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吧 关注:647,033贴子:17,577,890

【战闻录2018夏祭】文评创作 · 读者活动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楼服务于各位心怀感触的读者。在这里,写下你的回音吧。
主楼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5796066132


1楼2018-08-22 22:37回复
    说到祭典,果然要尽兴才好。而说到尽兴,扶着眼镜框、守在电脑屏幕前,苦苦等待入围作品一篇接一篇从搜索结果里跳出来——这又怎么能够称作尽兴呢?
    与其现在就转身离开,作为读者 / 作者的你,不来继续写点什么吗?
    随着战闻录活动规模的扩张,优秀稿件越来越多,即便扩张评委推荐、增加入选文章篇数,也不免留下沧海遗珠。而与此同时,又有新人作者希望获得更多指导,还有遗憾落选的作者希望重展个人风采……
    综合以上种种考虑,本届文战,我们作出一次大胆的尝试:
    我们邀请所有读者与参赛作者将创作进行到底。
    没错。在这里,我们邀请各位写下自己的回音。
    本次读者活动旨在收集各位对于投稿文章的感想与评论。不设任何门槛,不设截止日期,任何人可以自由选择评论任何文章。
    可自由选择【入围文章 / 评委推荐奖/ 落选文章(公开)】中的全部文章进行评论,尤其鼓励评论落选文章,鼓励作者互评。形式包括且不限于
    【想法 / 看法 / 意见 / 评论 / 文学批评 / 自评 / 自荐 / 参赛感想 / 三次创作】。
    除此之外,如果读者对某篇文章或文评产生不同见解,也鼓励在楼中楼展开讨论。
    特殊提醒:对于入围前十文章的作者,出于投票秩序考虑,请不要评论自己的文章或其他入围文章;另外,也请不要在文评中暗示自己的入围作品。感谢理解。
    发表在各【作品发布帖】下的文评,与发表在【未入围作品整理发布及文评楼】中的文评,将由评委组(手动)汇总到本楼,方便其他读者与作者查阅。另外,于本楼投稿的文评,均可参与本次【优秀评论奖】的评选(截止时间将在活动结束之后另行告知)。
    感谢各位作者、读者对战闻录的一贯支持。祝各位玩得开心!


    3楼2018-08-22 22:38
    回复
      我是路过的


      IP属地:江苏5楼2018-08-22 22:51
      回复
        应该会写篇长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8-22 22:51
        收起回复
          大概不会有长评吧。。。但是希望能多看到类似超感情火箭这样的作品。不故弄玄虚,不花里胡哨,把基本的故事讲好,引人欢笑,这说来简单,又有几人真能做好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8-22 22:53
          回复
            《返回麟》
            1剧本的命题在之前的怯里也用到了呢233,不过不能算是偷懒,想出一个好设定的话,用多个故事尝试讲好它是值得称赞的尝试。间章(第二条线)的设计为文章增色,情节、故事的完成度一直是你的长处,请务必善用这把武器。
            2不过、文笔上的不足会让解谜的过程变得困难、传达信息也会有隔膜:
            “一直所期待地”
            “我虽然喊出了这样的一句字面上看上去很有气势的话语,但实际上……
             我是一个很胆小的人,这一点只要跟我走得稍微近一些的人都知道。
            从刚刚喊出的那句话我自己听了之后都觉得没有气势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我自己到底有多么胆小了”
            “我看到了一个倒下的木制木牌”
            “我的神经就像被触电了一样立了起来”
            请提升对自己措辞的敏感度、简洁准确地传达信息是前提。小错虽然不起眼但影响阅读体验,比如的地得的使用。之后、修辞手法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应多加练习。
            第一视角时的描写,“我”不是作者,请斟酌文中的“我”视角所掌握的信息以及谈吐。
            另外,换行可以为文字创造节奏,尽数是极短段落的话、想要强调的信息就难以给读者留下印象。掌握好段落排布的话,也能提升易读性。长句会把信息一整块抛给读者、读者也提高专注识记着里的信息,这种技巧还请在关键的地方使用,例如转折时便非常有效。
            3人物设计上,称得上立体的只有主角,而且前半段的人物登场过于频繁,加上不断跳出的各样信息,读者会应接不暇,若不是同人作品的话,这样的缺陷会更加明显。作者的人物喜好(旧作/骚灵厨233)在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同好眼中会是强有力的加分项,不过有时候把笔墨留在关键者身上更好些。
            4感情的爆发留在了文章中段,并不是太出色的安排。但之后解谜和设定的解读、打破第四面墙也能起到留住读者的作用。
            *红白与黑白/彩色与黑白的隐喻在文中多次呼应,值得回味。


