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甘罗吧 关注:342贴子:3,766

回复:【犹记年少时】嬴政语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7.“大王,你还记得我们随你第一次进宫,大闹御花园吗?”
“哈哈,记得,时光如箭,瞬间即逝啊。”
“那次多亏吕丞相帮助我们混进王宫的,不过,他现在却病倒了。其实大王,他始终是一个忠臣,为了您和先王尽心尽力了,不过人老了官当大了,总是把面子看的过重一些。这次不也就是为个面子吗?算了吧,大王,别再计较他了。”
“哼,他是仲父,我怎敢计较于他啊。”
“大王可是显足了王威呀。”
“是吗?”(开心)
“是啊,那天啊,让我甘罗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嗬,你还会服输于我?想当日钢刀架在你脖子上,你都不言一个输字啊!”
“你把我说的也太没有自知之明了吧,当时我也说过我是服理而不服人嘛。”
“我倒认为,自你拜相以来,老成有余,锋芒已无。不再是从前那个恃才傲物的甘罗啦!”
“啊,身居高官,不敢造次。其实做你的臣子也不好当啊!”
“你可别再诉苦啦,我何时有薄于你啊?”(确实没有)
“薄我也没什么,谁让你是大王我是臣子呢?”
“诶,你是说我很霸道咯?做大事者不计小节,来不得半点温良谦恭的。”
“我只怕长此以往真的失去原有的你啊。”
“那时的我有何留恋啊?整日满城寻你,赖着与你玩耍,身为太子,懦弱无能。”
“好了,不说这些了。吕丞相你也挫了他的锐气,事情就不要弄的太僵了。”
(这里有人请示是否接太后回宫过寿)
“倒不如咱们去雍城给太后祝寿吧。一来可以散散心,二来可以舒缓一下你与文信侯之间的紧张气氛啊。”
“好,就依你。你出这个主意倒也挺好,只是朝廷之事如何抽身呢?”(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依你了)
“圣王之国,无为而治。”
“胡说,在此之前,我就非圣王吗?”
“岂敢,大王能走则走,玩玩再说。朝中任务交给吕丞相瞎操心吧,反正他想找事干。”
“岂止是想找事干,他是想独揽大权。”
“不管他想怎么揽,终究你是朝中大王嘛。现在朝中有帮有派,旧臣新党,明争暗斗的,你一个人是不能奋战的哦”
“我迟早扳倒这座大山。”
“还有他人呢?”
“挡我路者,逐一铲除,绝不姑息。” (看到这里,心情十分复杂,却不知道怎么形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18-11-05 15:23
收起回复
    88.“哎,地方好我们就多玩几天。散散心咯,大王,特别是你啊!”
    “我又怎么了?你这脑袋瓜子怎么老盯着我呀,搞的我是好不自在!说不准什么时候啊又出了你那规规矩矩的。”
    “哎哟,你苦啊,我更苦啊,我当你的臣子,不仅要看好我自己,还要看好你啊,生怕你发生什么事。你以为,我愿意当这差事啊!”(好甜的抱怨)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好好,你劳苦功高,行了吧?刚才说到我,你有何指教啊?”
    “哦~我是说啊,大王更要好好玩上几天,把那忧啊烦啊苦啊闷的,一个一个全都抛了。回到咸阳,再不会跟吕丞相争啊斗啊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18-11-05 19:44
    回复
      89.好好好,寡人就听你们的,难得你们这帮忠心谏臣义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8-11-05 19:44
      回复
        90.“甘罗兄弟,看来,今日这一劫咱们是迈不过去了。”
        “总算,你称了我一声兄弟,若有个好歹,我倒也知足了。”
        “这时候你还有心耍笑啊。”
        “我知道,秋无雪必来救驾。”
        “只是…”
        “只是从心里头,你不愿被他再救一次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18-11-06 18:05
        回复
          91. “ 时至仲夏,也有病叶凋零。”
          “生生灭灭,不以人之意愿。”
          “只是不知道这病叶。真需离别生养之树吗?”
          “管它真需假需,几片落叶而已。你也想作出文章出来?”
