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至战国时期
据《禹贡》载,夏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华阳黑水惟梁州”,即秦岭以南,包括今陕南、陇南、四川、云南、贵州,皆为梁州之域。九州为当时地域之分,而非政区。州名取“西方金刚,其气强梁”之意,或言因境内有梁山,故名。二说待考。
夏代:境内建有褒国。《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褒氏……”《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殷卜辞中有“伐缶(褒)与蜀”记载。近几十年间在城固、洋县交界的湑水河下游沿岸发掘出近千件蜀式戈、铜人面具、兽面具,具巴蜀文化特征,而湑水上游出土文物属商文化特征。推论:商代,汉中地属褒国及蜀国,是蜀北方军事重镇,也是殷商向西南扩张的前沿阵地。殷卜辞中的蜀在陕南,包括汉中地区,其时蜀王与商王之间的战争,多发生于陕南。
西周:周初属梁州,后并入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东周:东周前期(约周平王二十至三十年间),褒国亡于庸,汉中地归庸国。周匡王二年(前611),秦、楚、巴联合灭庸,汉中北部地区属秦,南部归巴国所有(详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周贞定王十八年(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秦派“左庶长城南郑”。南郑之名始见于史籍。时此地属秦。周贞定王二十八年(秦躁公二年,前441),“南郑反”,即叛秦归巴。54年后,即周安王十五年(秦惠公十三年,前387),秦夺回南郑,旋又被蜀占据*,秦国势力退出秦岭以南。直到“周显王之世,蜀有褒汉之地”,“蜀王杜宇当七国称王时,以褒斜为前门”(《华阳国志·蜀志》)。蜀占据褒汉,并划沔中(汉水上游)与葭萌地为苴国,建宗藩。楚于此时在今安康一带置汉中郡,以御秦,辖区西至今石泉县一带。汉中之名,始见于史籍。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及苴、巴国,褒汉之地尽归秦。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即周赧王三年(前312),“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匄……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史记·秦本纪》)。至此,秦重置汉中郡,将汉水上游(今汉中地区)合入,郡治仍设于今安康,并设成固县(今城固,下同)。
折叠
秦代至民国时期
秦代:本地属汉中郡,郡治在西城(今安康,或言秦汉中郡治在南郊,待考),属县有:南郑、褒、成固、西城、旬阳、锡、安阳、房陵,其地域为今汉中、安康地区及湖北郧县一带。前3县在今本地区境内。
西汉:汉元年(前206),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高帝九年(前198)十二月,田叔为汉中太守,“治西城,属县十二”(《华阳国志》)。考《汉书》,汉中郡属县为:西城、锡、安阳、旬阳、长利、上庸、武陵、房陵、南郑、成固、褒中、沔阳(后4县在今汉中地区境内)。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新莽时期,改汉中郡为新城郡(《汉书·地理志》注)。
东汉:初,复更名汉中郡。汉中地为延岑占据,后为蜀王公孙述据有。建武年间(25~57)汉中郡治由西城迁至南郑(今汉中市),辖9县:南郑、褒中、沔阳、成固、西城、安阳、锡县、上庸、房陵(见《后汉书·地理志》),前4县在今本地区境内。
