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党吧 关注:3贴子:195
  • 10回复贴,共1
作者 李子扬
经济学主要分析成本和收益的问题


IP属地:河南1楼2018-09-17 17:53回复
    经济学强拆三观 成本和收益是生活中永久存在的 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


    IP属地:河南2楼2018-09-18 17:18
    回复
      知识是活动的副产品 大量知识是无法用文字的形式来传递的 很多知识是干出来的 不是学出来的 中国之所以改革成功 而俄罗斯失败 是因为中国是开门改革 而俄罗斯是闭门改革 中国的优势之处是港澳台地区 一直给我们输出着易于接受的经验
      温州为什么现在发展起来了 因为温州以前很穷 没办法种地 国企也少 养不起自己 于是就有了悠久的经商传统 小商小贩遍地 经商知识很多 温州人走南闯北积累了很多知识 容易接受更加先进的东西
      反之东北 一直都是黑土地养人 国企遍布 所以对于外来的知识比较排斥 所以比较落后
      中国的开放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会就开始了洋务运动 当时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所以一直不接受西方的东西 最后也就学的四不像 而日本就学的比较彻底 敢于清空自己 无论是当年的学工业 学制度 还是今年学足球 日本的学习能力惊人 一两代人就完全学出了一个翻天地覆 而这种知识结构一旦扎根 就坚如磐石一般的变为了发展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两次世界大战都被炸成立废墟 而十几年都缓了过来的原因


      IP属地:河南3楼2018-09-18 17:31
      回复
        世界上有三种行为 第一是非人类行为 第二是人类行为后果 第三类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 这里就有一个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 以房子拉动经济 结果发现房子卖了10万亿 贷款债务增加7万亿 而GDP才增加5万亿 最后拉动经济的根本不是房子 而是债务 所以 市场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因素
        北方一个小区电梯坏了 只能给政府写信 宁愿坐着坏了的电梯 也不自己修 而南方广场舞扰民 他们自己买了一个消除广场舞音响的设备 问题迎刃而解


        IP属地:河南4楼2018-09-18 17:47
        回复
          计划经济都是徒劳的 只能是分散的 多中心的 小规模的 而市场经济才能常态化
          人都是容易激动犯错的 不容易改正错误的 也不愿意听别人的批评 甚至连自己的内心都市场处于蒙圈状态 比如厌恶损失 奖励一万 跟罚款一万 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罚你一万 你会非常生气 奖励你一万 再罚你一万 你也会生气 因为奖励你的一万 你没有计入收入 而罚你的一万 是从你的既定收入中国剔除的 变成了实际的支出 再比如 人的思维都是片面的 很多人只关心空难 而不关心每天发生了多少交通事故
          三 人对于性感的东西 喜欢性感思考而不喜欢理性
          企业家跟政府的关系 有三种说法 一是 雇更多的工人 呐更多的税 为政府承担责任 意思是听话就好 二是 要跟政府斗争 抗争管制和敢于 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 先绝对服从 再努力沟通 力争改变 比如国内现在很多公司都有一个部门 直接跟CEO汇报 叫做政府关系部 主要是跟政府打交道 整天吃吃喝喝 哥长哥短 但到关键时刻 能为公司争取不少利益 甚至有的公司员工 本身就来自政府官员 不把对方妖魔化 也不把问题简单化 在合作的背景下寻求改变 这叫做合作性改变
          总想切断对方石油的有两个 一 是伊朗 一 是俄罗斯 伊朗认为自己控制了欧洲30%的石油来源 只要我不给她石油 他就得石油危机 然后欧洲就完蛋了 结果欧洲下了狠手 先是宣布不从伊朗进口一丁点石油 然后美国跟风 伊朗方面就你不买 我还不卖呢 结果伊朗85%的的收入没有了 结果是欧洲从别的地方进口石油 伊朗却扛不住了 13年底 主动消核 以图恢复石油贸易出口 另一方面 俄罗斯也动不动就切断别人的石油管道 08年金融危机之后 俄罗斯就学乖了 所以结论就是 在全球化的今天 有钱就能买到东西 最可怕的不是别人迫害 而是穷 真要穷了 别人迫害不迫害你 你都吃不好 穿不暖
          至于 如何花钱 有巴西跟美国两个例子 中国赚了钱都拿去生产再建设 而巴西拿了钱都去大肆搞社会福利 相当于把钱花在了当下 并没有为了未来储蓄 中国花了一半的钱来建设 巴西只有19% 以至于巴西的公路非常颠簸 很多公司高管只能用直升机上下班 而大量的钱用于消费 巴西的物价水涨船高 高物价 高福利 随着而来的是高税收 没人干活 所有人都在享乐 巴西走在下拨路也就不稀奇了
          教育方面 作者的观点是 有了钱才愿意接受 更好的教育 而不是因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才有了钱
          意大利人一开始到了美国 一开始更注重职业技能培训 比如上个蓝翔技校 后来意大利人的收入提高了 就开始上美国正规的学校了 教育到底有没有用呢 可能真的没什么用 比如历史和政治 政治是给你传输思想 至于历史 很多都是错误的 没什么用处 所以说 上学知识代表你以后的致富机会比较大 而对于一夜暴富的作用则没有那么大 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在一定程度上 教育只是起到一个去别人的作用 区别你是不是人才 用考试的方式


