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藏品吧 关注:22贴子:345
  • 8回复贴,共1

藏区老珠子,每个文玩人心中的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珠,从诞生之日至今。见证,承载着一代代信徒的信念与信心。也更像是一种人神交流的导体与媒介,那些数以亿万遍对佛菩萨的呼唤,对自己内心的洗涤都深藏在一颗颗念珠之间。
随着念珠的拨动,用最平静的古老方式在岁月中刻画下那些抹不去的烙印。佛珠一天天的磨损,一天天的老去,幻化出那些老物件特有的美感,晶莹剔透,灵若古玉。人的心灵也和佛珠一起得到升华。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过程。

取案头老珠,逐个置于放大镜下。会心凝神去体会去享受那一个个不同的微观世界,用我们的心灵去悄悄捕捉岁月走过的痕迹,留在一个个小角落里的影子。对于诸多珠友,我想都是一个极其享受的一件事。

在这些美丽的珠子上,生命刻下了沧海,桑田,酸甜,苦辣!我们一边感叹着昨天。一边感动着今天。这种时候,珠子便不仅仅是珠子了,它的媒介作用体现的更为明显,成了沟通古今为一线的使者,一个小小的开片,一个细小的风化都可能是一则美丽的故事,这种感觉,我想老珠玩家自然能懂。


1楼2018-09-28 11:55回复
    一些入门级玩友可能会有一些疑问,为什么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大多数的藏式老佛珠都有以下几条类似的特点:


    除去珠友清理过的,大多的原生态佛珠都比较脏,包浆之外还有一些油污。
    在藏族如果是虔诚的信徒,佛珠是不离身的物件,有机会就要持咒念诵,传统食品是酥油糌粑和风干肉奶茶,以前高原地区没有洗手的习惯,吃完顺手藏袍上一抹,以上食品都是油脂很多的,冬季高原地区风尘也很大,日久念珠自然脏和油污。


    2楼2018-09-28 11: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半的老藏式都是不够数的少则差一两颗,多则十几颗,不知道这样他们怎么使用。
      藏族群众听闻佛法都是在寺院或乡间的法会时,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持咒都是不太计数的,也不知道多少颗珠子是什么含义,寺院的僧人文化层次比较高,会对珠子数量有严格要求。如果念珠是从寺院流传出来的,一般都会足数,密宗修法也有用110颗的。普通人用的珠子缺失,除了不在意丢失的,还有有拿来当供品的,布施的,做药治病的,结缘的一些原因。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计数以百为单位,108的出现只是为了念经的时候100%超过100之数,可以多念几遍但确保不能少了,久而久之大家都多加8个备籽,其实每串100足矣,念经几万遍也就是计数器以百为单位的倍数,所以108粒即使少几个臧民也不会太计较。


      3楼2018-09-28 11:57
      回复


        佛珠的绳子都是松松垮垮的,可能是由于第二条的原因少了珠子造成的,但是足数的也都绳子太长,不好用。
        藏族人一般性格比较粗旷,没空跟咱们现在是的拆来拆去的为了美观折腾,他们就是念佛,绳子不断就不会换,假如是念佛用的老念珠原配的绳子,你看到念珠间隔很大显得绳子长,那是日久持咒的结果,一般不换为好。有很大的加持力。藏区有一种说法,珠子间隔远,心离上师和佛法就越近。说明你念佛很用功,使用念珠的时间很长,绳子都被捻松了。


        4楼2018-09-28 11:58
        回复


          佛珠绳子上面经常出现奇怪的东西,比如系着一段牛皮绳、几块贝壳,有的还有钥匙,铜片之类的。
          藏族人对念珠是很重视的,自认为的灵物,纪念物,家里的传家物,祈愿的绳结,活佛给的金刚结,都有可能拴在上面,为了给自己带来好运,或者供心佛。


          5楼2018-09-28 12:00
          回复


            一条珠子上面的隔珠有时乱七八杂根本不对称。
            可能是失散了从新穿的,老百姓自己穿的,僧人和有钱人家的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


            6楼2018-09-28 12:01
            回复

              另外,如果你收到一条特别简朴没任何装饰的老念珠,别不在意,可能是格鲁派的高僧或信徒使用的,格鲁派(黄教,又称善规派,戒律非常严格)的念珠一般不允许有什么装饰。


              7楼2018-09-28 12:01
              回复
                厉害!知识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0-05 07:0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腻害,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0-11 15: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