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勿人水吧 关注:13贴子:227
  • 2回复贴,共1

 
    雪里庵,这是个秀丽、静寂的小山村落。它三面环山,背依北山,远眺西山,迎面南山是江南水泥厂取矿石的地方,偶尔,你能听到拖拉矿石的小火车嘶哑粗沉的鸣笛声。一年四季,山景在悄无声息中变换着青绿蓝黄等颜色,让人在细细地品味着这“心旷神怡”的美妙境地。
    今天,我又一次的来到这里,然而,心里却少了那种闲情雅致,多的是一种惆怅、无奈和悲伤。这里,是我们最敬重的大哥的家。
    大哥并不是我们的亲哥哥,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他就在我的老爷子家长大的。老爷子与他的感情极深,对他的情感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舅子。他们在一起总是很温情的叙着话,一年四季里,隔三岔五的来探望老爷子,送上自己自留地里弄来的新鲜菜蔬,来给老爷子修修脚什么的。他的安排永远的细致周到。从年龄上,他比兄妹们大了一、二十岁,他的大公子也已经三十出头了,和我们的年龄大致相仿。记得小时侯,女儿蕊儿见到他的大公子就喊叔,很大了才改过来。
    每年,老爷子也必去雪里庵的。一来,大哥一手安排,将我丈母娘的墓地选定安在了村子对面的南山上。他的人缘关系极好,只要是他出面的事情,几乎都能顺利的解决。不过话又说回来,就是遇到什么困难,他也极少向我们诉苦的,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办妥的。这块墓地就在山腰的一个平坡上,老爷子也相当满意。每年,老爷子和我们兄弟姐妹们,在清明节前的一个假日,号浩荡荡的来到雪里庵,一是扫墓挂纸;二来这里聚聚,每年春节是是不来的,因为他是长兄,谈不上来拜年,所以,趁这个时机,也带上了包包,比春节拜年的还重些,但因为过了春节,所以也算是点心之类的吧。
    已经十几年了如一,每年,他都和大嫂俩到山上,从进山到墓地,用镰刀砍出一条路来。山上草木繁茂、旺盛,杂树丛生,特别是那野竹什么的,一年都要长到一人多高,为了砍去小道和墓地周围的杂树杂草,他和大嫂总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我们去扫墓就轻松的多了,往往挖几个坟帽子,叩几个头,烧纸只是在山下进行,怕引起山火。那山上烧火确实要注意,因为山风不定向,所以点着后的火势就会飘忽无常,到处乱串,而清明时节,山上枯草丛生,遇火一点就燃,极易引起火灾,所以,山上活动是要严格控制火种的。孩子们也喜欢来。一来可以爬山。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葱绿的山草,碧绿的树木,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知名的、更多是不知名的盛开着的烂漫的野山花儿,蜜蜂、蝴蝶到处乱飞,还有那云雀什么的鸟在高高的天空中欢快的鸣叫着。孩子们喜欢的就是在这山上嬉戏玩耍。十多年来,除了去年因为补课的缘故,蕊每年都来山上,看看外婆,看看山景。还有,就是尝尝大舅的厨师手艺。
    大哥原来曾经在汤山中学的食堂干过几年,所以,他的厨艺在我们家也是一流的。家里来客了,我常常请他来掌厨的。大家来,总有自己喜欢吃的美味菜肴。现在想来,大哥平时就很留意大家的口味。比如老爷子喜欢吃肉,他就做了扣肉、山药炖蹄桶什么的,大姐喜欢吃清淡的,他就做些青菜炒香菇,炒马兰头,凉拌野小蒜什么的……满满当当两大桌。而且,每次做的菜,既有保留的特色菜,也有翻新的新菜。他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他还是可以学着烹调书来做。每次走的时候,他会一家一份,让大家带走一些菊花头、岣子头、马兰头等时新家菜野菜,另外,每人还有一盒他自采自炒的野山茶叶。这野山茶,在街上几乎很少见到。它的形色味都是别具一格。香香的、绿绿的、甜甜的。曾经我用它招待一位老兄,想不到,他将所剩的半盒席卷而去。我们都知道,为了我们这次清明节的聚会,他和大嫂所花的工夫是多么的大了,光光是这野山茶的采摘、烘制,就足足有五六天的时间。看到大家热热闹闹的样子,他的笑容是真诚的,也是非常满意的。人心换人心,大家对他也是敬重的,只要他有什么请求,几乎都是全力以赴的尽力。大家相处,也从来没有过红脸的时候。就这样的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现在。



