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吧 关注:117贴子:553
  • 0回复贴,共1

浅议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几个不良倾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过去,人们由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足以及受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他们对许多事情的处理往往表现出非左即右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一、重视英语,轻视母语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以后,外语,特别是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而且它还是国际竞争的武器。因此,英语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是今非昔比。在全社会重视英语的同时,很容易忽视汉语的学习。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国际化正在成为新的时代特征,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的最为重要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其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这样的环境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英语比汉语还重要,从而忽视汉语的学习。不重视英语是错误的,因为重视英语而忽视了对自己母语的学习也同样是不正确的。在四川,每年都有许多高职学院的学生参加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我们学院每年就有5000-6000人次报考,同样在全国,每年有几百万的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我们的母语―汉语就没有这种规模的考试。这就足以说明重视英语而忽视母语。再比如,近年来汹涌澎湃的出国潮及其低龄化,与此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要想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必须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我国英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但是,我们在重视外国文化的同时,却很容易忽视中国文化。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中国的大学生们来说,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祖国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其次是使用英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便于考研或找个好工作。有些英语专业毕业生,都不知道“孔子”用英语应该怎么说,也不知道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文学名着在英语中该怎样翻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不多。如果在学习外国文化的过程中,不善加引导,学生很容易会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很容易忘记甚至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加强民族文化的学习必不可少。这样才有利于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鉴别和鉴赏外国文化的能力。
  二、重听说,轻读写
  过去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就是强调词汇、语法、翻译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了所谓“哑巴英语”的现像。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又诞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开始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学生的听说能力逐渐提高,交际能力不断加强。这时有些人甚至提出听说重于读写的观点。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读写能力。首先,听说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写能力的水平。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并通过内部语言系统进行加工,进而转化成一定程度的外部语言,而阅读是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没有足够量的阅读,要想提高口语能力也是不可能的。其次,读写能力有助于听说能力的提升。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的结论:读写能力好的学生,他们的听说能力也普遍强于读写弱的同学,那些词汇量小,语法基础不牢的学生就听不懂单词句子,当然听说能力不可能有多好。所以,只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忽略读写训练是不可取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本身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听


IP属地:山西1楼2018-09-08 11: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