            IP属地:河北9楼2018-08-23 00:37
            收起回复
              @7zts7
              (码着码着就超出了楼中楼的字数上限了,因此直接就多开一楼好了)
              的确,我对我经常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去描写我想要描写的内容的这一点一直都比较头疼(其实这种硬伤在这篇短篇里面还不算太明显,我的长篇基本上没有几篇是没中招的orz……)
              而对于这一次主角视角下抖出了太多的信息以至于似乎有一种开了上帝模式的错觉的这一点……好吧,我承认在第五章这一段我并没有安排得特别好,一方面要将故事跟序言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要把它跟间章联系起来,结果有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导致主角的一些想法显得有点强行了。
              不过,文里面也的确是有一个角色是全程开启了上帝的模式就是了(虽然直到最后才被丢出来露了一个脸之后又丢出去了233
              节奏这一块……
              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全篇都是在手机上完成,所以有时候我以为我已经打了很多字就分段了,但是实际上还只是一行而已。
              (当然,这也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很喜欢大量地使用回车键的缘故
              关于人物的事情上,我在安排一些人物的出场上的确是有些欠考虑,有些不太必要出场,后面也没有解释的设定都在靠前的地方出现了。这一点问题应该就是集中在第二章爆发了,因为想着要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让主角能够顺着定下来的大纲返回她的神社。结果就扯出了一段对于剧情来着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是却又掺杂了不少私设的段落。其实让主角离开永远亭之前得到小恶魔手上的书和从妹红口中得到的人里的消息就好了,结果塞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进去(就像原本只用加一勺酱油的,结果倒了一堆)。
              其实……大概也是有我一开始是先把整件事情都设定了出来之后才把自己带入到人物里面的缘故吧。(因为在主角晕过去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事情,而她如果不问当事者的话是不会知道的。
              (于是主角就问到了许多对于事件地解决帮助不大的消息……emmm……
              而说到情感的爆发被安排在了中段,我认为这是我的一个失误导致的,即要跟序言连上的时候没有处理好的失误。
              (如果从第五章末尾的某处就开始截断的话,可能就会更好一些了
              第六章的日后谈,其实是对应着最后的间章的内容。一个是灵梦存在的正常世界,另一个则是灵梦被替换了的异常的世界。
              在这样有意地安排下,间章的故事结束之后,就是第一章的故事了。
              (不过因为有三个章节压在了结尾,导致情感的爆发被挤到前面了的这种事情……
              (这种情况似乎跟当时的《怯》是一样的
              (emmm……
              (不过,重新看了自己的文几遍之后……好像直接跳过日后谈到尾声好像也是可以的来着……
              (其实,还有一点你没有发现……(小声)
              (我在关键信息给出来的时候,打了几个错别字……
              (回头得再好好加强校稿了
              以上,十分感谢你的长评。我会继续努力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8-23 09:22
              收起回复
                  剧情可能是神绮出于爱女之心,主导了一出人偶剧,正直者们则在其中挣扎和消逝。但、美丽者是否是爱丽丝/神绮?若不是,爱丽丝出现在那里,或者从来没出现?注释中的早起者又是谁?恕我没有读懂。不妄做评价。
                  “解读”这篇文章,需要熟悉很多内容,蓬莱人形、正直者、旧作人物,种种一设零设,这也是在为阅读设置门槛。但想让读者沉下心解密,就要有能留住读者的技巧或噱头,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难以带来好的体验。
                  视角切换处理得不够好,有时显得突兀,我?自己?她?或许是为了在其中藏入信息制造悬念,但这样隐晦的表达,也让人一头雾水。
                  描写上,有几处能看出用心,如后半段的自述感情浓烈。整文的修辞有些过于写意,但也和整体朦胧阴郁的氛围契合。但有的地方运用口语就和其余部分产生矛盾,处理还可以细致一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8-23 14:17
                回复(5)
                  发现自己除了看别人写文评以外,只会水贴了