1楼2009-06-12 13:51回复

                                     二
        大哥与大嫂的婚姻就是完完全全的经典老式婚姻。媒婆介绍,门当户对,一切顺理成章:牵线、订婚、结婚、生子、分家……几乎没有谈过恋爱的婚姻,而他们却过的有滋有味。结过婚数年后,大哥就在大嫂的老家用老丈人的地皮,造了两小间平房。等到我第一次进他家门时,他家已经是两层小楼房了。那时候,在乡村中,能造起楼房的,也算是较富裕的人家了。从中学食堂出来,他就进了江南水泥厂。从临时工转成了正式工。大嫂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但他们可以说是恩爱夫妻了。我们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就从没有听他老两口子拌过嘴。除了大哥上班,只要到汤山、东山、南京任何地方去,我们永远看到的是大哥与大嫂两人。就像秤砣离不开秤杆,秤杆也离不开秤砣一样,以前是一个老式的凤凰牌自行车,大哥载着大嫂,那时候没有一点后门关系,是买不到凤凰牌自行车的。后来,是轻骑;再后来是摩托车。他的车子总是保养的很好。总是油光铮亮的。当我已经换了两部自行车时,他的那部车子骑起来仍然很发路。对于自己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他也像老鸡捂小鸡一样的护着。不等退休,他就让儿子抵职,去了江南水泥厂,在那里,因为他是老职工,分到了一套将军式的大住房,面积有两百多平米,江南水泥厂被日本小野株式会社收购后,职工的工资待遇也很不错,每年收入也有三四万元。女儿婚后也留在了身边,在村东买了一块地,包起了一个大院子,大概有两千个平方,造起了四间平房,还盖起了十几间下房,用来养家畜、家禽的。儿女都很孝顺。但是,过的都很不顺心。他们都是自由恋爱的,曾有过浪漫甜蜜的婚前婚后生活,但现在他们的婚姻都出现了裂痕。对于他们的事情,我也懒得过问,他们说一点,就听一点。不过,我总觉得是些鸡毛蒜皮类的小事,日积月累,而产生的隔阂罢了。    
        虽年龄相仿,但作为长辈,我们也劝过,好了又差了,就这样分分合合的,真的搞不清楚。现在社会开放了,他们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我们这些有点“正统”的,也许就有些格格不入了。我是见识多了,也就淡然了。而大哥是个六十多岁的人了。虽然大肚,但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加上现在生活在农村,闲言碎语也多。平时虽然和我们也谈谈,发发怨气,但他整天生活在儿女吵闹的环境中,也就免不了郁结愁肠了,这几年,大哥是望着望着的,头发就已经花白了。孩子家庭矛盾的纷扰,对他身健康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我们常常劝他到小镇上来租点房子住,眼不见耳不听心不烦的。可他迟迟没有下定主意,他已经离不开那个熟悉的乡土了。
        人呀,就是想不到,你说自由恋爱吧,为了爱,而不顾一切结婚的,可是好景不长,婚后的生活并不美妙。对于他女儿的婚姻,从一开始,大家都并不看好。不过,虽然反对,但她是铁了心的,就是吃苦受罪也要跟他。可他们并没有吃多少苦,也没受多少罪,孩子也快成人了,反而分开了。理由就是一条:性格不合。与其每天吵吵杠杠,不如离了算了。呵呵,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而大哥呢,他们的老式婚姻,这么多年来,过的有苦日子,也有甜日子,却过的顺顺当当的。大哥走了以后,大嫂的日子不知会有多艰难了。少了另一半,大哥过后的前三年是她最艰难的岁月呀。
        难道就应了古人的话:“好人无长寿”么?这上天为什么就不公平呢?为什么就不给好人一生平安呢?
      