          IP属地:河南5楼2018-09-18 18:28
          回复
            关于读书 有两点比较重要 第一 是要从头到尾的读 这样更容易建立只是体系 第二 要带着问题去读
            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的治理 1900年 美国平均的寿命只有47.5岁 而之后直线增长 2000年之后达到了77.5岁 这是为什么呢 大气污染的环境并没有让人们减寿 反而让人们增寿了 这并不是说污染有利于长寿 只能说污染所带来的身体损害被工业化所带来的福利对冲掉了 比如印度 一直是使用的牛粪稻草秸秆烧火 烧火之后会留下巨大的PM2.5的污染 后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找到了清洁灶具联盟 给印度发放了3000万部清洁厨房灶具 但是没卵用 成本高 不 方便 没办法维修 最后只能放弃使用 所以社会发展达不到一定层次 你给他先进的东西 他也没办法用


            IP属地:河南6楼2018-09-18 21:53
            回复
              关于食品的问题 食品是人们精心选择的结果 比如 小麦天生变爱麦秆脱落 但是有个别不脱落的 被农民发现了 方便收个 于是就大力培育这种不脱落的 慢慢的 这种麦秆不脱落的才成为了主流
              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是根据人的需要变形出来的 所谓的原生态根本不存在 农业显示经过了农业化改造 后来又经过了工业化改造 正是因为人对自然的改造 才使人获得了更好的生活
              作者认为早起的转基因是农民主动寻找变异了的农作物 而转基因在实验室里经历了远超传统食品的严格检验 理论上已经做到了对人体完全无害 并且转基因还成本低 价格低 检测严格 所以作者钟爱转基因


              IP属地:河南7楼2018-09-18 22:01
              回复
                质量下降 是生产扩大后首先会产生的现象 是产品走向大众化的必经之路 原来只有少数人能用的东西 逐渐大众化 这种市场扩张的第一步 往往是山寨 假冒伪劣 他的意思是高质量还在 只要你花足够的钱 就能买到高质量的东西 但假冒伪劣 也是一种产品 购买力不同 能用到假冒伪劣 总比什么都用不到强 况且 如果杜绝假冒伪劣 只能让真品更贵 作者认为消灭低劣产品并不能靠打击和监督 而是要靠生产的发展 产品综合质量提高 价格下降 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劣质品的空间 这牵扯到一个打击创新的问题 还有一个成本的问题 所以不赞成