          “草木也有情。”
          “呵,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但我就是不说。”
          “你不敢说。寡人今天下旨任何人等不能进谏太后之事。大殿之上我已处死二十余名臣子了。”
          “哈,你好威风啊!”
          “哼,因为我是大王,你是臣子。王道如此。”
          “王道如此,那天道又如何呢?鲁国孔子有七十二名弟子,其中一个弟子便是曾子。”
          “我知道,曾子乃一大孝子。你又说到孝道上了。”
          “知道就好,但我这句话并不是对你说的。有一天曾子锄草,无意中把花锄断了。他父亲知道后,拿起大棍子就打他,直到把他打的昏倒在地。后来曾子醒来,对父亲说:你打我是教我,让我牢记。后来曾子进房,弹琴吟歌,是让父亲知道,父亲没有打坏他。”
          “错者当罚,自无怨言。”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并不赞成。他说,若你父亲打你,你不避开,万一你父亲失手将你打死,岂不是让你父亲陷入了不义的境地,留下千古骂名吗?你本以为这样貌似孝道,其实这样一来,此乃最大不孝。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也不赞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话。人在气头上,盛怒之下,什么事做不出来?一但火气过了,追悔莫及。况且人的脑袋不是韭菜,割了还会长。人脑袋一割,就再也不能复原了。”
          “君王犯律与庶民同罪。”
          “那是自然,大王执法,严人严己,此番你要是办了那件事办成了,将她的那颗脑袋搬了家,那可是千古流芳,大义灭亲,敢弑杀生母的绝世第一君王了,那倒是件可喜可贺之事情。”
          “你别正话反说专来气我啊!”
          “臣不敢!”
          “不敢?呵,你倒劝的我不敢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18-11-06 18:06
          收起回复
            92.“大王为何要斩宫娥蝶儿?”
            “让她监守太后,她竟私自放太后进入祖祠。惩之以刑法,顺理成章。守职则养,失职则杀无赦。此乃王者之正。”
            “蝶儿失职,罪不至死。”
            “纵然如此,也可杀一儆百。”
            “如此下去,宫中人人自危。天下以为大王是位残暴不仁之君。”
            “小小一个宫娥竟敢违寡人之命,错则杀之,谁敢妄加非议。”
            “非议不敢进言,心存则留后患。”
            “这事儿就不用费心了吧!”
            “我不想让你成为不仁之君。”
            “你说什么?暴君?”
            “微臣不敢。”
            “我命你立即退下。”
            (甘罗转身离开)
            “站住,以后进来,必须通报。”
            “哼。”(拂袖而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18-11-07 20:11
            回复
              93.“甘罗拜见大王。”
              “免礼,我知你来一定是为文信侯之事。”
              “大王可是料事如神了。”
              “别奉承我。”
              “奉承语前,好话先说。”
              “你平日旁敲侧击让我多听坏话,你还是把坏话先说说吧。”
              “好,要说的话迟早要说,只是不知我该以何等身份说才好。”
              “高处不胜寒,当了大王,难听贴心真言,还是以朋友兄弟之情说吧。”
              “这君子一言可是驷马难追哦。”
              “我受的起。与那些老相贼子面对面相搏,我已练的道高一丈了。”
              “雍城之乱平息以来,有些话一直想说。嫪毐被除本是好事,只是你有一些忘乎所以了。”
              “何以见得?”
              “残杀两弟,嫪毐割舌,xu er车裂,囚禁太后,欲杀蝶儿。现如今又把文信侯抓入天牢,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下一步怕是要拿他问斩了吧!我本是一顽童,无心摄政,更别说做这受气的官儿,只是师命难违,百姓之愿,才当了这小小的丞相。以我本意,是助你登基,成就大业,辅佐大王成为一代仁君,造福百姓。故而不计较任何名利得失,不功高盖主也不嫉妒贤能。平心而论,全是为了你这个朋友。你说我这番自省评价可有夸张?”