                                         三
    


    2楼2009-06-12 13:51
    回复
          大哥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家里的房子就是他设计建造的,家里的院子也是他利用空闲时间,大嫂打下手,他一砖一砖的彻起来的,这丝毫不比正规的瓦匠的手艺差。他的木工活也了得。曾经,他为我们的新家自带木料,家伙,打起了纱门纱窗,将我们家的方桌改成了圆桌。他女儿的下房也是他一手建成的。他在村上是个有名的大厨子。一般人家的红白喜事都请他去掌厨。他家里种了茶树,自家的用茶一年四季来人客往的用茶是足足有余。他曾经养过奶牛、养过山羊,挖过山中的草药,自做个假山盆景,也养过几百只鸡……他的一生总是在这样的不断的忙碌着。人们总是说:人应该劳动、运动,寿命就会长的,可是,对大哥为什么就这样的不公平?
          他可一直是健健康康的呀。平时一点小病小伤的,他都能自配草药,或到药店对症买些药,也就打发过去了。所以,他一直是健健康康的。可是,他却说倒下,就倒下。这来得突如其然,来得没有一点征兆,来得让人措手不及。
          清明前的一天,他到汤山医院检查,就发觉不好,将摩托车放在老爷子哪里就转院到了省中医院。当时下午老爷子打牌去了,为了不让老爷子操劳,大舅子就将他的摩托车放到了一个朋友家。已经确诊,他得了肠癌。没几天,就进行了手术。医生也背后告诉我们。他的病情非常严重,就是手术,以后也活不了几年了。我们到医院去探视他,他的气色苍白,已经消瘦得不行。回来修养,我将自己钓到的鲜活鲫鱼曾骑车送去。虽然依然消瘦,那时他的精神状态还是很好。而没想到,才几个月,他的病情突然恶化。前十几天,连夜转到省中医院,可以,已经病入膏肓了。癌细胞已经扩张到了他的全身,他的全身已经水肿,挂水已经挂不进去了,医院消炎消肿的药水已经不起作用了。
          早上,大姐打来电话,约我们驱车前往。见到大哥,不觉心中凄凉。原来十分健壮的大哥,因为病魔的吞噬,已经瘦得不成了人样,腿已经肿的穿不上鞋袜。薇才从家里带去的毛线钩打的鞋子正好合巧。一口痰阻塞在他的气管里,使他的呼吸相当的难受。做在他的面前,他执意要打电话让女儿回来接待我们,可是他连拨键的力气也没有了。这是的我,真的非常非常的难受。从他的面部表情来看,他现在是非常的痛苦,昨天他几乎没有睡觉,就这样一直躺在睡椅中。可是,他仍保持着笑容,他仍坚强的在和病魔抗争着。他还是想着要继续活下去。我们的安慰,在这时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因为侄子要早点回去,也是为了减少大嫂的麻烦,我们做了一会,就告辞了。他将大嫂叫去说事。原来现在已经是冬季进九了。他养了几十只老母鸡,一定要送我们每家一个。那老母鸡一个有七八斤重。我们推辞,大嫂说这是大哥的心意,必须要带走,这样他才能安心。刚出院门,我猛然看到大哥在大嫂的扶持下,出来送我们,还非要看我们有没有拿鸡。他一直送出院子门。
          回头看到门旁搀扶依偎着的大哥大嫂,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望着渐行渐远的大哥,我这时真的有一种愿望:希望发生一种奇迹,我敬重的大哥能神奇的恢复康健……
      


      3楼2009-06-12 13:51
      回复