                  IP属地:江苏12楼2018-08-23 15:31
                  回复
                    《残缺的人偶》
                    一开始看到这个标题,就会想到这篇文是跟爱丽丝相关。如果不是因为有7zts7大佬的文评,我或许就错过了一个蓬莱人形的二创作品了。
                    先是粗略阅读了一遍,果然是预料之中,比较常见的,将c62故事和爱丽丝联系起来的二创故事。
                    (虽然我个人并不对这个方向感冒,但是也不妨碍这是一个好的作品的可能性)
                    然后,我对应着后面的解释文本,先把必要的资料拿到手。
                    Puppe,德语之中的人偶。
                    待宵姬,在浅沙花盛开的河边等待心爱之人归来的川姬,原来为人类,一直思念逝去之人,这份思念让她超越的死亡成为了妖怪,不过本人对此毫无自觉,继续著无尽的等待。
                    以及蓬莱玉枝颜色的红豆糕。
                    然后,开始再读第二遍好了。
                    好奇者被妹红带进了她的竹屋,然后被蓬莱玉枝颜色的红豆糕毒死了,死之前,听见了妹红和神绮的对话。
                    第五章节,因为「被神木钉上的痛苦」,所以这应该是怀疑者的自述。如果抛开其他的可能性的话,这或许暗示着这场人偶剧似乎发生不止一次吗?
                    第六章节,似乎是借用了c63的「亲人很早以前就死了,我们剧团看他一个孤儿够可怜的,就向他施以援手」的桥段,似乎是有人嫉妒了最小年幼者的感觉(但也可能是其他,或许是爱丽丝?)。
                    第七章节,
                    好奇者的尸体应该是被搬运到了爱丽丝的帐篷之中,并留下了对美丽者不利的证据。
                    (第七章节的年幼者是他,因此不是第六章节嫉妒年幼者,或许是爱丽丝)
                    第八章节,
                    虽然「打不过」这一点让我猜测是不是年幼者,但是不能喝酒这一点就可以排除这种可能了。
                    同样,因为称呼了美丽者,因此也不是美丽者。
                    被烟呛死,这一点让我想到了《蓬莱人形敏感词事件》的神妈。
                    神妈是被毒咖啡和烟一起毒死的,对应的是成熟者。
                    而成熟者又怎么会打不过人呢?
                    而原作中第二个消失的人却是美丽者……
                    先把这个疑问留在这里好了。
                    第九章节,
                    原作中第三个死亡的是年幼者,第四个是二设中公认的小丑-胆怯者。
                    有些怀疑年幼者的他是错别字吧……
                    还是先默认没错好了。
                    第九章的感觉,或许是被下了药的年幼者(在错字的情况下),或者是因为害怕而有些疯了的胆怯者(对于「那是原本的自己」这一点来说)。
                    第十章节,
                    不用说了,聪明者。
                    而,「你」
                    首先不是,美丽者(未知),好奇者(死),年幼者(死),胆怯者(称呼)和聪明者(自身)。
                    于是,是早起者,成熟者和警惕者。
                    (也有可能是爱丽丝?
                    十一章节,
                    死了两个。
                    于是,是上一个的聪明者和乖的「你」一起死了。
                    于是,死亡已确定的人是,好奇者,聪明者,年幼者,看门的(未知),「你」(未知。)
                    留下的三人,美丽者(?),胆怯者(按照称呼,没死),未知。
                    十二章节,
                    大概是胆怯者吧。
                    「只要有人靠近身体就颤抖到要窒息的程度」
                    十三章节,
                    还想再见一面,这大概是早起者吧。
                    或许是「思念」?
                    于是,看门的人和「你」,分别是成熟者和警惕者。
                    而警惕者因为警惕而或许不「乖」,所以可能是看门者,而成熟者就是「你」了。
                    第十四节,
                    大概就是美丽者的自白吧?
                    人偶认识到自己是人偶的存在,这一点本来就很有意思来着。
                    如果说为什么新作的小爱是那么的好看呢?或许是小爱新觉醒的灵魂被塞入了美丽者的躯壳里面吧?
                    总之,最后还是没有分析出很多东西。
                    都是一些琐碎的推理,没有什么建议和想法,也应该不算什么文评了。
                    ——来自于一个对蓬莱人形并不算有很深的研究的人的看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8-23 15:45
                    回复(6)
                      《冴月下的幻想乡/遗忘与记忆的境界》评论
                      有着「残缺」的题目,就会想到那个的存在。
                      而作为一个冴月麟厨,自然也就会期待可以啃到有关冴月麟的同人文。
                      于是,见到题目中的「冴月」二字,我就第一时间选择这篇来阅读了。
                      (说实话,如果是原标题的话,我或许还真的就错过了
                      首先,从冴月麟的一设开始好了。
                      除了「风」,「花」,以及她的名字之外,剩下的都是二设。
                      而持有二胡的,黄色短发的可爱的孩子就是她现在被公认的二设形象。
                      而对于似乎有描述到冴月麟的部分,分别出现在红魔乡,妖妖梦和永夜抄的文档之中。
                      红魔乡:

