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40年,前20年注重分权,后20年注重集权。以国企来说,在2000年代之前,国资委还没有出来前,曾经有一段时间地方国企归地方的部门管理。拨改贷,地方县市商业银行支行有审批贷款的权限。国家出资人缺位,国企内部人控制力很强。自2000年代以后,国企整体就进入了衰弱期,即使2008年之后的四万亿基础货币刺激也没有让国企们回到90年代的水平。乃因进入21世纪,私企势不可挡。国企本身是体制内,随着体制的中央集权的加强,国企越来越政策化。私企趁机扩张。1998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5.8万家,2016年只剩1.9万家,部分是合并,之前很多改制掉了。21世纪后由于入世,美国有意倾向市场。借助外需民企发展的很快。在此之前,国企已经被削弱,在此之后,又没有成为重要的出口经营主体,私企创汇,国企消耗外汇进口原材料,毕竟,国企经常被当作政策性工具来使用。在分权的前20年,没有那么好的外部环境,在集权的后20年,国企已经大量往私人手上锐变。现在看看近年沿海四省的国企和私企的宏观实力。
2016年福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运营资金是负的402.53亿元(流动资产2173.46-流动负债2576亿元),499家平均每家承担8066.7万。浙江负106.13亿元(流动资产3881.1-流动负债3987.13亿元),763家平均每家承担1391万。江苏负1294.57亿元(流动资产7348.13-流动负债8642.70亿元),1013家平均每家承担1.27亿。广东负227.8亿元(流动资产8475.83-流动负债8703.62亿元),1079家平均每家承担2111.2万。福建规国工的短期债务问题在沿海四省中比较突出。
结论是,福建的国企在沿海四省中搞得最差。不过数据上看,四省国企的现金流都偏紧,基本都是靠贷款生存的,看来传言是不虚的。接下来是私企。
福建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运营资金1164亿元(流动资产3726.86-流动负债2562.86亿元),比增14%。2015年私营工业运营资金1021.84亿元,比增3.5%。2014年986.83亿元,比增16.7%。2013年845.1亿元。2016年资产负债率46.2%(负债3083.65亿元/资产6671.29亿元)。2016年规上私营工业8886家平均每家运营资金1310万。
浙江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运营资金1067.13亿元(流动资产14500.63-流动负债13433.50),比增14.2%。2015年私营工业运营资金934.19亿元,比增1.1%。2014年924.73亿元,比增21.6%。2013年760亿元。2016年资产负债率61%(负债14509.10亿元/资产23753.64亿元)。2016年规上私营工业27502家平均每家运营资金388万。
江苏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运营资金2394.91亿元(流动资产18808.59-流动负债16413.68),比增38.6%。2015年私营工业运营资金1727.31亿元,比增19%。2014年1451.16亿元,比增0.35%。2013年1445.98亿元。2016年资产负债率52.1%(负债18459.86亿元/资产35378.85亿元)。2016年规上私营工业30122家平均每家运营资金795万。
广东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运营资金2250.67亿元(流动资产11637-流动负债9386.33),比增19.7%。2015年私营工业运营资金1880亿元,比增26%。2014年1492.3亿元,比增14.1%。2013年1306.87亿元。2016年资产负债率60.6%(负债10858.82亿元/资产17899.6亿元)。2016年规上私营工业17225家平均每家运营资金1306.6万。
——江苏的经济总量和广东差不多,江苏2000年规上私营工业企业3726家,广东2886家,广东及江苏的77%,2016年只及江苏的57%,江苏冒出来这么多规上私营工业的原因跟它是改制大省有关。多不代表运营能力强。虽然江浙的规上私营工业的数量远远超过闽粤,盈利能力却不如闽粤。福建平均每家规上私营工业的周转资金情况良好。
利润总额是指还息和缴税之前的毛额,以利润总额/流动资产,比如福建规私工利润总额864.68/3726.86亿元,23.2%反映的是福建规私工每百元的流动资产投入所带来的利润。福建规私工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55.8%,浙江61%,江苏53.1%,广东65%,基本在五六成,相当重要。浙江规私工每百元的流动资产投入带来利润10%,江苏22.4%,广东13.6%。闽苏规私工的流动资产获利能力良好。
福建规私工非流动资产2944.43亿元(总资产6671.29-流动资产3726.86),浙江9253亿元,江苏16570.25亿元,广东6263亿元。江苏一省的规私工非流动资产总额居然相当于闽浙粤三省。江苏才是真正的实体大省。
从资金周转能力和流动资产获利能力上看,福建的私营经济确实不错。以上方面偏向于短期债务和流动资产,也就是轻资产状况,说明福规私工在轻资产方面表现优异。
接下来是偿债能力,非流动负债即长期债务在执行过程中会表现为流动债务。福建规私工非流动负债520.8亿元(负债合计3083.65-2562.86亿元),平均每家长期负债586.1万元。浙江规私工非流动负债1075.6亿元(负债14509.10-流动负债13433.50),平均每家长期负债391.1万。江苏规私工非流动负债2046.18亿元(负债18459.86-流动负债16413.68),平均每家长期负债680万。广东规私工非流动负债1472.5亿元(负债10858.82-流动负债9386.33),平均每家长期负债854.8万元。
