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仰卧位
评定屈肌张力时,首先将关节屈到最大程度,再被动伸关节到最大程度。
评定屈肌张力时,首先将关节伸到最大程度,再被动屈曲关节到最大程度。
被动活动速度:1秒钟,数“一千零一”。
标准如下:
“0级 无肌张力增加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出现的突然卡住,然后释放或
现最小的阻力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ROM50%内突然出现卡住,当继续把ROM
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较小的阻力
Ⅱ级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
能较容易地移动
Ⅲ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Ⅳ级 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三级分法 传统的平衡功能三级分法,又自称Bobath法,具有容易掌握,易于判断,操作不受场地备限制等优点,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平衡功能评定之一。三级分法将人体平衡分为坐位平衡和立位平衡两种状态,每一种体位下又都按照相同的标准分为三个级别进行评定,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平衡:属静态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坐位或站立位)。
二级平衡:即自动平衡,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在来的体位。
三级平衡:即他动平衡,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中移动身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持原来的体位。
偏瘫步行能力
0级:不能站立、行走。
1级:室内在他人扶持下可以步行10m以内(室内辅助下步行)
2级:室内在他人监护下步行20m(室内保护步行)
3级:室内独立步行50m以上,并可独立上、下高18cm的台阶2次以上(室内独立步行)
4级:持续步行100m以上,可以跨越20cm高的障碍物和上下10层阶梯,16cm高,25cm宽(建筑物内步行)
5级:持续步行200m以上,并可独立上下阶梯(16cm高,25cm宽)步行速度达到20m/min以上(室外独立步行)
评定屈肌张力时,首先将关节屈到最大程度,再被动伸关节到最大程度。
评定屈肌张力时,首先将关节伸到最大程度,再被动屈曲关节到最大程度。
被动活动速度:1秒钟,数“一千零一”。
标准如下:
“0级 无肌张力增加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出现的突然卡住,然后释放或
现最小的阻力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ROM50%内突然出现卡住,当继续把ROM
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较小的阻力
Ⅱ级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
能较容易地移动
Ⅲ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Ⅳ级 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三级分法 传统的平衡功能三级分法,又自称Bobath法,具有容易掌握,易于判断,操作不受场地备限制等优点,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平衡功能评定之一。三级分法将人体平衡分为坐位平衡和立位平衡两种状态,每一种体位下又都按照相同的标准分为三个级别进行评定,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平衡:属静态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坐位或站立位)。
二级平衡:即自动平衡,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在来的体位。
三级平衡:即他动平衡,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中移动身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持原来的体位。
偏瘫步行能力
0级:不能站立、行走。
1级:室内在他人扶持下可以步行10m以内(室内辅助下步行)
2级:室内在他人监护下步行20m(室内保护步行)
3级:室内独立步行50m以上,并可独立上、下高18cm的台阶2次以上(室内独立步行)
4级:持续步行100m以上,可以跨越20cm高的障碍物和上下10层阶梯,16cm高,25cm宽(建筑物内步行)
5级:持续步行200m以上,并可独立上下阶梯(16cm高,25cm宽)步行速度达到20m/min以上(室外独立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