                      本篇故事背景 - 0 -
                      幻想乡迎来了未曾预料到的热闹日子。 在神秘的来访者看来,好像连夏天的亡灵都会迷惘。

                      对应着:
                      本文的故事,如果我的推理没有错误,是发生在夏天的。
                      而对应的神秘的来访者,就是冴月麟本人。
                      妖妖梦:

                      额外篇故事背景( - 5 - )
                      妖梦 「幽幽子大人怎么什么都不管呢?」
                      幽幽子「哎呀,我怎么记得庭院的扫除我已经全权交付给某个人了呢」
                      妖梦 「莫七八喵」

                      对应着:
                      第二节的樱之中,冴月麟来到了白玉楼。
                      永夜抄:

                      本篇故事背景 - 4-
                      妖梦 「难不成是说“月亮”的事情吗?我已经注意到了啊~。您突然说“那个”……」
                      幽幽子「看样子是没人行动呢。妖梦,不去看看?」
                      妖梦 「哎-?为什么啊」
                      幽幽子「骗你的啦。反正妖梦也靠不住。还是前一阵子的那个人类比较可靠呢……,我先走了」
                      妖梦 「不要啊~,请不要再说这种捉弄人的话啊~,我去就是了~」

                      对应着:
                      第三节铃之中,冴月麟和永夜抄之中的永远亭势力有接触了。
                      而按照文本给出的信息的话……
                      这只冴月麟的设定是,持有着操纵破却与封印程度的能力,是一只混血的间隙妖怪。
                      (emm……没有风花,暂时忽略吧
                      先把每个小章节的标题列一下,
                      0麟,1境,2樱,4铃,5终,6零
                      (3:诶诶诶?我呢?
                      (↑可怜的「3」被遗忘了233
                      麟→冴月麟(主视角)
                      境→境界→境界妖→紫(主视角)
                      樱→樱花→西行妖→白玉楼二人→妖梦(主视角)
                      铃→铃仙(主视角)→永远亭势力
                      终→封印的结束(麟主视角?)
                      零→一切归零(吗?)(还是从零开始?)
                      亦或者是在指,作为主视角的人(麟)已经不存在了吗?(第一人称数量为0,第三人称数量为1什么的……)
                      零作为消失来说,果然还是很有意思的。
                      (*麟,零,这个读音梗真是太好了
                      不过,幽灵和麟,其实在「铃」这一节,冴月麟的状态已经接近幽灵的形式了吧?(存在性不断地被削弱什么的)
                      5中,龙神的不知所踪,而又有「龙神不会被送到遗忘了」。难道是冴月麟的存在性将失踪的龙神的空位补上了吗?
                      可是按照文本的说法,这又属于「过去被遗忘的记忆」……
                      (而似乎间隙妖怪的接近灭绝似乎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感觉……