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降张鲁,复设汉中郡,并划出原属汉中郡的西城、安阳县设西城郡,划出锡县、上庸县等地,设上庸郡,划出房陵县地设房陵郡。至此汉中郡只辖南郑、褒中、成固、沔阳县,郡治南郑,其辖区与今之汉中地区略同。
三国时期: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占据汉中,自立汉中王于沔阳(今勉县)。章武元年(221)称帝,以巴、蜀、汉中、犍为蜀汉国。设汉中郡,隶属益州,郡治南郑,辖南郑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南乡县。其后,增设黄金县、蒲池县、兴势县(杨晨《三国会要》)。蜀汉武都郡辖有沮县(今略阳县),梓潼郡辖区含今宁强县地。
曹魏黄初二年(221)分安阳县西北设黄金县(后归蜀汉,在今洋县东),在今略阳县及勉县西北部设武都郡沮县,建兴七年(229)为蜀汉占领。魏灭蜀后,“咸熙元年(264),始分益州巴、汉七郡置梁州,治汉中”(《华阳国志·巴志》)。《寰宇记》引王隐《晋书》载:“魏末克蜀,分广汉、巴、涪陵以北七郡为梁州,理汉中之沔阳县”,即今四川省长江以北至陕南均属梁州(治所在今勉县旧州铺)辖,其汉中郡领南郑、成固、褒中、南乡、沔阳、蒲池、兴势、黄金8县。
西晋:秦始三年(267)立梁州于汉中(《晋书·地理志》)。州治先后移至汉中郡(南郑)、魏兴郡(今安康)、苞中(今汉中市北)等处。州下设汉中郡,领南郑、沔阳、褒(苞)中、成固、蒲池、兴道(太康二年由兴势县改)、黄金、西乡(太康二年由南乡县改)8县。
太康十年(289),晋武帝孙司马迪被封为汉王,汉中为其封地,汉中郡改为汉国,领上述8县。永康二年(301),赵王司马伦杀迪,汉国除,复设汉中郡,仍领8县。
永嘉元年(307),在蜀地的大成政权李离、李凤先后攻占汉中;次年,晋梁州治迁驻魏兴(今安康);五年(311)迁回汉中。
建兴元年(313),氐人杨难敌占据汉中。次年,杨以汉中降于蜀(成汉),汉中地为成汉所有,辖南郑、沔阳、褒中、成固、蒲池、西乡6县;兴道、黄金2县始属晋梁州(治魏兴),建兴二年后,亦归成汉。成汉设梁州于晋寿(今四川广元昭化镇),领晋寿、汉中等8郡,其汉中郡辖南郑、褒中、沔阳、成固、兴道、黄金、蒲池、西乡8县,今宁强县地属晋寿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灭亡,汉中复归晋。五年(349),桓温平蜀,收复梁州西部,州治迁回南郑。升平元年(357)梁州领汉中、魏兴、上庸、新城、广汉、德阳、遂宁、梓潼、巴西、宕渠、晋昌、晋寿、始宁、北阴平14郡,即今陕南、鄂西北、川北地。
晋宁康元年(373),前秦苻坚遣将略定梁、益二州,汉中归于前秦,仍设梁州,治仍设于南郑,领汉中、梓潼、广汉、德阳、晋昌、遂宁、宕渠7郡,其汉中郡领南郑、褒中、沔阳、成固、黄金、西乡6县;今宁强地属梓潼郡晋寿县。
晋太元九年(384),东晋将桓冲收复汉中郡及梁州;义熙元年(405),氐王杨盛占据汉中;九年(413)东晋刘裕遣将平蜀,收复汉中。至此,梁州治及汉中郡治迁驻苞中(今汉中市北)。梁州领今陕南、川北、鄂西北17郡,其汉中郡领苞中(原褒中县,九年改)、南郑、成固、西乡、黄金5县。
东晋时,因北方大部地区被氐人及其他政权占据,晋在汉中侨置秦州(原在陇西,后侨置襄阳,隆安二年由襄阳侨此),领武都、略阳、安固、太原、怀宁5郡,(前4郡皆侨于南郑),辖下辨、上录、河池、故道、陈仓、略阳、临汉、清水、上邽、桓陵、南桓陵、平陶、清和、高唐14侨县。南郑还侨设有始平郡。此一时期,南郑及苞中境内共设梁、秦2州7郡19县。义熙十年(414)东晋在沔阳县境内白马城(今勉县西)侨设华阳郡。
南北朝时期:汉中是南北政权争夺地带,前期属南朝的刘宋、南齐、萧梁政权,后期属北朝的北魏、西魏政权。
