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hera_leo_mel...吧 关注:20贴子:421
  • 6回复贴,共1

【转】欧阳询楷书《兰亭记》真伪考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田蕴章判定的《兰亭记》碑的书丹者是欧阳询。这是错断。论据有六:
1、文中“列坐其次”笔误为“列坐其间”;“列叙时人”漏一“列”字补写于后;“怏然自足”误写为“快然自足”。前两者说明丹书人并不用心,而最后的把“怏”字写为“快”字,这涉及到现在关于王羲之兰亭序文之中的一桩悬而未决的争论,清代康熙年间编篡《全唐书》时录为“快然自足”,此后一直谬种流传。唐代人临摹兰亭全书为“怏”字;清代人书兰亭全是“快”字;宋代人伪托褚遂良临写的兰亭虽象“怏”字而实为“快”字;唯元代陆继善、赵孟頫等人临摹兰亭是“怏”字,我想这可能与他们既可获观唐人的临摹本又博学多才有关。
2、《序》是一种文体,《记》也是一种文体;而通观《兰亭记》全文不就是抄录《兰亭序》的全文,这哪里是《记》的体裁?“博览经史、尤精三史”,主持编撰百集《艺文类聚》的欧阳询岂能不懂?
3、《兰亭记》碑文中还有十二个字的写法与《兰亭序》原迹不同,其中重要的、仅次于“怏”字的是“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的“惓”字。纵观古代名人写《兰亭》都写为“惓”字,只有《兰亭记》中写为“倦”字;虽然古文中有时“惓”与“倦”通假,但此处“惓”的读音和字意都与“倦”字不同。
4、《兰亭序》全文324字,而《兰亭记》正文325字,多出一个“(曾)不知老之将至”的“曾”字。这个字在唐代的“响榻法”《神龙本》等摹本上是没有的。石刻《定武兰亭》是欧阳询用“响榻法”摹真迹《兰亭》后,太宗敕令勒刻上石立于禁中的。这个“曾”字是  南朝·梁书法家徐僧权的押署残迹。观《开皇兰亭》《定武兰亭》拓本的第15列末“不(知老之将至)”字旁边补有“曾”(或隐约“僧”)字,是押署“僧权”二字漫漶残存。
5、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兰亭,敕令文臣临摹。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命侍臣从辩才处赚得《兰亭》真迹,贞观十年(636年)太宗命弘文馆学士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赵摹等人“响榻法”摹成副本,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人亦有临本。观欧阳询的《定武兰亭》亦书为“怏然自足”;又怎么会早在贞观二年二月的《兰亭记》中书为“快然自足”?唐代离晋代不远,文辞变化相对不大,又有《兰亭》真迹获观,况且欧阳询身为弘文馆学士、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所以他绝对不会出现上述这类低级的错误。
6、把《兰亭记》与欧阳询的楷书石刻并几对观,无论是??年的《皇甫诞》、贞观五年的《化度寺》、贞观六年的《九成宫》,还是贞观十一年的《虞恭公》,都与《兰亭记》在笔法、结体、神采上有异。既非一脉相承,也可以断定是非一人所书丹。
综上所述,兰亭记是明清时代文人伪托欧阳询所书。这与其他众多的伪托名家的书法作品如出一辙,当然这些文人的书法造诣都不一般,毛笔退出主角以后的书法家们都望尘莫及。
另外,津门田氏欧楷讲座,好评如潮,功德无量。自叙家传宋榻本《九成宫》,虽唐榻李祺本《九成宫》千金而不易。坊间粉丝鼓噪出版,然与李祺本并几对观,可断定非出自同一碑刻。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出版商置精良的真迹拓本于不顾,反而追逐伪刻的“黑老虎”,何哉?逐利乎?无知乎?最终是误书法学子。
(附图三张,以正视听。) 正是:
家藏伪迹似欧阳,未误功成出华章;
指鹿为麋无铁证,追名逐利少担当。
文人授业良知在,墨客传书浩气扬;
识短技长应对称,石碑误断令人伤。


1楼2018-09-06 16:15回复
    我感觉楼主的论断确实有依据,楼主对历史上的各种细节也进行了考证和对比,为学认真哦。不过,有一说一,对于兰亭记的真伪,我们可以继续考证探讨,但田老的论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至少大概解释了这个兰亭记应该不是集字而成。争议总会存在。有人说是翻刻本,即便是这个是翻刻本,也是比较好的翻刻本,在兰亭记原石早已难寻,甚至翻刻本的原石据说在文革中被破坏的情况下,田老提及兰亭记并将其出版,无疑是一件对欧楷书法史都有一定意义的事情,至少让若隐若现的楷书兰亭记和对兰亭记的争论开始出现,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儿。至于田老的家藏九成宫,翻两页基本都知道那不是原石,不存争论,虽然田老不认这个事儿。不过即便是翻刻本,田老将其出版,也为大家提供了参考,并且对市面上流传的翻刻本,也有了对比,让一些手拿翻刻本当珍品卖的黑心商人不能拿这个再骗人。楼主是个认真、有心的人,赞一个。


    IP属地:北京2楼2019-11-19 13:26
    回复
      近日,我也在考证兰亭记,我想,如果是集书而成,应该有个别字会与现存九成宫、皇甫碑相同。尤其是皇甫碑,与兰亭碑书写风格最相近。我以沈道荣编写的《欧阳询楷书字汇》作参考,对比了兰亭碑的每一个字,发现没有一个字与现存碑帖相同。我想集书之说不太可能。尤其是像“修禊”的禊字,是很难集的。列坐其次的次字,也不可能用间字取代。我个人倾向于同一人书写完成。至于是仿作还是欧作,就我个人对比后的观点,与欧体风格尤其是皇甫碑符合度很高,应系欧作无疑。


      IP属地:浙江3楼2020-06-18 11:53
      回复
        今天又看了一遍,暂得于己,错写成暂得于已。欧公不应犯此低级失误。


        IP属地:浙江4楼2020-08-03 16:01
        收起回复
          写那天喝酒了,所以有误。比如漏字后补,比如怏与快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3-04-03 21:00
          回复
            这个兰亭记写的感觉有点像林则徐写的笔风,比四欧少了点什么,感觉是有些拘束过度,但无论哪个写的,都绝对是欧楷圣手,值得学习。


            IP属地:河南6楼2024-07-18 1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