                      真相和封印,两者又到底在指什么呢?
                      (这一段看得有些混乱,还希望可以得到指点
                      对于文笔的话,我是无法给予多少评价的。要说的话,每一个视角的转换都还算比较地成功,人物的说话方式应该也符合人物的设定。
                      总之,能啃到冴月麟的文纯属意料之外的惊喜,可惜我水平不足给予不了很好的文评,只能将我琐碎的想法都写出来。
                      或许,一样地,连评论都算不上吧(无奈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8-23 16:29
                      回复(11)
                        正邪也是我关注最多的角色之一(之前为她开了中长篇)、关于这个下克上的天邪鬼,可展开的点很多,叛逆的气质也为她增添了不少魅力。
                        按照一设来说、正邪(天邪鬼)并不是个心系弱者的革命者,只是想靠下克上来使实力者受挫、困扰,正邪借以报复被欺凌时的仇、同时借那惨状取乐。在正邪的同人作中,往往有两类:一是将她设定成“犯错的顽童”这样的可爱可怜形象,二是设定一个聪明的正邪,清楚自己的欲求,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也不会悔改。第一种形象可以创造和乐的故事,第二种形象更方便谈及深度思考,同时描写她对针妙丸的复杂感情,也能瞬间让人物变得立体。两种方向都可以创造好作品,选用第一种形象的本作也可以处理得更好。
                        或许是论述方式显得稚嫩:童话般的展开加上大段的说教,关于主题上的讨论有些落俗和理想化。劝服异常者,强化超我的抑制来重塑天邪鬼的自我,这样的展开也不够打动人心。顺便一提,认同自己“恶”身份的角色也是存在的…比如恶人的救世主dio。不过谈及“恶”,又有立场上的问题了。
                        从这个立意展开,人物的塑造也不如人意,登场的人物众多,反而都显得单薄,千人一面。
                        但是,虽说在描写上不算出彩,但文字的流畅度不错。有些地方描述上用词赘余,有些地方俗语的使用也和其他部分不搭,提升文笔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标题的细心设置,行文时也注意了各种设定细节,能看出作者的用心与投入。不过有一处:正邪被追杀和依神姐妹出现的时间点相差有些远了,这里稍稍有些出戏。
                        另外,开头幻想乡实力反转的设定在之前的文战里也有见到过、所以在阅读时有些既视感。


                        IP属地:河北15楼2018-08-23 22:00
                        收起回复
                          《夏日的少女的残缺的记忆》评论
                          这大概是一个秘封文吧。
                          遗忘了梅莉存在的莲子,在应该是被紫丢到了外界的人偶的指引下,来到幻想乡内,又被丢了出去的故事。
                          不过,明明已经让莲子遗忘了自己存在的紫,为什么又要让莲子进入到幻想乡来呢?
                          或许,是想让莲子跟自己一起,但是最后又放弃这种打算,这样的吗?
                          (想起了《失而复返》

                          我是不是也被当成人偶了?我想着,因为我产生了一种被牵引的感觉,并且为这种感觉感到恐慌。可能那位主人也感受到了我的情绪,于是我被一阵突入起来的压力控制,倒在了黑暗之中……