              “倒也实在。”
              “文信侯是你的生身之父,这乃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你连亲生之父也要杀掉,试问你将来如何生儿育女,礼仪教化,如何传下这丰功伟业大秦社稷。等到那时,你儿孙得知你乃是个弑父的暴君,会是怎样一个结果。我何尝不知,此番进谏,必定会得罪于你,实乃是我不想见自己的朋友背上弑父之名。如果你一怒之下,真真的将他杀了,只怕是再也无法补救了。待得清醒过来,终将悔恨一生。尚书曰,刑三百,罪莫重过不孝。你可曾想过,将文信侯与我父亲相比,文信侯为你登基,尽忠尽责,已算的上位好父亲了。虽然我父亲有错,可我并不介意。原因在于,他始终是我的父亲。现在他已走了,我才深深得知,没有父亲的滋味实在是…好了好了,我不再多说了,希望大王能够冷静下来细细想想,就会明白我这朋友为什么要冒死进谏。”
              “我又何尝不知仁孝治国之理。忠言逆耳利于行,甘罗,我的好朋友,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18-11-07 20:12
              回复
                94.政“好,妙计。只是这秋无雪身上的担子是否压的过重了?”
                李斯:“刚才微臣已经说过,秋无雪那侠士秉性,是从不言难的。只是,那甘罗会不会同意,就很难说了。他与那秋无雪本是师兄师弟啊。”
                政:“哼,国家大事,怎容得什么师兄师弟从中作梗。想来甘罗也不是那种人。”
                李斯:“那就好。刚才我在御花园耽误了些时辰,就是在与他说话。”
                政:“甘罗进宫了?他怎么不来见寡人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18-11-08 12:33
                收起回复
                  95.“我师父此次前来只是为了见他的女儿,请大王恩准。”
                  “我说呢,匡庐师父进宫怕不是仅仅来教李斯如何用兵吧。思琴已贵为王后,而匡庐师父却只是一介草民。甘爱卿,王后可不可以随意见草民啊?”(甘罗以前也是草民,你还不是天天去见他,哼)
                  “大王,老朽乃思琴生身之父,也不能见吗?”
                  “这两日思琴病了,不见来客。甘罗,请带汝师离开王宫。自即日起,草民不得擅自进宫。”
                  “甘罗遵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18-11-08 12:33
                  回复
                    96.亲朋挚友,忠臣良将,何时得休?你不明白,我又何尝明白。可偏偏就是这些人等处处与我为难,无视大王威仪,无尊无鄙,令我言行举止有所顾忌,做事总不能随心所欲。大王,大王,我这大王当的哪还像个大王啊?滚,***!(思琴好可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18-11-08 12:34
                    回复(1)
                      97.“甘爱卿,安国大将军秋无雪暴病突亡,而棺中却死不见尸,是为何故啊?匡庐师傅,这可真是名师出高徒啊,这个主意可是你二人合谋而设,让本王难堪,在文武百官面前丢尽了颜面。”
                      “回禀大王,这件事与我师父无关,都是微臣一人所为。”
                      “大胆,你身为秦国左丞相,欺王犯上,视王法如儿戏,你有几个脑袋?”
                      “这疲赵之策,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大王让无雪白白送死,立了大功还要送死,这会让大臣们怎么想呢?将来大秦大敌来犯之时,谁还敢去应战呢?”
                      “倒是寡人失策了?”
                      “不敢,只是应该想个万全之策,秋无雪乃一介武夫,带兵打仗光靠勇是不行的。何况日久征战,将士需要调理,否则,军中怨声四起,如何取胜而归?”
                      “那你们便让秋无雪诈死以瞒过本王,在你们眼中还有本王的存在吗?你所谓的万全之策,可是要让本王继续受你等摆布,甘罗,你也太聪明过头了吧!好在我大秦子民不乏人才在,你和秋无雪又能奈我何?有句古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秋无雪既然逃了,那你二人就顶其死罪。来人,将他二人压入天牢,明日在群臣面前当朝审问。我看你甘罗即使伶牙俐齿,明日又如何辩得过文武百官。”(这里甘罗眼含泪光,一言不发,委屈的样子太让人心疼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18-11-09 12:48
                      回复
                        98.“甘罗,你乱我大秦兼六国统天下之大策,怂恿安国将军秋无雪诈死欺君,临阵脱逃,叛逃离秦,此罪可该处斩?你还有何话说?”
