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吧 关注:584,047贴子:34,093,419

“漂流”在苏联的美国重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非原创,我只是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文章真假说句实话我暂时看不来,请诸位大佬看下真假,原文出处是《兵器》杂志2018年06期,第32页。

——苏联对美国T26E3重型坦克样车的研究测试
英国的“丘吉尔”坦克是西方盟国批量提供给苏联的唯一一种重型坦克。但人们很少知道,美国也曾经向苏联提供过重型坦克,但是只有一辆。这就是T26E3坦克,定型后成为M26“潘兴”式。
美国人在重型坦克研究领域的运气相当糟糕。M6重型坦克因极为落后的总体布置把自己逼入死胡同。而T26E3只是勉强划为重型坦克,按照同时代其他家的标准只能算是中型坦克。T26E3来到苏联后,与其它重型坦克一起参加了测试。
研发经过
美国T20/T23坦克研发计划于 1942年中正式启动。该坦克与其它美国设计的坦克截然不同。旧式美同坦克一直沿用了发动机后置、传动装置前置的总体布局。这是从英国维克斯 MKE型坩克上沿袭下来的。T20/T23 一反常规,采用传动后置的经典车体布局。这说明美国坦克的设计思想在逐步演进,研究同外同时期坦克吸收经验。其中苏联坦克发挥了很大影响力。苏联送给美国测试的T-34和 kv-1影响了该系列坦克的槪念设计。 主要是用独立扭杆悬挂(KV-1坦克) 取代了美制坦克一贯的非独立平衡式弹簧悬挂。尽管扭杆悬挂初期表现不佳,但后来还是赢得了肯定。
T23E3坦克的扭杆悬挂型后来称为M27,但是所采用的电传动表现糟糕,M27坦克随之下马。不过,该车的炮塔直接装在M4坦克底盘上,显著增强了旧型号的战斗力。

还没完,还要继续码字


1楼2018-10-03 13:57回复
    留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0-03 13:59
    回复
      OCR现在这么成熟为什么还在手打.... 扫描完校正下吧


      IP属地:天津3楼2018-10-03 14:01
      收起回复
        潘兴个脆皮也是重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0-03 14:02
        收起回复
          毛子潘兴预定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10-03 14:11
          回复
            好像同时期就德国将40吨级的坦克叫中坦吧,反正毛子直到解体都没有列装过50t级的坦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0-03 14:22
            收起回复
              试了多次,没法排版,只能作罢,无奈啊 ╮(╯▽╰)╭


              8楼2018-10-03 14:23
              回复
                苏联人还有克伦威尔,M18,M36,M24之类的,而且他们看不上M26(毕竟自己有IS-2)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0-03 14:33
                回复(4)


                  上面这个字配的是下面的吊着的M26这张图

                  苏联对T26E3的结构分析
                  5月底,苏联专家把T26E3运到了库宾卡试验场,并安排了一系列试验,包括车辆的结构研究,机动性检验和武器性能测试。按照试验惯例, 苏联专家首先进行了坦克结构研究。 随车赠送的大虽技术文件(包括一套坦克和火炮的扌喿作手册在内)极大地加快了工作进度。
                  苏联专家对T26E3的浓厚兴趣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是美国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重型坦克。其次,这辆坦克的布局与当时已经服役的美制中型和重型坦克截然不同。传动后置使T26E3坦克比M4A2 (76) W型坦克矮约20厘米,装甲更厚,安装了火力更强大的武器。
                  苏联坦克专家猜测,T26E3坦克的许多部件与通用动力T70坦克歼击车接近。这完全正确,特别是悬挂系统。动力舱内的布局让苏联专家颇感兴趣:发动机舱、散热系统和传动舱结合成一个整体,很容易整体装入和移出动力舱。苏联测试员高度评价了该项设计在维护保障上的优势。
                  当然,这种设计对适于野外修理动力系统的苏军维修体制来说是有缺点的。首先动力舱的重量达到了2吨,野战条件下起吊困难。其次,无法在野战条件下单独拆下发动机或变速器,维修困难。
                  T26E3和T70坦克歼击车都采用艾里逊的Torqmatic 900-T系列变速器和液力变矩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和双差速器结合成一个整体。T26E3和T70最大的差异是在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之间设置了一台行星减速机,能够有效减少液力变矩器的低效率滑转。
                  传动装置挪到后方后,驾驶舱变得相当宽敞。有两套扌喿纵装置,副驾驶离席后主驾驶任然能够正常扌喿作。驾驶员座椅高度可调节,分为4档,满足开舱和闭舱驾驶要求。总的来看,驾驶舱提供了舒适的扌喿作环境﹑视野良好。1945年10月,苏联专家进行坦克驾驶扌喿纵力检验。当坦克以一档进行最小半径右侧转向时,右侧杆拉力达到了350牛顿;左侧转向时拉力稍小,左侧杆拉力也达到了320牛顿。这都比JS-3坦克轻松不了多少。



                  10楼2018-10-03 14:54
                  回复(7)
                    这个好像是兵器知识里面的内容?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0-03 14:54
                    回复(4)
                      金币车预定


                      IP属地:广西12楼2018-10-03 15:05
                      收起回复
                        扭杆悬挂的发明使坦克有了巨大的进化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0-03 15:27
                        回复
                          m26越野比t44还强?司马安东快还原历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0-03 15:41
                          回复
                            主要是地形适应性特别好。馒头和潘兴都是,朝鲜战争很吃香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10-03 15:44
                            回复
                              后记,那个266工程我查了半天百度,貌似就是T-10(IS-8)的原型车,其实这篇文章是我在网上找下面这个的时候无意间找到的,《兵器》杂志我在12年上半年看到的这一期,当时这本书是我同学的,并不是我的。
                              -------------------专 题 37 成就与缺憾——ИС-3重型坦克的性能评介----------------------

                              -3这一期,网上能看到的都很短,都不全,不是完整版的,火力和火控那一栏,我清晰的记得提到过-3有电动方向机和高低机。后来16年时候在,某个游戏群里,有个群友正好有这本杂志,我就麻烦他拍成清晰的照片做成压缩包发给了我,但是后面17年由于电脑被人拿去乱搞导致这个资料也彻底没了,希望有这个杂志的吧友能弄个尽量清晰的拍照版的自行开个帖子发上来,或者做成压缩包给我一份,实在是感激不尽


                              18楼2018-10-03 16:14
                              回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