                          虽然这里本意或许应该是操纵人偶的紫的行为,但是我却有不大一样的理解。
                          如果,莲子意识到的「被当做人偶」,是在指作者安排故事,将她当做一个“人物”使用的事情呢?
                          意识到作者存在的角色什么的……
                          于是,为了让剧情继续下去,莲子就倒在了黑暗之中……
                          (以上,应该是我自己受到我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太深了233
                          残缺的是记忆,发生的时间是夏天,无法达成的事情是回忆起曾经秘封二人的过去(和秘封两人共同生活在幻想乡里(或许))。
                          其实,爱丽丝在这里的角色定位,我感觉有些尴尬来着。
                          仅仅只是作为人偶的主人的话,对我来说,这样处理有些浪费宝贵的人物格子了(这估计是太喜欢搞设定的祸233)。
                          要从人偶的角度上贴合残缺的话,我或许就暗示成了“紫捡起一个的破旧的人偶”云云的……
                          即,我看不到爱丽丝存在的必要性。
                          (毕竟在我看来,挑起莲子的兴趣的话,什么东西都可以(比如颜色奇异的蝴蝶什么的
                          (啊啊,果然还是太注意设定的东西了)
                          虽然设定上我觉得可以有改进的地方,但是要说文笔什么的……
                          总感觉我的文笔比起你的要弱来着。
                          环境描写的画面感,声音描写下带出了夏天炎热的味道,人偶的外貌在描写下有一种似乎就在面前的感觉,等等
                          这些都是我现在无法达到的程度。
                          (反正……我觉得,相同的东西如果交给我来写,我处理的程度就并不是很好了)
                          总之,这是也是一篇很好的文。
                          (以及,感谢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8-25 19:40
                          收起回复
                            浅析《2018:梦境之旅》中的“城市”之象征
                            长评惯犯已经抵达战场。虽说这次是自己构思的活动,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厚着脸皮自己参加好了(
                            目前为止,读者活动楼的反响比想象中的要热烈许多。那么,为了避免与竞争优秀评论奖的各位读者们撞车,来写一些细节层面的东西。
                            因为主人公是小兔姬,所以作者的身份并不难猜测。恰巧我在之前也有读过这位作者的一些作品,所以就选择这篇文章作为素材了。文中的解读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个人色彩,若与作者本人见解相左还请指正。
                            首先评价一下文章《2018:梦境之旅》本身。本文并不像是一篇注重叙事性的小说,而是吸收了一些碎片化的元素,通过故事的散文化处理为行文增添美感。文章以“残缺”之美为主轴,串联了各人物对于“残缺”的看法;可惜的是,这些看法未能凝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鲜明的主旨,这使得故事本身稍显零碎。不过,文中的各处描写的确令人眼前一亮,其中的用词和比喻不乏可取之处。其中最为吸引人的,依个人所见,是“城市”这一象征。
                            作者笔下的“城市”是一个场景,也是若干意象的集合,可以简单拆分为典型的三层:人造物,自然,与城市人。这三层意象彼此交错、彼此融合,构成城市风景的印象绘。接下来,我将以这三层意象的建构为主轴,分析作者对于“城市”的情感。
                            文中第一个“城市”的出现是在2180年,下摘原文:
                            小兔姬朝着城市的方向走去,城市的光影闪动了几下。没走几步,她就发现自己站在一盏LED灯的下方。
