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罗京
罗京走了。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真的并不感到突然。因为,早在听到他患上癌症的消息时,我立刻联想到的是他来到我校开讲座时的情景和他对同学们提问作出的回答……那情景、那回答,不由得让我得出一个结论:罗京太累了,他是累倒的。这时,我和许多人一样,只有一种心情---难舍!
难舍他来学校讲座的情景。那是怎样的情景?当时,我们的学校还在顺义的丁甲庄,罗京真的是在百忙中挤出时间赶远路来到我们学校,而且当晚他还要赶回台里继续他的工作;而即便如此,他依然认真地开讲座、解答同学们的提问,与老师、同学们拍照留影,还接受了学校小记者团的采访提问……今天想来,他走时一定相当疲惫了,回去后却还要坚持继续工作;而整个活动中,他没有丝毫的敷衍、厌烦,而是始终保持着认真、谦和、真诚的态度。
难舍他与同学交流时的问答。那又是怎样的问答呢?有同学问:担当央视的新闻主播后,当遇到挫折时,您是怎样对待的?他很快地回答:至今,在工作中,我还真的没有遇到过挫折。每次播出前,我不仅反复检查自己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还会和相关的所有工作人员一起检查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平时,对专业从不敢懈怠,所以在遇到紧急直播任务、来不及准备时,也能做到不慌乱,不出差错……
是的,这就是罗京,让我们难舍的罗京。
即便是在高烧不断、已经感到身体严重不适的时候,他也依然是以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真挚的热情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远赴偏远山区的学校与那里的老师和孩子倾心交流;即便是在病情确诊后,他也依然坚持着完成火炬传递和奥运直播任务后才平静地告知台里,他“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即便是在化疗中,他也依然坚持以神采奕奕的面貌出现在电视观众面前,完成2008年8月31日的最后一次新闻联播;即便是在漫长而痛快的治疗中,他也依然乐观、坚强,极其认真地配合治疗,同时不忘关注新闻联播节目。
在此,我们不必罗列他在央视承担的长期或临时的各种重要的任务,也不必列举他多年来所收获的各种荣誉,因为我们懂得这一切的背后是他真诚而辛劳的付出;我们也懂得他那庄重、大方、沉稳、流畅、悦耳的主播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更理解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为什么会有许多人远道而来参加吊唁。
工作中严谨认真、细致周到,生活中多才多艺、谦恭平和,磨难面前乐观坚强、有超强的耐力和忍受力……这就是罗京留给我们的,也正是他最让我们难舍的。这样的罗京,不能不让我们敬仰,也不能不让我们牢记!
愿天堂中的罗京更多一些快乐!
罗京,走好!
2009年6月11日 (刘俊红老师致的悼词,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