把长期负债除以运营资金,反映的是企业偿债能力,比重越低越强。福建规私工平均每家偿债能力44.7%(长期负债586.1/运营资金1310万),浙江规私工偿债能力是100.8%(长期负债391.1/运营资金388万),江苏规私工偿债能力85.5%(长期负债680/运营资金795万),广东规私工偿债能力65.4%(长期负债854.8/运营资金1306.6万)。浙江规私工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很突出。
2016年福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运营资金是负的402.53亿元(流动资产2173.46-流动负债2576亿元),499家平均每家承担8066.7万。浙江负106.13亿元(流动资产3881.1-流动负债3987.13亿元),763家平均每家承担1391万。江苏负1294.57亿元(流动资产7348.13-流动负债8642.70亿元),1013家平均每家承担1.27亿。广东负227.8亿元(流动资产8475.83-流动负债8703.62亿元),1079家平均每家承担2111.2万。福建规国工的短期债务问题在沿海四省中比较突出。
结论是,福建的国企在沿海四省中搞得最差。不过数据上看,四省国企的现金流都偏紧,基本都是靠贷款生存的,看来传言是不虚的。接下来是私企。
福建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运营资金1164亿元(流动资产3726.86-流动负债2562.86亿元),比增14%。2015年私营工业运营资金1021.84亿元,比增3.5%。2014年986.83亿元,比增16.7%。2013年845.1亿元。2016年资产负债率46.2%(负债3083.65亿元/资产6671.29亿元)。2016年规上私营工业8886家平均每家运营资金1310万。
浙江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运营资金1067.13亿元(流动资产14500.63-流动负债13433.50),比增14.2%。2015年私营工业运营资金934.19亿元,比增1.1%。2014年924.73亿元,比增21.6%。2013年760亿元。2016年资产负债率61%(负债14509.10亿元/资产23753.64亿元)。2016年规上私营工业27502家平均每家运营资金388万。
江苏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运营资金2394.91亿元(流动资产18808.59-流动负债16413.68),比增38.6%。2015年私营工业运营资金1727.31亿元,比增19%。2014年1451.16亿元,比增0.35%。2013年1445.98亿元。2016年资产负债率52.1%(负债18459.86亿元/资产35378.85亿元)。2016年规上私营工业30122家平均每家运营资金795万。
广东2016年私营工业企业运营资金2250.67亿元(流动资产11637-流动负债9386.33),比增19.7%。2015年私营工业运营资金1880亿元,比增26%。2014年1492.3亿元,比增14.1%。2013年1306.87亿元。2016年资产负债率60.6%(负债10858.82亿元/资产17899.6亿元)。2016年规上私营工业17225家平均每家运营资金1306.6万。
——江苏的经济总量和广东差不多,江苏2000年规上私营工业企业3726家,广东2886家,广东及江苏的77%,2016年只及江苏的57%,江苏冒出来这么多规上私营工业的原因跟它是改制大省有关。多不代表运营能力强。虽然江浙的规上私营工业的数量远远超过闽粤,盈利能力却不如闽粤。福建平均每家规上私营工业的周转资金情况良好。
利润总额是指还息和缴税之前的毛额,以利润总额/流动资产,比如福建规私工利润总额864.68/3726.86亿元,23.2%反映的是福建规私工每百元的流动资产投入所带来的利润。福建规私工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55.8%,浙江61%,江苏53.1%,广东65%,基本在五六成,相当重要。浙江规私工每百元的流动资产投入带来利润10%,江苏22.4%,广东13.6%。闽苏规私工的流动资产获利能力良好。
福建规私工非流动资产2944.43亿元(总资产6671.29-流动资产3726.86),浙江9253亿元,江苏16570.25亿元,广东6263亿元。江苏一省的规私工非流动资产总额居然相当于闽浙粤三省。江苏才是真正的实体大省。
从资金周转能力和流动资产获利能力上看,福建的私营经济确实不错。以上方面偏向于短期债务和流动资产,也就是轻资产状况,说明福规私工在轻资产方面表现优异。
接下来是偿债能力,非流动负债即长期债务在执行过程中会表现为流动债务。福建规私工非流动负债520.8亿元(负债合计3083.65-2562.86亿元),平均每家长期负债586.1万元。浙江规私工非流动负债1075.6亿元(负债14509.10-流动负债13433.50),平均每家长期负债391.1万。江苏规私工非流动负债2046.18亿元(负债18459.86-流动负债16413.68),平均每家长期负债680万。广东规私工非流动负债1472.5亿元(负债10858.82-流动负债9386.33),平均每家长期负债854.8万元。
把长期负债除以运营资金,反映的是企业偿债能力,比重越低越强。福建规私工平均每家偿债能力44.7%(长期负债586.1/运营资金1310万),浙江规私工偿债能力是100.8%(长期负债391.1/运营资金388万),江苏规私工偿债能力85.5%(长期负债680/运营资金795万),广东规私工偿债能力65.4%(长期负债854.8/运营资金1306.6万)。浙江规私工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