                            街道两旁的建筑呈现简洁的几何体,高耸入云,使小兔姬仿佛在一条深谷中行走。LED灯发着柔和的白光,虽是人造光源,却没有引起她一丝不适。城市中的树木也不少,在钢铁森林中叠加了一重真正的森林。
                            她登上一个城市中央的站台,两根铁轨向两端延伸,融入漆黑的夜色。站台上稀稀拉拉地站着几个人,他们的衣领都竖着,看不清脸。
                            让我们先从人造物开始分析。
                            本段所着重描写的人造物包括建筑(远)、铁轨(远)和LED灯(近),其中建筑拓宽垂直方向的视角,铁轨拓宽水平方向的视角,营造鲜明的立体感,重点突出城市的宏大壮观;LED灯的“柔和的白光”与后文“漆黑的夜色”形成对比,从光影层面进一步强化画面感。
                            小兔姬对于这些人造物所持的情感是怎样的呢?文中并没有表现出她的倾向,但至少我们可以体会到,小兔姬并不厌恶这一切。这一点从“简洁的几何体”“柔和”“没有引起她一丝不适”等可以看出。所以,不论是在小兔姬的眼中,还是作者的眼中,“城市”都暂时不是一个负面的象征,它的美丽之处在于“简洁”和“柔和”。我们是否能把它概括为城市的秩序所营造的安全感呢?
                            接下来是自然。
                            本段中所提及的自然似乎只有树木——“在钢铁森林中叠加了一重真正的森林”。虽说文中已经用了“叠加”一词,但既然文章没有对树木展开实质性的描写,所以我们也只能认为这一要素在这里的城市中起点缀作用。给予小兔姬以好感的依然是人造物。
                            当然,本段中最耐人寻味的是对城市人的描写。虽说只有短短一句话,但却包含着比较大的信息量。
                            城市人是怎样的呢?一开始,作者通过站台的场景,构建出了第一印象:“稀稀拉拉”。可以想象,站台里还是比较冷清的。并且,这些人站得并不近,而是彼此隔开一定距离,这样才会给人以“稀稀拉拉”的印象。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人彼此间是没有什么互动的。
                            接下来是描写的重点——“他们的衣领都竖着,看不清脸”。为什么要竖着衣领呢?依据文中设定,此时是7月份,不可能是因为冷。不如说,为什么7月份还穿着有衣领的衣服呢?我们可以说这是由于设定不合理,但也可以说是作者有意为之,毕竟这是梦境;而竖衣领这个动作是一种有意的隐藏,给人一种潜意识中的抗拒感。由此,作者心目中的城市人的形象已经勾勒出了轮廓:缄默、疏远、冷漠,甚至有些孤独。
                            人造物,自然,与城市人,这三重意象彼此叠加,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虽说有人造物所营造的安全感,但城市人依然是冷漠的,这样的对比实质上已经触及了“城市”所象征的内在矛盾。不过,请别着急,让我们继续分析下一个城市。
                            小兔姬遇到的第二个城市是2175年的城市(上文城市5年前的情况)。同样,我们先摘录一段原文:
                            城市的景观大体上和她离开时没什么区别,只是高楼要破败一点,墙上稀疏地爬着几根藤蔓,显得更像一片原始森林,或者一座荒乱的花园。阳光经镜面建筑多次反射射入深谷,使街上呈现一片淡雅的金色。比起五年后肃穆严明的城市,小兔姬更喜欢这个纷繁恣肆的花园。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正如萨丽艾尔所说,残缺的不对称美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
                            街上的行人在她面前快步走过,他们的脸蒙在一层变幻莫测的光影中,如图(同)在尘世间游荡的鬼魂。
                            可以大致想象,5年后的城市或许是已经经过了翻修,而2175年的城市则是翻新前的模样。与5年后相比,2175年的城市相对淡化了“秩序”的存在感,而加强了自然的要素。所以,这一次,我们先从自然这一层次开始。
                            典型的自然景观,如“藤蔓”“阳光”等,常常与“废墟”相伴而生。在这里也不例外。繁荣生长的自然生命与“破败”的高楼形成一重对比,若再写一重动静对比的话,自然的生命力就能得到更生动的表现了(可惜作者这里没有选择这样做)。
                            小兔姬的感情倾向也直接在文中体现了出来,她“更喜欢”被自然所占据了的城市。事实上,这一倾向始终贯穿全文,是否可以看作作者自身对于自然的向往呢?
                            接下来是城市人的形象。