刘宋初,梁州治仍在苞中,领汉中等10郡,以及金山、北新巴、华阳、南阴平、北阴平、巴渠、怀安、宋熙、白水、南上洛、北上洛、安康、怀汉、怀宁、南宕渠等15侨郡,范围涉及今陕南、鄂西北及川北。元嘉十年(433)仇池王杨难当攻占汉中,次年刘宋夺回,将梁州、汉中郡治迁回南郑,废苞中县。汉中郡领南郑、沔阳、成固、西乡4县。今宁强南部属晋寿郡兴安县。
刘宋时期,南郑侨设秦州,先后领13侨郡:武都、安固、略阳、南太原、西扶风、西京兆、冯翊、金城、安定、天水、陇西、始平、北扶风;领侨县37:下辨、上录、陈仓、略阳、临汉、上邽、桓陵、南桓陵、平陶、蓝田、杜、鄠、郿、武功、华阴、始平、莲勺、下邽、高陆、万年、频阳、榆中、金城、朝那、宋兴、新阳、河阳、襄阳、临洮、河关、狄道、大夏、首阳、槐里、宋熙、桓道、中陶。先年,杨难当占汉中期间,刘宋在今四川境侨设有南汉中郡(南梁州)及南汉中、南城固、南沔阳、南苞中等县,具体地址不详。
南齐时期,仍在南郑设梁州,领70郡,其中实郡、侨郡25,荒郡45。其汉中郡治设于南郑,领南郑、城固、西乡、沔阳、西上庸(治所无考)5县。今宁强县南仍属晋寿郡兴安县。侨郡、侨县仍如刘宋时,惟建元二年(480)于侨置秦州内增设仇池、东宁2侨郡,分别领上辨、仓泉、白石、夷安和西安、北地、南汉7侨县。
萧梁初,梁州治仍在南郑,辖今川北、陕南、鄂西北,领汉中、魏兴等68郡,大部为侨郡、荒郡。汉中郡县仍如南齐外,于天监二年(503)设城郡及所属兴道县,即今洋县、佛坪县地,郡县治所在今洋县城;移秦州侨郡于城郡。天监四年(505)梁州刺史夏侯道迁叛梁附魏,梁朝梁州治迁驻西城(今安康),汉中遂属北魏。
北魏时期,在龙亭(今洋县东)设梁州,领晋昌、汉中、华阳、安康、丰宁5郡。永平四年(511)增领褒中郡。晋昌郡,延昌三年(514)迁治于龙亭,领龙亭、兴势、南城(今城固县南部)、永乐(今石泉县南及西乡县东南)县;永平四年复设汉中郡,领褒中、廉水(延昌元年设)、武乡(延昌元年设)县;华阳郡(北魏改侨郡为实郡),治设于白马城,领华阳、沔阳、嶓冢县;丰宁郡,正始二年(505)设,治设于丰宁城(今西乡县城西35公里),领丰宁县。
北魏延兴三年(473),氐人杨文度占据沮县武兴城(今略阳县城),建武兴国。正始三年(506),北魏攻克武兴城,设武兴镇,后改武兴镇为东益州,领武兴,槃头、落丛、仇池、广苌、广世、梓潼郡(后4郡在甘肃、四川境)。其武兴郡领武兴、长举县;落丛郡领明水、武都县,这些郡县均在今略阳县及其附近地境。
梁大同元年(535),梁州刺史兰钦收复梁州西部,改设北梁州,治所在南郑,领汉中,褒中、安康、晋昌、怀安郡,其汉中郡领南郑、城固、西乡县;褒中郡领褒中县;怀安郡(治设西乡县),领怀安、义存县;废廉水、武乡县及丰宁郡、丰宁县;设东巴州,领敬水郡,郡领木马县,州、郡、县均在今西乡县西部;设安宁郡、平南郡,均在今西乡南及镇巴境,领县无考。在沔阳白马城设西华州,领华阳郡,辖沔阳县;废华阳、嶓冢县。
西魏废帝元年(552),汉中为西魏攻占,仍设梁州,领汉中、褒中、城郡。二年改南郑县为光义县,其汉中郡领光义、汉阴、城固、白云(今城固北,新设)县;褒中郡领褒中、武乡(复设)县;城郡领兴势、龙亭县。同年,西魏攻占武兴等郡,改设兴州,治所在武兴,领顺政(武兴郡改)、槃头、落丛、华阳郡。其顺政郡领汉曲县(武兴县改)、灵道县(仇池县改);槃头郡领苌举、武世县;落丛郡领落丛(明水县改)、武都县;华阳郡领沔阳、华阳、嶓冢(复设)县。废帝二年(553)于今西乡境内设洋州,领洋川、怀昌、洋中、丰宁四郡。其洋川郡领洋川(今西乡县蒿坪山)、黄金县(今洋县东);丰宁郡领丰宁县;怀昌郡领怀宁县。这些州、郡、县在今西乡县、洋县、镇巴县境。
北周时,汉中中部为梁州,东为洋州,西为兴州。梁州治设光义县,领汉中、褒中、城、华阳郡。天和三年(568)改汉中郡为汉川郡,治设于光义县,领光义、白云(武乡县改称,将原城固北白云县并入)、城固县。同年,废褒中郡、并入汉川郡;城、华阳郡仍沿西魏建置。兴州(除华阳郡外)所领郡县如西魏;洋州领洋川郡、丰宁郡,领县无考。
