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马吧 关注:30贴子:668
  • 4回复贴,共1

【新闻】甘肃62匹普氏野马有望被放野 野马膘肥体壮(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IP属地:广东1楼2009-06-09 15:25回复
    2009年06月05日 《兰州晨报》供稿
    62匹普氏野马有望分批“放野” 
      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今年成功繁育10匹普氏野马 种群数量不断扩大 回归野生条件逐步成熟
      本报武威讯(记者张永生)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普氏野马种群的数量不断扩大,一匹匹健壮的野马在沙漠中尽情地驰骋。6月4日,记者了解到,今年该中心已经成功繁育普氏野马10匹,从而使该野马种群数量达62匹,放野条件逐步成熟。
     


    IP属地:广东2楼2009-06-09 15:29
    回复
      普氏野马膘肥体壮
        6月4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普氏野马繁育基地,在沙漠深处的栅栏里,一匹匹膘肥体壮的普氏野马三五成群,或嬉戏奔跑或静静地卧在沙丘上尽情享受着“阳光浴”,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在母马身后贪睡的“小宝宝”,这些小家伙健壮可爱,在母亲的呵护下呼呼大睡。看到有陌生人靠近,马群开始警惕地与人拉开距离,一些马匹向靠近的记者“示(百度)威”。随行记者采访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崔雅雄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份开始,这一中心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陆续产下了10匹小马驹,目前这些小马驹身体状况良好,正在茁壮成长,与它们的妈妈圈养在一起,仍以吃奶为主,同时进食少量青草。


      IP属地:广东3楼2009-06-09 15:30
      回复
        “野马回故乡”计划
          据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普氏野马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876年俄国动物学家、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我国新疆、甘肃交界处捕获了一匹野马做成标本,并向世界宣布这里有野马,此种野马因此又被称为普氏野马。野马被发现后,共有28匹被运到欧洲。目前世界上仅存约1800匹普氏野马,全部是这28匹野马的后代,均由人工饲养。由于人们的猎捕和驯化,最主要的是环境变迁,我国普氏野马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是在1957年。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了“野马回故乡”计划,从国外陆续引进普氏野马进行繁育,80年代末期以来,野马从欧洲引回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等地半散放养殖,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而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是这一计划的重要实施机构之一,共有18匹从国外引进的野马在这里繁育。截至目前,随着这10匹小马驹的降生,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人工饲养的野马种群数量已达到62匹,种群数量不断扩大。
          “放野”计划正在实施
          据介绍,普氏野马整体外形像马,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栖息于缓坡上的山地草原、荒漠及水草条件略好的沙漠、戈壁。野马性机警,善奔驰;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匹规模的马群,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喜食芨芨草、梭梭、芦苇等,冬天能刨开积雪觅食枯草。6月发情交配,次年4-5月产仔,每胎1仔,幼驹出生后几小时就能随群奔跑。
          目前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繁育的野马放野条件已经进一步成熟,但对于这批野马什么时候放野,在哪个地点放野,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力说:“我们一直在期待野马的放野,并进行了相关准备工作,只等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而科研人员依然担心的是:“尽管中心模拟自然野马的生存环境进行训练,但真正放归自然后,‘断奶’的野马能否按预期目标自由自在健康地生活,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据悉,待放野条件完全成熟后,该中心将按照审批的规定分期分批择机陆续放野,让野马真正地回归自然。


        IP属地:广东4楼2009-06-09 15:31
        回复
          • 124.116.84.*
          膘肥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5楼2009-10-24 1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