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勿人水吧 关注:13贴子:227
  • 3回复贴,共1

唐后主--李煜的文学造诣 [zt]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唐后主李煜的杰出成就是词的创作。要评价他的词,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身世道遇。这里试把李煜的生平分为三个时期:一,从南唐始祖升元元年、晋高祖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到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即从他一岁到二十五岁即位。二,从建隆二年到开宝八年(975),即从他二十五岁到三十九岁国亡降宋。三,从开宝九年(976)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即从他四十岁到四十二岁被毒死。(原注:李煜的生平经历,见于陆游《南唐书》卷三《后主本组》,马令《南唐书》巷五《后主传》,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南唐二主年谱》。本文所述李煜生平事迹,即据以上三书,不再一一注明。)试结合他的创作来谈。 
一、从韬晦到即位 
    李煜生于五代时南唐始祖升元元年、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初名从嘉,即位时更名煜,字重光,中主璟第六子。他生得阔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这种相貌,遭到长兄太子弘冀的猜忌。他为了避祸,号锺隐,别号莲峰居士、锺山隐士,表示愿意归隐,无意参预政事。把精力放在读书,研究诗词、书法、绘画、音乐上,他的书法学柳公权(见陆游《南唐书·后妃传·后主保仪黄氏》)。陶毅《清异录》说:“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之撮襟书。”他还善于评论书法,《砚北杂志》上说:“南唐李后主谓善书法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独献之俱得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从李煜的书法和他的论书法里,可以看到他的艺术鉴赏,有辩证观点。遒劲同颤曲似矛盾,可是他的金错书,却是遒劲与颤曲的结合。有美韵的往往俊迈,有力的往往挺秀,得意的往往会变化,得气的气盛言宜往往合格,得法的往往合于规拘而不狂,可是他却能从美韵中看出有失俊迈的,从有力中看出有不秀的,从得意中看出有失掉变化的,从得气中看到有失去体格的,从得法看到有失于狂的。从这样的艺术鉴赏中,可以看到他的艺术鉴赏力,这种鉴赏力可以和他的词的创作成就相通。他的画也这样。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后主才识清瞻,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他的画怎样远过常流呢?都穆《寓意编·题后主墨竹》说:“此幅予家旧物,骤而阅之,但见其老干霜皮,烟梢露叶,而披离偃仰若古木然,谛玩久之,始知其为竹也。世之评画者谓后主墨竹清爽不凡,殆得之矣。”清爽不凡自然远过常流,老干古木应该和枝叶离披的竹子不一致,他却能够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这就跟劲直和颤曲的结合那样,达到艺术的统一。这对于理解他的词的艺术成就也有帮助。 
     南唐始祖升元四年(940),李短四岁,后蜀赵崇祚编选的最早的词集《花间集》,由欧阳炯于这年作序,所选自温庭筠、韦庄以下,总结了从晚唐到李煜以前的词的成就。欧阳炯在序里称为“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指出它的缺点。李煜在这种词风的影响下,正象他的绘画一样,凭着他的艺术鉴赏力,做到清爽不凡,远过常流,不为风气所囿,《图画闻见志》称:“李后主才高识博,雅尚图书,蓄聚既丰,尤精鉴赏。”他的高度的鉴赏力,使他破除了《花间集》浮靡的词风,使他的词清而不浮,艳而不淫,构成一种清丽的风格。他有《渔父》词两首,《花草粹编》作《题供奉卫坚春江钓叟图》:(原注:李煜的词,有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前有年表,次总评,每首词有笺。又有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有校勘订正,辨别是否为二主词。又有总评和每首词的评语。本文所引李煜词即据以上二书,不再一一注明。) 
 
 



IP属地:重庆1楼2009-06-01 10:17回复
    昨天贴的..今天早晨终于出现了...
    但未完豆嘛 , 后面部分浪个办也


    IP属地:重庆2楼2009-06-01 15:34
    回复
      继续贴上


      3楼2009-06-02 00:49
      回复
        找不到原贴了.....


        IP属地:重庆4楼2009-06-02 2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