                        “此事确实是真,无话可说,甘愿承担刑罚。”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当着这满朝文武百官的面,非儿戏也。”
                        “甘罗从不打诳语。”
                        “甘罗,你在戏弄于我。”
                        “甘罗不敢。”
                        “那为何你平日伶牙俐齿,今日上这大殿却一言也不争辩。莫非你在讥讽这大殿乃寡人一言堂?”
                        “倘若如此,甘罗自会争辩,不会让你失去这次将我驳的哑口无言的机会。”
                        “好,这可是你自己认下欺君之罪。众卿,甘罗已经供认不讳,寡人下旨…”
                        (蒙骜求情,李斯与匡庐老人争论)
                        “大殿议事,自有王臣,你触律犯法,纵有天理也难自己申诉,匡庐师傅,你就认栽了吧!”
                        “大王,我说过,此事全乃罪臣所为,匡庐师傅不知内情。李斯言法,法律自当明辨赏罚分明,望大王明察,放过清白的匡庐师傅。”
                        “正如李斯所言,匡庐乃一草民,想来朝廷中的事,他确实不知内情。甘罗所言言之成理,寡人准请匡庐不在此罪追究之列。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寡人旨意,欺王犯上之罪,甘罗供认不讳,为证大秦律法,定甘罗死罪,刑斩不赦。甘罗,还有什么话说吗?”(爆哭
                        “甘罗无话可说,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大王可曾记得,臣有一块玉扣。此玉扣乃大王所赐,是大王赐给甘罗的一块免死金牌。如果大王真如李斯所言,是执严法,守承诺。就请赦免甘罗死罪。”
                        “甘罗所言是实,寡人曾经答应过,甘罗无死罪。为王者,言而有信,就以此玉扣,免甘罗死罪。”
                        “谢大王不杀之恩。大王,微臣年幼气盛,城府不深,处事草率,经此一事,自思难以承担大秦左丞相之职,恳请大王罢免微臣左丞相之职,放归民间,利器重造。恳请大王恩准罢相。”
                        “准奏。寡人口谕,甘罗匡庐一案,事出有因,言之成理,究之无据。甘罗匡庐二人无罪,当庭释之。”(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哭成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18-11-09 12:49
                        收起回复
                          蒙骜:“小兄弟,我也想,随你而去。”
                          甘罗:“不可,蒙将军,听我一句。人生百年,能有几国。虽说大王现在狂戾又加,但也事出有因,他一幼主,孤掌难鸣,几经嫪毐吕不韦之变,他自是疑心重重。为掌大秦,扫平障碍,难免偶有乖张失误之处。但是他那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雄心伟略也是千年难得一遇之帝王之才。为秦出力,乃你用武之际。我和那嬴政缘分已尽,所承之任皆已完成。蒙将军,为国为民,你要三思而行啊!战事无常,千万小心,万万不可无端涂炭生灵。”(甘罗怎么这么好啊,临走还在为嬴政考虑,为百姓考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18-11-09 22:35
                          回复
                            99.“最后一次进宫,来向你道别。”
                            “你有何打算呀?”
                            “总算五官一身轻了。打算?归隐山林,不问世事。过过清静的日子。”
                            “甘罗,我们还是不是朋友?”
                            “普天之下,我和谁为敌过?你当时是我的好朋友了。”
                            “有你这句话我足矣啦,我一定会治理好大秦江山社稷,成为一统天下的霸主。”
                            “雄心可贺,壮志可嘉。只是,你要以民为首,当一名贤明君主啊!有道是…”
                            “知道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则为水,君王似舟。一国之王,七雄之首,欲成霸业,天下一统,有些事做起来岂能尽如己愿,舒展怎能自如啊。天下几人知我心啊!”
                            “可以意会,仔细难言。告辞了。”(这里真的看一次哭一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8-11-09 22:36
                            收起回复
                              100.什么?他们竟敢背着寡人前去追杀。来,让寡人看看甘罗留下了些什么。”(这里算是最后一口糖渣吧,吕不韦和甘罗辞官以后,李斯都有劝说嬴政不留后患,嬴政听了他的话赐了吕不韦毒酒,对于李斯追杀甘罗却十分生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8-11-09 22: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