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管学会副会长王书伟:为民乐插上翅膀
正文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2014年04月11日10:29来源:搜狐音乐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王书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曾在中国电影乐团任副团长;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副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党委书记、团长。
记者:您曾任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经验?
王书伟:我是在2006年的6月份到2011年的10月份曾经在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党委书记兼团长5年。中国广播艺术团是我们国家成立最早的一个艺术团体,严格的说,它应该是成立于1949年4月份,就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之际就有了中国广播艺术团。这其中广播民族乐团,这是我国成立比较早的一个民族乐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说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它是民族交响化音乐的确立者。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历史,几千年来都是单打独奏,虽然历史很长,但是它的民族交响化的形成实际上是很短的。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大同乐社提出这种民族交响化的概念、尝试,实际上在50年代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乐团确立,很多老一辈的民乐工作者结合我们民族乐器的特点确立了民族交响乐的这种形式。因此,广播民族乐团有一定的示范性、代表性和导向性。我在担任团长期间,对广播民族乐团进行了比较重点的建设管理,因为中国民族交响乐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形象。建设好一个乐团必须具备三点,一个是必须有一个好的指挥,第二个是一个素质比较高的,业务水平比较好的演奏员,第三个不可缺少的和这个乐队发展有同步的业务管理者,那么这三点的具备才能建设好一个很好的一个乐队,我们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应该说它这几年的发展,或者是它在全国的影响确实有这三个方面同步的进行,才能取得这种效果,比如说我们建团初期的彭修文指挥,和他创作的大量的作品,和当时的一些演奏比较技艺娴熟的演奏员,还有当时的乐团的支持和国家的支持,管理者的支持。我在任期间就是围绕 “如何让我们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如何建设好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课题,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我们要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乐团,那么国内一流呢我们就着重在乐队建设上乐队管理上下功夫,我们当时搞了八年的音乐季,这在国内也是首次。民族乐团搞音乐季,是广播开了个先河,第二个就是为了把这种文化推出去,让世界知道中国民族音乐,我们不断的走向世界去演出,去传播中国民族音乐,应该说是每年几次出国在世界知名音乐厅去演出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传播了中国民族音乐,也可以说是为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做的一点点工作。
记者:您现在任民管协会的副会长,以您多年在中国广播艺术团的经验来说,谈一谈您对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和想法。
王书伟:中国民族音乐有几千年的发展史,甚至说在某些历史时期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峰,那么现在的我们中国民族音乐为什么还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可,甚至有些人不承认中国有音乐,更谈不上音乐体系,有着各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加倍努力。现在我们以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这个契机应该说是很好的。我们应该在挖掘继承传统方面要下功夫,现在可能有一些外来音乐的冲击,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一些年轻同志不够了解,我们要把中国传统音乐这块要进行挖掘,挖掘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展。现在中国民族管弦乐这种形式,在全国已经形成了。怎样去发展,我觉得第一个是作品创作的问题,就是中国民族音乐曲库里的数量远远低于西欧古典音乐的曲库,它是少的比较可怜,所以说要鼓励作曲家要为中国民族音乐写作品,那么中国民乐才能够最基本的发展,我觉得中国民族管弦乐这种形式,在世界上来讲,民族音乐的这种乐队形式在中国来讲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规模,我们跟西欧西洋乐队的抗衡完全是有基础的,第二是各级政府和全民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要特别的关注,要让全社会重视中国的民族音乐,重视中国的文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已经成立了28年了,它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了很多的工作,尤其我们老一代的民族音乐家们作出很大的努力,中国民族管乐学会要继续做好民乐人的家,继续开创发展民族音乐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