                IP属地:河南8楼2018-09-18 22:07
                回复
                  1951年7月 公安部颁发了《城市户籍管理暂行条例》 其中指出 维护社会治安 保障人民安全 的宗旨 对户籍制度治安作用的强调作用非常明显 当时还是比较宽松的 人民有迁徙自由 当时城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于是政府就鼓励市民到农村去 也劝阻农民不要到城里来 之后就成为了一种思路 只要城里就业不好 就把人往农村赶 但是苏联援建 我们顺势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当时没有钱 想了一个带血的办法 强行把借款利率压低 然后停止换汇 全国低工资 低能源价格 低农产品价格 福利也不投入 等于关门印钞票 然后让工人买单 又怕把工人逼的太惨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农民弄的更惨 让农民为工人买单 还怕轻工业阻碍重工业 也是将工业收归国有 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就是这样 为了一个重工业计划 就把所有的东西都计划了 甚至农产品都要统销统购 农民不干怎么办 1952年土改让农民得到了土地 1956年又通过农业集体化把土地收了回来 1958年大跃进 人民公社兴起 参加公社的农民达到99.1% 就是说农民基本丧失了土地 这时候农民想要生活只能变成流氓涌向城市 但此时我们出台了控制盲流的指示 通过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民流向城市 甚至严格到 不让粮食部门给流民提供食物 不让给这些农民提供工作 这时候我们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 彻底的以法律形式限制迁徙 必须持有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 或者 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入证明 才能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但即使这样 还是造成了一千多万农民变成了城市职工 后来大跃进的泡沫破灭了 城市物资紧张 于是就发动了上山下乡 以接受贫下中农的理由 让城市人口离开城市 缓解 城市工作岗位稀缺的事实 70年代后期 知情返回城市 恢复了城市户口 并做了特殊安排 把城市福利和户籍挂钩 进一步加强了城乡户籍制度的壁垒 这就是户籍制度 伴随着计划经济而生 人民失去了自由 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机会 改革开放后 计划经济的牢笼被一点点的砸烂 户籍改革却屡屡举步维艰 但总体的方向越来越宽松 作者相信 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户籍制度 就在不远处 房子背后凝结的地域福利 肯定也是越来越少


                  IP属地:河南9楼2018-09-19 22:55
                  回复
                    关于汽车限购 和 市场搬迁 作者分析了为什么汽车限购既解决不了问题 又造成了居民生活不便 答案关键在于税收 购买汽车 又购置税 车船税 消费税 燃油税 只有车船税归地方 其他的购置税 燃油税 消费税 归中央 于是出现了一个问题 税收都被中央拿走了 麻烦却留给了地方 这就跟北京清理服装市场 小商品批发市场一样 比如动物园批发市场 年营业额接近200亿 税收接近6000万 而为了环境交通 管理市场 地方政府投入的数字都不止六千万 所以对于财政来说 是无所谓的 所以趁着上面要清理低端产业 就顺势把这种不赚钱还麻烦的市场清理了出去 所以得出的经验就是 让别人赚钱的生意 才能干的长久 永远剥削别人 坑别人 是不能长久的
                    再比如我们生活中的盐 历朝历代都是盐铁专营 以盐收税 因为盐这个东西 每个人都要用 还用 的不多 所以大家不知不觉 也不反感 还逃不掉 如果收人头税 他就隐匿人口 如果收粮食税 他就自己种 但是盐自己造不了 产盐区都被国家控制了 所以这是最早的垄断
                    比如小时工 每小时20 多干多得 如果政府规定 保护小时工权益 干两个小时 就有半个小时的带薪休假 这样一来 看似从两小时40 就变成了50 但雇主肯定会压价 变成每小时16 这样小时工的收益并没有增加 反而可能会减少 那么有人建议 直接设置个最低工资标准 规定必须每小时不少于20 作者假设了 雇主可能会让小时工 把3小时的活 两小时干完得了 干不完就自己干吧 于是小时工又变成了每小时20了 一天40 还增加了雇主的负担 于是又有人建议了 要保持小时工合法权益 必须跟雇主签合同 于是雇主就开始打小算盘 原来一周干三天 每天三小时 一月就是36小时 每小时20就是720元 现在只能付两小时的钱 于是一个月就是600 相当于月保护 越少 那么再提高最低标准呢 那么雇主就完全自己干了 不请小时工了 小时工反而失业了 作者说这些主要讽刺了新劳动法 和 最低工资标准 认为这些阻碍的企业的发展 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最后好好的市场 不得不去破窗 政府又得靠投资拉动 又得扩招公务员来解决 作者认为 只有保护市场 让市场有活力 才是对劳动者最好的保护


                    IP属地:河南11楼2018-09-20 17:03
                    回复
                      经济学的核心 短期波动看需求 长期增长看供给
                      书 首先要有控版权 控版需要花费的钱多 其他的 印刷 花不了多少钱 所 印刷就是边际成本
                      作者举例软件开发,需要雇人然后租场地,带宽等等,花了1000万,这些钱花出去如同石沉大海,无论你做的出来做不出来都花掉了,所以叫做沉没成本
                      互联网的特点就是靠规模形成效益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IP属地:河南12楼2018-09-20 17: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