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吧 关注:1,228,456贴子:6,588,165
  • 19回复贴,共1

给川茶正名,川茶一样能适应江浙口味细嫩的川茶一样适应江浙口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川茶正名,川茶一样能适应江浙口味
细嫩的川茶一样适应江浙口味,很棒。谈川茶色变没必要,好茶看缘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稍微迟点的川茶确实会涩,然而细嫩芽叶真的不错,一点不涩,入水秒沉,还能适应坐杯泡着喝。
图一头采峨蕊不输名茶,图二桂花茶,花香入水,难得喜欢的花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10-20 20:07回复
    好,灰常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0-20 21:08
    收起回复
      专业茶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0-20 21:10
      收起回复
        补充一哈子,除了江浙还有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0-20 21:15
        收起回复
          我比你补充更多。我是浙江人。做龙井20年了。。。但是从源头上说。安徽茶叶,特别是徽州一代,在从明清以来一直到民国几乎是现在多数名茶的源头。龙井脱胎于休宁的大方茶。武夷岩茶是明末清初崇安县令请黄山僧人在松萝茶的基础上改进的,有地方志记载的。清末徽商通达之时屯溪一带更是江西。闽西北。浙西茶叶汇集之地。现在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也是那时候开始工艺改良现成现在的加工工艺的。。


          IP属地:浙江5楼2018-10-20 21:50
          收起回复
            今晚有事耽搁了,这下才想起进吧逛一逛,没想到吧友给了我茶如此高的评价,感谢吧友如此厚爱。让我真的感慨万千。茶缘茶缘,遇到喜欢得的确需要这份机缘。茶吧就是好,让相隔千里的爱茶之人才有机会逢缘于一杯好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0-20 23:06
            收起回复
              专业茶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0-20 23:54
              回复
                嚯,原来是你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10-21 01:54
                收起回复
                  有机会了解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0-21 0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