据《禹贡》载,夏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华阳黑水惟梁州”,即秦岭以南,包括今陕南、陇南、四川、云南、贵州,皆为梁州之域。九州为当时地域之分,而非政区。州名取“西方金刚,其气强梁”之意,或言因境内有梁山,故名。二说待考。
夏代:境内建有褒国。《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褒氏……”《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殷卜辞中有“伐缶(褒)与蜀”记载。近几十年间在城固、洋县交界的湑水河下游沿岸发掘出近千件蜀式戈、铜人面具、兽面具,具巴蜀文化特征,而湑水上游出土文物属商文化特征。推论:商代,汉中地属褒国及蜀国,是蜀北方军事重镇,也是殷商向西南扩张的前沿阵地。殷卜辞中的蜀在陕南,包括汉中地区,其时蜀王与商王之间的战争,多发生于陕南。
西周:周初属梁州,后并入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东周:东周前期(约周平王二十至三十年间),褒国亡于庸,汉中地归庸国。周匡王二年(前611),秦、楚、巴联合灭庸,汉中北部地区属秦,南部归巴国所有(详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周贞定王十八年(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秦派“左庶长城南郑”。南郑之名始见于史籍。时此地属秦。周贞定王二十八年(秦躁公二年,前441),“南郑反”,即叛秦归巴。54年后,即周安王十五年(秦惠公十三年,前387),秦夺回南郑,旋又被蜀占据*,秦国势力退出秦岭以南。直到“周显王之世,蜀有褒汉之地”,“蜀王杜宇当七国称王时,以褒斜为前门”(《华阳国志·蜀志》)。蜀占据褒汉,并划沔中(汉水上游)与葭萌地为苴国,建宗藩。楚于此时在今安康一带置汉中郡,以御秦,辖区西至今石泉县一带。汉中之名,始见于史籍。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及苴、巴国,褒汉之地尽归秦。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即周赧王三年(前312),“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匄……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史记·秦本纪》)。至此,秦重置汉中郡,将汉水上游(今汉中地区)合入,郡治仍设于今安康,并设成固县(今城固,下同)。
折叠
秦代至民国时期
秦代:本地属汉中郡,郡治在西城(今安康,或言秦汉中郡治在南郊,待考),属县有:南郑、褒、成固、西城、旬阳、锡、安阳、房陵,其地域为今汉中、安康地区及湖北郧县一带。前3县在今本地区境内。
西汉:汉元年(前206),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高帝九年(前198)十二月,田叔为汉中太守,“治西城,属县十二”(《华阳国志》)。考《汉书》,汉中郡属县为:西城、锡、安阳、旬阳、长利、上庸、武陵、房陵、南郑、成固、褒中、沔阳(后4县在今汉中地区境内)。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新莽时期,改汉中郡为新城郡(《汉书·地理志》注)。
东汉:初,复更名汉中郡。汉中地为延岑占据,后为蜀王公孙述据有。建武年间(25~57)汉中郡治由西城迁至南郑(今汉中市),辖9县:南郑、褒中、沔阳、成固、西城、安阳、锡县、上庸、房陵(见《后汉书·地理志》),前4县在今本地区境内。