                            作者义无反顾地再一次加强了上一次描写中“城市人”的印象。这一次,即使是在白天,小兔姬依然看不清路人的脸:“他们的脸蒙在一层变幻莫测的光影中”。如果是由于梦境,那也还情有可原。不过作者的目的显然不仅仅在于营造梦幻感。比起上一次的“看不清脸”(冷漠),这一次的描写是“蒙在变幻莫测的光影中”,这是否意味着城市人不仅有意将自己与世界疏远,还(有意无意地)躲在谁也看不透的伪装之下呢?
                            在这里,城市人的形象被进一步丰富了。他们不仅是隔离的、冷漠的,还是戴面具的、捉摸不透的。所以说,在作者的印象中,“城市人”这一层面的描写是全面负面的。他们并没有与小兔姬产生任何交集,自始至终浑浑噩噩地活在舞台背景中,他们的群像是屈从的、颓废的、消沉的。
                            最后,人造物的层面。
                            上面一段描写中似乎并没有特别强调人造物,破败的高楼除外。不过,小兔姬遇到梅莉之后,作者又补加了一段描写:
                            小兔姬跟随着,梅莉的脚步向城市边缘走去。她看见了疯狂闪烁的信号灯,摇摇欲坠的指路牌,和飘忽不定的人影。高楼在慢慢变矮,最后完全消失在一片黄沙中。
                            在这里,城市所象征的意涵再一次负面化了。先前给人以安全感的人造物,似乎已经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信号灯”和“指路牌”。“疯狂闪烁”“摇摇欲坠”的动态描写给人以焦虑的忐忑感,渲染不安的气氛。而讽刺的是,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信号灯”和“指路牌”反而是为城市提供秩序、保障安全的景观。那么,为什么这时它们的象征意义会扭转呢?
                            问题依然出在“秩序”之上。
                            一定的秩序是好的,但过度的秩序就成为了指令和支配。而比起令人安心的高楼和铁轨,信号灯和指路牌无疑是指令与支配最露骨的体现。它们的存在令人悚惧,使人逐渐泯灭自我,沦为听从秩序的傀儡。将其与“城市人”的形象相联系,我们不难想象,正是由于无孔不入的城市生活的支配,他们才逐渐磨灭了个性,逐渐向城市生活所代表的秩序屈服。
                            而“高楼”与“铁轨”的存在何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支配呢?现代社会通过它引以为豪的丰功伟绩,为个人的幸福生活作出担保;但它何不也是在为每个人分配位置、为每个人划定旅程,从而悄无声息地合理化了个人意志的单向度化吗?
                            以“秩序”为出发点,让我们重新梳理构成“城市”的三重意象:“人造物”象征人类为自己所建构的秩序;“自然”象征无时无刻不挑战这种秩序的逆反力量;“城市人”象征向自己的秩序妥协、被囚禁于自己建造的秩序之中的人类。
                            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笔下“城市”的象征意义:他不仅仅是在控诉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在向人类构建于自然之上的秩序提出质疑和反叛。这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拒绝服从。在19世纪末,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之下,涌现了大批自然主义的作品,呼吁人们逃离城市、拥抱自然;或许,本文中的“城市”也正是这一思潮的回音吧。
                            最后,提一点写作上的小建议:作者笔下的城市比我个人印象中的要安静许多。或者说,作者对于城市的描写,集中于视觉一种感官,而对于其他的感官则调动不多。事实上,城市之所以令人感到厌倦和畏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嘈杂:列车与铁轨激烈的摩擦声,汽车刺耳的鸣笛声,不厌其烦的喇叭广播与广告,人群的喧哗、推搡、吵闹声……除此之外,还有嗅觉上的冲击:汽油味、烟雾味、尾气味、污水的腥臭味,等等。固然,2180年的都市是一个较为清净的场景;但对于2175年,是否可以将这些元素融入进去,加强城市负面形象的冲击力呢?如果这样的话,相信更能调动读者的情绪,更能体现人类构建的所谓秩序的虚伪、敌意,而小兔姬对自然的向往也就会更加合理。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17楼2018-08-25 21: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