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影》中主要演员的表演艺术所震撼,也对该主演一直身体力行并推崇至极的体验派方法非常好奇,粗略查找了相关资料,并把其中的理论描述与该演员的实践作品相结合,方便理解。
体验派,方法派
借用《驴得水》编剧及导演周申的描述,「真实体验不是模仿一个形象或套入不同于生活常态的表演状态,体验派要求演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始终“从自我出发”。你得生活在角色的情境里。比如年轻人演一个老头,体验派不是去模仿,而是去相信自己关节不好、眼看不清、耳朵听不清……自己还是自己,只是情境变了。有人说“从自我出发”不就是本色演出吗?是否没有技术含量呢?错,从自我出发是最难的。首先演员要暴露或许不想为人知的性格。比如直男去演同性恋,不能伪装成别人去模仿,只能把哪怕只有一点点对男人的好感拿出来,真的用自己同性恋那一面来示人。其次要相信情境,将一把假枪当成真的死亡威胁,能下意识地反应,而非设计好的表演,这种相信比设计难得多。最后必须做足功课才能让角色的情境丰满,让虚构的情境如生活一样丰满,需要填充的内容量是相当惊人的」
回到具体作品,《影》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正值壮年,演员用暴瘦、饥饿等摧残身体机能的手段,将自己折磨成一个行将就木、风烛残年的病夫,以接近角色的心理状态。《烈日灼心》中,男主角有零星的同性片段,演员深入同性群体了解那种感受的细节问题,自己再去反复体验感觉,以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最后的死刑片段,主演用快速静脉注射来体验濒死的感觉,追求死亡时的真实反应。这两部电影可以说是体验派演员的影像化教学素材(俗称教科书)。
「那么“从自我出发”是否意味一个演员只能塑造一种性格的角色呢?不是。因为人的性格是多面的,是一个大集合;而剧作家笔下的人物是小集合。大集合可以套住不同的小集合,一个演员可以一辈子“本色演出”,而又演绎许多不同的角色。如果自我的大集合不包含角色的小集合呢?可以拓展自我大集合,挖掘自己的隐藏性格,解放自己未解放的天性」
比如这位演员的很多作品,角色或多或少有他一贯的风格,但又确实真实可信,与故事情景融为一体。不明就里的说这不都是本色出演吗?其实这是体验派的高级表现,本人就是角色。
「“方法派”传承自体验派,但允许演员替换交流对象,还是直男演同性恋,方法派允许演员将对手想象成女人,而体验派不允许。方法派是美国大银幕式的体验派,在美国,电影逐渐成为表演的最大舞台,演员不是每次都有真实的交流对象,最真实的表演只需一条就够了。所以在电影拍摄中,演员替换交流对象有时是必须的。这和舞台剧的要求不同」
再回到具体作品,《影》中双男主均为一个演员出演,无法同时感受对手的情绪传递,因此需要替换表演对象,并借助技术手段,保证后期的可重复性,这就是体验派的延伸和变通。人每次的自然反应无法保证完全一致,演员必须记住数月前的动作、位置和反应,又要表现出最真实的效果,其难度可想而知。
体验派对于演员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这位演员在掏空自己去完成角色之后,会选择休息一段时间来恢复创伤,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下一个角色。这也是他不建议轧戏的原因。
字数限制写不下了,第二楼继续
体验派,方法派
借用《驴得水》编剧及导演周申的描述,「真实体验不是模仿一个形象或套入不同于生活常态的表演状态,体验派要求演员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始终“从自我出发”。你得生活在角色的情境里。比如年轻人演一个老头,体验派不是去模仿,而是去相信自己关节不好、眼看不清、耳朵听不清……自己还是自己,只是情境变了。有人说“从自我出发”不就是本色演出吗?是否没有技术含量呢?错,从自我出发是最难的。首先演员要暴露或许不想为人知的性格。比如直男去演同性恋,不能伪装成别人去模仿,只能把哪怕只有一点点对男人的好感拿出来,真的用自己同性恋那一面来示人。其次要相信情境,将一把假枪当成真的死亡威胁,能下意识地反应,而非设计好的表演,这种相信比设计难得多。最后必须做足功课才能让角色的情境丰满,让虚构的情境如生活一样丰满,需要填充的内容量是相当惊人的」
回到具体作品,《影》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正值壮年,演员用暴瘦、饥饿等摧残身体机能的手段,将自己折磨成一个行将就木、风烛残年的病夫,以接近角色的心理状态。《烈日灼心》中,男主角有零星的同性片段,演员深入同性群体了解那种感受的细节问题,自己再去反复体验感觉,以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最后的死刑片段,主演用快速静脉注射来体验濒死的感觉,追求死亡时的真实反应。这两部电影可以说是体验派演员的影像化教学素材(俗称教科书)。
「那么“从自我出发”是否意味一个演员只能塑造一种性格的角色呢?不是。因为人的性格是多面的,是一个大集合;而剧作家笔下的人物是小集合。大集合可以套住不同的小集合,一个演员可以一辈子“本色演出”,而又演绎许多不同的角色。如果自我的大集合不包含角色的小集合呢?可以拓展自我大集合,挖掘自己的隐藏性格,解放自己未解放的天性」
比如这位演员的很多作品,角色或多或少有他一贯的风格,但又确实真实可信,与故事情景融为一体。不明就里的说这不都是本色出演吗?其实这是体验派的高级表现,本人就是角色。
「“方法派”传承自体验派,但允许演员替换交流对象,还是直男演同性恋,方法派允许演员将对手想象成女人,而体验派不允许。方法派是美国大银幕式的体验派,在美国,电影逐渐成为表演的最大舞台,演员不是每次都有真实的交流对象,最真实的表演只需一条就够了。所以在电影拍摄中,演员替换交流对象有时是必须的。这和舞台剧的要求不同」
再回到具体作品,《影》中双男主均为一个演员出演,无法同时感受对手的情绪传递,因此需要替换表演对象,并借助技术手段,保证后期的可重复性,这就是体验派的延伸和变通。人每次的自然反应无法保证完全一致,演员必须记住数月前的动作、位置和反应,又要表现出最真实的效果,其难度可想而知。
体验派对于演员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这位演员在掏空自己去完成角色之后,会选择休息一段时间来恢复创伤,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下一个角色。这也是他不建议轧戏的原因。
字数限制写不下了,第二楼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