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吧 关注:15,918贴子:271,936

史可法为什么不能长期守住扬州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8年09月04日 12:48:11
来源:冷炮历史


IP属地:江苏1楼2018-09-09 20:17回复
    扬州从隋唐两朝开始,就是江淮流域非常重要的城市之一。如果占领了扬州,就可以威胁从江南向北方输送粮食税赋的大运河。因而没有朝代会不重视对这座城市的保护。然而,在1645年的清军南下攻势中,扬州城以非常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攻陷。
    为什么一心挽救大明朝的忠臣史可法,就没有办法在扬州坚守更长时间呢?


    IP属地:江苏2楼2018-09-09 20:18
    回复
      扬州城的防御设施 其实并不算强
      扬州城的迅速陷落,既是因为在史可法原本的战略布局中,就没有将扬州作为主要防御支点。更重要的是,明朝军队的武器技术已经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清军。
      历史上,扬州从汉朝开始就是江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到了隋唐时期,更是成为了中原政权控制江南的必要基地。但随着江南经济的崛起与北方经济的衰退,长江两岸的资源已经不可救药的向着南面倾斜。扬州因为大运河的存在而继续成为一个交通要道,却已经不再是重要的设防城市。


      IP属地:江苏3楼2018-09-09 20:18
      回复
        扬州在明朝的江南城市群中 并不突出
        明朝建立后,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是南京。那里是朱元璋到建文帝时代的首都,也是后来明朝的留都。朱元璋从南京发家,所以一直将大量的资源堆砌到这里。明朝全国最重要的城市防御建设之一,就是南京的城墙工程。类似的事情在后来的北京和西安也有重现。
        扬州则因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江都地位,所以不再被要求建立强大的城防。东亚集权帝国体制下的防御规划,往往是在几个大型城市上不惜巨资,而小城市则没有多少余额可供支配。扬州虽然要紧,但绝对比不上那些边境线上的要塞城市,自然不可能建立完善的城防。只要能够抵御一般的盗匪即可。

        扬州城防设施的水平 可以从这段残存的城墙中看出
        史可法在设计南明的防御体系时,也没有将扬州视为重要的前沿。他将大量撤退到淮南的明军与投诚的农民军一起,布置成从淮河出海口到今天安徽境内的四个独立军镇。这就是历史上的江北四镇。而扬州则隶属于长江以南的南京管辖,是朝廷官员在长江以北的驻地。作用至多就是一个后勤补给站。
        按照史可法的计算,江北四镇的几十万部队足以抵抗清军和农民军的强攻。而且在每个方向上,都有着类似双重防御的配置,扬州是非常安全的。但因为江北四镇的不愿意作战,他的计划很快就土崩瓦解。布置的地方军,不仅不能保护扬州与长江沿岸,甚至在加入清军后反戈一击。这就将扬州一下子推到了战争的最前沿。


        IP属地:江苏4楼2018-09-09 20:19
        回复

          江北四镇的瓦解 让扬州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随后进行的扬州战役中,清军的先头部队并没有进行强攻。史可法此时还有理论上的援军在江对岸的南京布防。只是混乱的弘光政权,根本没有人有魄力和精力来调集部队增援。清军则在几乎无人干扰的情况下,顺利的将红衣大炮运到了扬州城下。
          虽然红衣大炮最初只是欧洲16世纪水准的海战舰炮,但在东亚却是可以摧毁城墙设施的超级攻城武器。因为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从远距离轰击敌船,所以较长的射程让东亚军队手里的土质武器都没有可以还手的射程。这就让清军在掌握了少量红衣大炮的技术人员之后,足以对任何明朝城市构成威胁。


          IP属地:江苏5楼2018-09-09 20:20
          回复
            16世纪的欧洲海战火炮 成为了17世纪的东亚攻城利器
            由于明朝自己根本已经没有成规模的制炮队伍,也就发展不出可以同清军抗衡的炮力量。陆续从澳门再购买的武器数量,根本比不上加班加点开工的满洲工场。何况红衣大炮的巨大后坐力本身,也会对传统的城墙结构造成破坏。当年袁崇焕在宁远城使用这种武器,就要对城墙的局部做必要的改造。但史可法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也就没有提前做任何准备。
            最终,在技术等各方面都落入下风的明军,等到清军的大炮到位,就迅速失去了对城市的控制。平日里用于防御盗匪、民变和应付检查的城墙,根本没可能挡住西洋火器的攻击。史可法也就只能带着很少的部队去坚持巷战。结局如何,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IP属地:江苏6楼2018-09-09 20:20
            回复
              独木难支


              IP属地:辽宁7楼2018-09-10 05:27
              收起回复


                8楼2018-09-11 06:51
                回复
                  明末很多名臣很厉害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9-13 20:16
                  回复


                    IP属地:辽宁10楼2018-09-14 10:34
                    回复
                      大势已去


                      11楼2018-09-16 09:45
                      回复
                        回复:apptong
                        “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和“正蓝旗”这四旗中的“正”字应该读作什么?很多人都读成zheng。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zheng。只要看一下代表八旗的旗帜图案,就会恍然大悟。
                        正黄旗是杏黄底团龙图案,正白旗是白底团龙图案,正红旗是红底团龙图案,正蓝旗是蓝底团龙图案,这四种都是一整面旗子。而镶黄旗是将正黄旗的图案镶一个五边形的红边。镶白旗、镶蓝旗也是将正白旗、正蓝旗的图案镶一个五边形红边。镶红旗为了区别颜色,所镶的边框变成了白色的。可见“正”即“整”,应读zheng。墨尔根觉罗·永宁所著的《清十二王》里面,对四旗的描述,用的就是整黄、整白、整蓝、整红。


                        12楼2018-09-16 13:55
                        收起回复
                          历史周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9-21 19:55
                          回复


                            14楼2018-09-22 17:03
                            回复
                              翻篇


                              IP属地:辽宁15楼2018-09-23 05: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