。接着,他又阐述了八种运笔规则,要求通过运笔来表现生动有力的笔势,故亦有题作《九势八字诀》的。蔡邕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并成为他的好友。 
  桓帝时十常侍闻蔡邕善鼓琴,就诏之入京。行到偃师,蔡邕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与世人交往。 
  灵帝时,蔡邕被拜为郎中,后升议郎,因弹劾宦官被流放,遇赦后在江浙一带流浪达十二年之久。董卓专权之后,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被诛后,蔡被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士大夫也多怜惜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后终死于狱中。后人称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在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阂子骛。 
  蔡邕的作品有《琴操》,《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五首琴曲)等。《神奇秘谱》中的《秋月照茅亭》、《山中思故人》等琴曲相传也是他的作品,但也有人认为是左思所作。 
  《蔡氏五弄》据说是蔡邕去山中访问鬼谷先生后,花了三年时间写成。嵇康在《琴赋》中把它列为当时流行的“谣俗”作品一类,这五首琴曲一直到唐代都享有盛名,李白、李贺、王维等都曾借题作诗。宋人朱长文认为蔡邕是借写景来寄托他的哀思,他说:“伯喈所以寓其哀思者,盖在此五曲,特假物以名之耳”。现存明代琴谱中的《蔡氏五弄》并非蔡邕原作,其歌词出自《乐府诗集》,曲调也平庸,应为后人拟作。 
  《琴操》是一本现存的介绍早期琴曲的琴学专著,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内容丰富。它汇集的作品大多是先秦的题材,只有两、三首是西汉题材,包括有:诗歌五首、九引、十二操和河间杂歌二十多首,并介绍了每首作品的相关故事,如关于著名琴曲《聂政刺韩王曲》的解释,即可与今存之琴曲《广陵散》相对照,后世琴人也多有认为《广陵散》就是《聂政刺韩王曲》的异名。 
  蔡邕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而且还培养了一位颇受世人关注的琴家,即他的女儿蔡文姬。



1楼2009-05-27 21: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