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降张鲁,复设汉中郡,并划出原属汉中郡的西城、安阳县设西城郡,划出锡县、上庸县等地,设上庸郡,划出房陵县地设房陵郡。至此汉中郡只辖南郑、褒中、成固、沔阳县,郡治南郑,其辖区与今之汉中地区略同。
三国时期: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占据汉中,自立汉中王于沔阳(今勉县)。章武元年(221)称帝,以巴、蜀、汉中、犍为蜀汉国。设汉中郡,隶属益州,郡治南郑,辖南郑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南乡县。其后,增设黄金县、蒲池县、兴势县(杨晨《三国会要》)。蜀汉武都郡辖有沮县(今略阳县),梓潼郡辖区含今宁强县地。
曹魏黄初二年(221)分安阳县西北设黄金县(后归蜀汉,在今洋县东),在今略阳县及勉县西北部设武都郡沮县,建兴七年(229)为蜀汉占领。魏灭蜀后,“咸熙元年(264),始分益州巴、汉七郡置梁州,治汉中”(《华阳国志·巴志》)。《寰宇记》引王隐《晋书》载:“魏末克蜀,分广汉、巴、涪陵以北七郡为梁州,理汉中之沔阳县”,即今四川省长江以北至陕南均属梁州(治所在今勉县旧州铺)辖,其汉中郡领南郑、成固、褒中、南乡、沔阳、蒲池、兴势、黄金8县。
西晋:秦始三年(267)立梁州于汉中(《晋书·地理志》)。州治先后移至汉中郡(南郑)、魏兴郡(今安康)、苞中(今汉中市北)等处。州下设汉中郡,领南郑、沔阳、褒(苞)中、成固、蒲池、兴道(太康二年由兴势县改)、黄金、西乡(太康二年由南乡县改)8县。
太康十年(289),晋武帝孙司马迪被封为汉王,汉中为其封地,汉中郡改为汉国,领上述8县。永康二年(301),赵王司马伦杀迪,汉国除,复设汉中郡,仍领8县。
永嘉元年(307),在蜀地的大成政权李离、李凤先后攻占汉中;次年,晋梁州治迁驻魏兴(今安康);五年(311)迁回汉中。
建兴元年(313),氐人杨难敌占据汉中。次年,杨以汉中降于蜀(成汉),汉中地为成汉所有,辖南郑、沔阳、褒中、成固、蒲池、西乡6县;兴道、黄金2县始属晋梁州(治魏兴),建兴二年后,亦归成汉。成汉设梁州于晋寿(今四川广元昭化镇),领晋寿、汉中等8郡,其汉中郡辖南郑、褒中、沔阳、成固、兴道、黄金、蒲池、西乡8县,今宁强县地属晋寿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灭亡,汉中复归晋。五年(349),桓温平蜀,收复梁州西部,州治迁回南郑。升平元年(357)梁州领汉中、魏兴、上庸、新城、广汉、德阳、遂宁、梓潼、巴西、宕渠、晋昌、晋寿、始宁、北阴平14郡,即今陕南、鄂西北、川北地。
晋宁康元年(373),前秦苻坚遣将略定梁、益二州,汉中归于前秦,仍设梁州,治仍设于南郑,领汉中、梓潼、广汉、德阳、晋昌、遂宁、宕渠7郡,其汉中郡领南郑、褒中、沔阳、成固、黄金、西乡6县;今宁强地属梓潼郡晋寿县。
晋太元九年(384),东晋将桓冲收复汉中郡及梁州;义熙元年(405),氐王杨盛占据汉中;九年(413)东晋刘裕遣将平蜀,收复汉中。至此,梁州治及汉中郡治迁驻苞中(今汉中市北)。梁州领今陕南、川北、鄂西北17郡,其汉中郡领苞中(原褒中县,九年改)、南郑、成固、西乡、黄金5县。
东晋时,因北方大部地区被氐人及其他政权占据,晋在汉中侨置秦州(原在陇西,后侨置襄阳,隆安二年由襄阳侨此),领武都、略阳、安固、太原、怀宁5郡,(前4郡皆侨于南郑),辖下辨、上录、河池、故道、陈仓、略阳、临汉、清水、上邽、桓陵、南桓陵、平陶、清和、高唐14侨县。南郑还侨设有始平郡。此一时期,南郑及苞中境内共设梁、秦2州7郡19县。义熙十年(414)东晋在沔阳县境内白马城(今勉县西)侨设华阳郡。
南北朝时期:汉中是南北政权争夺地带,前期属南朝的刘宋、南齐、萧梁政权,后期属北朝的北魏、西魏政权。
刘宋初,梁州治仍在苞中,领汉中等10郡,以及金山、北新巴、华阳、南阴平、北阴平、巴渠、怀安、宋熙、白水、南上洛、北上洛、安康、怀汉、怀宁、南宕渠等15侨郡,范围涉及今陕南、鄂西北及川北。元嘉十年(433)仇池王杨难当攻占汉中,次年刘宋夺回,将梁州、汉中郡治迁回南郑,废苞中县。汉中郡领南郑、沔阳、成固、西乡4县。今宁强南部属晋寿郡兴安县。
刘宋时期,南郑侨设秦州,先后领13侨郡:武都、安固、略阳、南太原、西扶风、西京兆、冯翊、金城、安定、天水、陇西、始平、北扶风;领侨县37:下辨、上录、陈仓、略阳、临汉、上邽、桓陵、南桓陵、平陶、蓝田、杜、鄠、郿、武功、华阴、始平、莲勺、下邽、高陆、万年、频阳、榆中、金城、朝那、宋兴、新阳、河阳、襄阳、临洮、河关、狄道、大夏、首阳、槐里、宋熙、桓道、中陶。先年,杨难当占汉中期间,刘宋在今四川境侨设有南汉中郡(南梁州)及南汉中、南城固、南沔阳、南苞中等县,具体地址不详。
南齐时期,仍在南郑设梁州,领70郡,其中实郡、侨郡25,荒郡45。其汉中郡治设于南郑,领南郑、城固、西乡、沔阳、西上庸(治所无考)5县。今宁强县南仍属晋寿郡兴安县。侨郡、侨县仍如刘宋时,惟建元二年(480)于侨置秦州内增设仇池、东宁2侨郡,分别领上辨、仓泉、白石、夷安和西安、北地、南汉7侨县。
萧梁初,梁州治仍在南郑,辖今川北、陕南、鄂西北,领汉中、魏兴等68郡,大部为侨郡、荒郡。汉中郡县仍如南齐外,于天监二年(503)设城郡及所属兴道县,即今洋县、佛坪县地,郡县治所在今洋县城;移秦州侨郡于城郡。天监四年(505)梁州刺史夏侯道迁叛梁附魏,梁朝梁州治迁驻西城(今安康),汉中遂属北魏。
北魏时期,在龙亭(今洋县东)设梁州,领晋昌、汉中、华阳、安康、丰宁5郡。永平四年(511)增领褒中郡。晋昌郡,延昌三年(514)迁治于龙亭,领龙亭、兴势、南城(今城固县南部)、永乐(今石泉县南及西乡县东南)县;永平四年复设汉中郡,领褒中、廉水(延昌元年设)、武乡(延昌元年设)县;华阳郡(北魏改侨郡为实郡),治设于白马城,领华阳、沔阳、嶓冢县;丰宁郡,正始二年(505)设,治设于丰宁城(今西乡县城西35公里),领丰宁县。
北魏延兴三年(473),氐人杨文度占据沮县武兴城(今略阳县城),建武兴国。正始三年(506),北魏攻克武兴城,设武兴镇,后改武兴镇为东益州,领武兴,槃头、落丛、仇池、广苌、广世、梓潼郡(后4郡在甘肃、四川境)。其武兴郡领武兴、长举县;落丛郡领明水、武都县,这些郡县均在今略阳县及其附近地境。
梁大同元年(535),梁州刺史兰钦收复梁州西部,改设北梁州,治所在南郑,领汉中,褒中、安康、晋昌、怀安郡,其汉中郡领南郑、城固、西乡县;褒中郡领褒中县;怀安郡(治设西乡县),领怀安、义存县;废廉水、武乡县及丰宁郡、丰宁县;设东巴州,领敬水郡,郡领木马县,州、郡、县均在今西乡县西部;设安宁郡、平南郡,均在今西乡南及镇巴境,领县无考。在沔阳白马城设西华州,领华阳郡,辖沔阳县;废华阳、嶓冢县。
西魏废帝元年(552),汉中为西魏攻占,仍设梁州,领汉中、褒中、城郡。二年改南郑县为光义县,其汉中郡领光义、汉阴、城固、白云(今城固北,新设)县;褒中郡领褒中、武乡(复设)县;城郡领兴势、龙亭县。同年,西魏攻占武兴等郡,改设兴州,治所在武兴,领顺政(武兴郡改)、槃头、落丛、华阳郡。其顺政郡领汉曲县(武兴县改)、灵道县(仇池县改);槃头郡领苌举、武世县;落丛郡领落丛(明水县改)、武都县;华阳郡领沔阳、华阳、嶓冢(复设)县。废帝二年(553)于今西乡境内设洋州,领洋川、怀昌、洋中、丰宁四郡。其洋川郡领洋川(今西乡县蒿坪山)、黄金县(今洋县东);丰宁郡领丰宁县;怀昌郡领怀宁县。这些州、郡、县在今西乡县、洋县、镇巴县境。
北周时,汉中中部为梁州,东为洋州,西为兴州。梁州治设光义县,领汉中、褒中、城、华阳郡。天和三年(568)改汉中郡为汉川郡,治设于光义县,领光义、白云(武乡县改称,将原城固北白云县并入)、城固县。同年,废褒中郡、并入汉川郡;城、华阳郡仍沿西魏建置。兴州(除华阳郡外)所领郡县如西魏;洋州领洋川郡、丰宁郡,领县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